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3%克菌康防治枣黑腐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黑腐病是河南省内黄枣区扁核酸枣果实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生产上多使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为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病原菌产生抗性、果品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笔者自2002~2003年选用新型生物制剂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对枣黑腐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效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分因子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林分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田间发生状况的影响,为拟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品种发病状况不同,中林46杨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高于107杨;树龄和林分密度影响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树龄和不同株行距欧美杨林中,溃疡病的平均发病株率和发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在8年生以下树龄的林分中,随树龄增大,病情加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与4~9月的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及日平均风速(W)呈显著相关关系。即: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情况随着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和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变大而逐渐变重,随着日平均风速(W)的减小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毒环法防治草履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草履蚧进行防治试验表明:在树干基部涂自制杀虫毒环或粘虫胶杀死或阻止草履蚧若虫上树危害效果最好,涂毒环法效果优于粘虫胶。  相似文献   
4.
杨树草履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履蚧寄主广泛,为害严重。介绍了草履蚧的生活习性及其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履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林纸林板业的发展,濮阳市林业发展较快,以欧美107杨为主的杨树林地目前已发展到8.7万hm2。但是由于大面积杨树纯林的种植,致使病虫害发生严重。2006年濮阳市种植的杨树发生了一种新型枝干病害-杨树腐皮病(暂定名)。对该病危害症状,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欧美杨和中林46杨上此症状国内外未见报道,类似的症状国外仅见于一种阔叶树发生。通过两年观察研究,对该病发病症状及危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病原进行了初步分离和回接。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5~6年生‘107’杨树树下施抗生素肥料对杨树溃疡病的试验得出:(1)树下施抗生素肥料对树木粗生长效果不显著,但对高生长效果显著;(2)树下施抗生素肥料对树木材积生长效果显著;(5)树下施抗生素肥料对增强树木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有显著效果,树下施1蝇效果显著高于不施肥,但施肥越多,对溃疡病的抗性越强。每株施7.5kg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40%氧乐果乳油、10%吡虫啉水乳剂、40%毒死蜱乳油、40%杀扑磷乳油对危害杨树的膜肩网蝽进行树干打孔注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乐果防效最好,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6%,防效达97.58%;10 d虫口减退率99.04%,防效达99.16%,明显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9.
杨白潜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对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Herrich-Schaffer)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杨白潜叶蛾在河南省濮阳地区1a发生5代,代数比较整齐。以蛹茧主要在树干粗皮缝内、落叶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开始交尾产卵,每头雌蛾产卵26~78粒,产于杨树叶片正面,90%在侧脉旁。孵化后幼虫直接钻入叶片内潜食叶肉危害,被害处呈黑褐色虫斑,之后叶组织枯焦。幼虫老熟后有吐丝下垂习性。9月上中旬第5代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并越冬。各虫态发育历期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成虫具趋光性,♀♂比为1∶0.93。幼虫期天敌有寄生蜂3种,其中寄生率最高的一种为杨白潜叶蛾绒茧蜂(Apanteles SP)。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桃树流胶病病原测定与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组织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明确河南省真菌性流胶病的病原主要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6种药剂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30%戊菌唑WP、40%氟硅唑乳油、96%戊唑醇原药、95%己唑醇乳油的抑制毒力最强,其次为氟环唑和联苯三唑醇。田间对3种药剂的示范结果表明,43%戊唑醇4000倍液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