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 ℃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 ℃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象因子的杨树溃疡病发生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鸡东县旧的气象观测场由于受到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与新址的气象要素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检验新旧址的气象观测资料是否有明显的差异,对鸡东气象站新旧址的气象观测数据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利用2011-2012年新旧址平行观测数据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等数据的对比,进行差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以及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和风向相符率的计算,并对新旧址观测数据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新旧址的气温年值差异很小,但各月差值正负相间;新址的风速大于旧址,年平均风速相差0.4m/s,4月、5月相差明显;旧址的相对湿度略小于新址3%;5~9月降水总体相差不大。新旧址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一致性较好,观测数据较稳定,最低气温和风速一致性最差,风向相符率仅为29%左右。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新旧址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平均值差异不显著,7、8月降水量和1、4、12月平均风速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子对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1年-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理州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得出了火灾次数与气温和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结论。用森林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与月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旬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前两旬的累计降水量与旬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与日火灾次数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大理州森林火灾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气温、风速与火灾次数呈正相关,降水、相对湿度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和随机抽样等方法,历经5年,调查了歧山县境内的2万余株杨树,发现杨树溃疡病与以下因素有关:(1)树种:沙兰杨和毛白杨受害最轻,其次为加杨、新疆汤、15号杨.欧美杨、山杨、小叶杨、银白杨、钻天杨、银毛杨、陕林2号汤、青防、北京杨、箭杆杨、大关杨发病率依次_b升。(2)树龄:未出圃的苗木受害最轻.移栽后1~5年生的苗木受害最重.达7引。6~j5年生发病率有所下降.16年生以后又开始L升.这可能与树势强弱有关。(3)林分结构:成片及位于山区的杨树林发病率低.而农田林网及“‘四旁”杨树发病率高。可能与人…  相似文献   

6.
杨树人工林林木个体大小比数与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  梁军  焦一杰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12,48(11):57-62
采用胸径、树高和冠幅计测大小比数分析林分空间结构与杨树人工林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欧美杨107、108和DN113在同密度下,溃疡病发病程度与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比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在不同指标个体优势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针对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进行比较分析,在株行距为3m×2m的林地中,欧美杨107溃疡病发病程度与上述指标大小比数的相关性显著,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但随着密度的减小,其相关性越来越弱,当株行距达到3m×4m时,杨树溃疡病病害的发生基本不受林木个体优势度强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欧美杨大面积纯林的栽植和快速发展,致使濮阳部分地区部分区域病虫害发生严重。虫害主要有:杨小舟蛾、杨尺蠖、杨扇周蛾、膜肩网蝽、杨白潜叶蛾等。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还有新发生的一种枝干病害—杨树腐皮病(暂定名)等,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0—2018年云南省云南松分布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指标与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防火期平均气温在1998—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年均与防火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1995—2018年达显著下降水平;年均及防火期的平均风速均在1995—2004年达显著下降水平,防火期平均风速在2010-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2)年均气温和相对湿度、防火期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其他气象指标呈上升趋势;(3)各气象指标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强度为年均气温>防火期平均气温>防火期平均相对湿度>年均相对湿度,4个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火灾气象指标评价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5)云南松火灾次数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1990—2010年火灾次数增加,2011—2018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Ⅰ—455杨Populus euramericana(Dode)Guinier生长快,干形良好,尖削度小,树干增粗快,这些特性优于沙兰杨、Ⅰ_(214)杨等欧美杨类,在华北平原上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绿化用材树种。为了充分发挥它的速生特性,我们对其幼林阶段进行了生长节律的观测及施肥效应的研究。一、试验区自然条件试验区设在山东省茌平县苗圃。该地年平均气温13.2℃,绝对最高气温40.8℃,绝对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600毫米。土壤为粘壤质褐潮土,80厘米以上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林火的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大兴安岭地区1967-2008年夏季火险期森林火灾发生当天的气象因子和火点位置的植被和地形因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夏季火的火环境特征,以期为防火部门进行森林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近42年来,夏季火发生时的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范围分别为15~25℃、24~34℃,而且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不同导致夏季火发生次数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夏季火发生时,降水量主要为0~1 mm,而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风速范围0.5~3 m/s,不同风速发生火灾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气压集中在945~975 h Pa,P﹤0.05;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5%~70%,P﹤0.01。通过对地形和植被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可知,夏季火主要发生在中高等海拔的平坡或缓坡区域,植被类型以落叶针叶林为主,其次是草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2005年和2010年气象数据(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样地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三种空间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克吕格插值法)的方法进行插值、精度验证及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气象因子的最优插值方法。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获得黑龙江省内样地点的不同气象因子值,并利用周广胜模型计算NPP值,进行黑龙江省样地气象因子及NPP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克吕格插值法,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为反距离权重法,平均风速的最优插值为样条插值法;黑龙江省2010年比2005年的年均温升高了近0.04℃,年降水量升高了22.15mm;随着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升高,NPP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呈缩小趋势;黑龙江省NPP由北向南逐步增多,中东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该研究为了解黑龙江省内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碳循环与区域性及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1~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对大理州森林火灾有较好的指示性,其中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指示性最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用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9日的降水数据建立模型计算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利用2011年大理州森林火灾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效果很好,说明运用此模型进行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3个估算系数与林分结构特征、气候因子及地形因子的关系,确定生物量估算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尺度准确估算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筛选中国桉树人工林的相关文献数据,分析桉树人工林生物量3个常见估算系数(生物量转换与扩展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与林分结构特征(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林分蓄积量)、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间的关系。【结果】桉树人工林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 658 Mg·m~(-3)、1. 251和0. 190,其对应范围值分别为0. 46~0. 76 Mg·m~(-3)、1. 05~1. 35和0. 04~0. 36; BCEF随平均胸径(r~2=0. 306)增大而先减后增,随平均树高(r~2=0. 366)和林分密度(r~2=0. 430)及林分蓄积量(r~2=0. 405)增大均呈逐渐减小并渐趋稳定的趋势; BEF随林龄(r~2=0. 765)和平均树高(r~2=0. 734)及林分蓄积量(r~2=0. 578)增大均呈逐渐减小并渐趋稳定的趋势,随平均胸径(r~2=0. 644)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R随林龄(r~2=0. 665)、平均树高(r~2=0. 338)、林分密度(r~2=0. 275)和林分蓄积量(r~2=0. 403)增大均呈逐渐减小并渐趋稳定的趋势; BCEF随年均气温(r~2=0. 193)和降水量(r~2=0. 200)增大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遵循二次多项式关系; BEF和R随年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未表现出明显的函数关系; 3个生物量估算系数均随海拔升高表现出增大趋势,关系式的拟合精度分别为0. 455、0. 501和0. 314。【结论】林分密度与BCEF的拟合优度较高,林龄与BEF和R的拟合优度较高,林分密度和林龄是生物量估算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因子对3个生物量估算系数的影响仅次于林分密度和林龄。气候因子仅对BCEF产生一定影响。在估算区域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时应考虑林分结构特征及地形因子引起的生物量估算系数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保山市世行贷款所造的300亩蓝桉林为病虫害监测林地。经3年7次1050株次的监测,监测地共发生主要病虫害6种。其中病害4种、虫害2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随树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对蓝桉生长影响较大的是溃疡病和肿枝病,每年发生以9月较突出,叶斑病虽连年都发病,且发病率高,但主要为害老叶、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随树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以5至7月份突出。白蚁为害以造林当年为主,金龟子类发生较突出,桉小卷蛾较少,对植株的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浙江省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2012年至2013年,在浙江省天童山对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进行为期2 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两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1 005.68 g/m~2和773.48 g/m~2,年平均为889.58 g/m~2。这两年各组分产量的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叶枝碎屑树皮花种/果,其中叶占58.88%,为优势组分。2)2年的凋落物月产量的季节变化均呈现不规则型变化趋势,出现3个峰值,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5月,各组分的峰值月也存在差异。3)凋落物量受气温和最大降水量的影响,且气温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最大降水量。不同组分凋落物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凋落物总量、碎屑凋落物量、叶凋落物量均受气温影响,且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正相关;树皮凋落物量受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影响;枝凋落物量受最低气温的影响;花凋落物量受气温(平均、最高、最低)和最大降水量的影响;种/果凋落物量仅与最大降水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双版纳大范围的橡胶种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57—2017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气候资料以及1980—2017年橡胶种植面积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滑动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橡胶种植的关系。结果表明,1957—2017年勐腊县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降水量≥0.1 mm日数分别为21.5℃、29.0℃、17.6℃、83.7%、1528.78 mm和160.7 d;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稍有增加,但增加不明显;西双版纳气候呈现显著的干热化趋势,且干热化趋势在1980年代明显增强,至2000年代中期以后进一步增强;1980年以来,橡胶林种植面积快速增大,且其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与当地干热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与气候要素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大范围橡胶种植在当地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减小的变化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气象因子对芳香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情况,根据始花期的早迟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2003—2014年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温度关系最密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始花期的影响不太大。文中还以所测数据建立了芳香植物始花期的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春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冬末初春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每升高1℃,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含笑和香樟的始花期分别推迟1.8、5.5、1.4、2.3和2.8 d;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阴香的始花期推迟4.5 d;开花前5周的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腊梅的始花期推迟2.2 d;晚春平均最低气温、开花前5周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二乔玉兰、女贞、含笑始花期分别提早5.0、3.3、1.0和2.0 d。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油松中龄林的气候效应,笔者运用自动气象站对晋东南油松中龄林林内外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气压进行了为期1年的同步、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因子在林内外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太行山油松中龄林林内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相近,林内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年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6.43℃,69.06%,0.09 m/s,87.94 KPa和39.67 W/m^2;林外分别为8.92℃,62.27%,0.82 m/s,87.81 KPa和137.14 W/m^2.油松林具有降温、防风、增湿、改变风向和减少太阳辐射的作用。此外,油松中龄林不仅具有明显的小气候效应,且改变了上述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杨树细菌溃疡病,危害杨树干部,以人工林为重。溃疡病发生的主导因子是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长期潜伏在寄主上。在春秋季节霜冻条件下造成杨树冻害,并引起肿茎型细菌溃疡病。溃疡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相关,主要是温度、土壤类型、年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以及树种抗病性、抗逆性的强弱等。春季是该病主要的发生时期,4月开始发病,5~6月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升高,发病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1-69、1-72杨抗病,46杨较107杨发病早,同一病株,阳面病斑较阴面多。泗县每年发生该病100~20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