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多研究表明,杂种小麦在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上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杂种小麦比纯系品种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关于杂种小麦优于纯系品种所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则报道很少。正如一种性状的表现型由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体重约8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猪6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剂量中华富铁康900的饲粮,研究中华富铁康900对仔猪生产性能、肤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中华富铁康900取代饲粮中部分硫酸亚铁,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明显改善仔猪肤色。根据试验效果,仔猪饲粮中中华富铁康900的添加量为2×10-4~4×10-4。  相似文献   
3.
在对籼稻缙恢10进行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处理后的群体中,发现一个花器官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内稃扭曲并呈现外稃化特征,浆片数目增加且呈现稃状特征,雄蕊数目减少至1~4个,部分雄蕊的花丝呈现浆片化特征,暂将其命名为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palea distortion 1(pd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个隐形单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将PD1基因定位在第2染色体的RM13693和RM1393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25cM和3.90cM。该研究结果为PD1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近20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概括了遥感监测模型的主要应用形式,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的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目的在于为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稻米品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1985~1087年的多点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索了施氮量,施氮时期,氮、磷、钾三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基肥种类以及稀土微肥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稻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农药的危险性管理随着管理制度不同而不同.且取决于其暴露途径和机会,建议不要重复管理,尽快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提高测试水平。  相似文献   
7.
8.
蒸汽后处理对ACQ-D处理杉木中铜的抗水流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考察了蒸汽后处理对ACQ-D处理材中有效成分铜的抗水流失性和化合价转变的影响,并通过SEM及FTIR谱图,对铜与木材组分间的固着反应及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进行流失试验的ACQ-D处理材相比,蒸汽后处理可以在15 min内就明显降低铜的流失率,处理时间和蒸汽温度对铜的流失率影响较小。与气干处理材相比,蒸汽处理对试材中铜的化合价转变影响不大,因此可确保蒸汽后处理不会削弱ACQ-D处理材的耐腐性,但也无法生成更多抗流失性较好的一价铜离子化合物。SEM及FTIR谱图显示:蒸汽处理促进了铜胺溶液与木材间的反应,生成了大量晶体颗粒附着在木材细胞壁表面;铜在处理材中的固着反应场所主要是半纤维素和木素中的羧基、酚基、羰基及醚键。  相似文献   
9.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9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博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博A为母本,以新育成的优质抗病广谱恢复系广恢998为父本选配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等重要特性,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苜蓿青贮发酵体系中菌群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DGGE研究玉米和苜蓿青贮在动态发酵过程中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青贮在青贮过程中菌群组成比较稳定,DGGE图谱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条带增加或减少,青贮不同时间DGGE谱带相似性超过了79%;而玉米青贮在发酵3 d以后细菌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0~3 d和7~60 d谱带的相似性不足50%;自然青贮(无论是玉米青贮还是苜蓿青贮)后期的优势菌群来源于未青贮前原料表面的原始菌群.在后续试验中对19条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其中15条克隆成功,包括?-Lactococcus、?-Acinetob-acter、?-Streptococcus、?-Weissella、?-Pantoea、?-Escherichia、?-Enterobacter和?-Endophytic bacterium等几大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