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规模猪场保育猪圆环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某中等规模猪场断奶后保育猪出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PCR检测病原,诊断此次发病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 S),该病造成感染猪只的免疫抑制,排除了非典型猪瘟和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存在。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和控制继发感染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鸭疫里默氏菌(包括6个血清型)、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酶切分析;同时根据标准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进行扩增。根据16S rRNA的测序结果及EcoRⅠ和HaeⅢ酶切片段分析,可将鸭疫里默氏菌与其它临床症状易混淆的细菌感染相区别,而外膜蛋白基因序列的特异性也为鸭疫里默氏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PCR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规模猪场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其发病呈现种群持续感染和非典型猪瘟的特点,因此,净化种群是控制猪瘟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对国内部分规模猪场种猪扁桃体活体采样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种猪猪瘟病毒(CSFV)带毒率为8.9%(313/3516),总体阳性率为6.43%(351/5459),经过净化后,所有猪场种群CSFV带毒率显著降低.通过对临床血清学样品的对比分析,发现检测猪瘟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和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在判断结果上有一致性,但是检测抗体的滴度并无相关性.规模猪场需要对猪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达到净化猪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5.
鸡毒支原体主要引起鸡、火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禽生产的病原体,其主要危害是该病在规模化鸡场中经常缓慢流行,产蛋鸡产量下降,肉鸡和生长鸡的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明显上升[1~4]。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地预防降低鸡毒支原体的发生,而合理、易操作的免  相似文献   
6.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在各种禽类中普遍存在,主要感染鸡,造成鸡的病毒性关节炎。番鸭的呼肠孤病毒感染,早在1950年南非就有记载,1972年法国首次从番鸭中分离到病毒。近几年来,我国闽、浙等番鸭饲养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肝、脾、胰腺表面出现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01年,吴宝成等经病原分离鉴定,确定该病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其后,多位研究者分别从临床感染发病的半番鸭、鹅中分离到禽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猪瘟(CSF)和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4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完善的防治手段.为了掌握这4种疾病的流行特点,本研究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8个省市向本中心送检的6 918份病料及血清进行检测.此外,所有结果均用PCR/RT-PCR法进行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4种病毒在所调查的养殖场均有很高的感染率.其中,PRRS、PR、CSF、PCVD的感染率分别43%、31%.7%和29%.在所检测的78个养猪场中,有53%的养猪场发生上述2种或多种病毒的合并感染.其中,CSF与PRRS、PR和PCVD双重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69%.7.69%和1.28%;PR与PRRS和PCVD双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9.23%和2.56%;PRRs和PCVD双重感染发生率为3.84%;PCVD-PRRS-PR,PCVD-CSF-PRRS及PR-PRRS-CSF三重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13%.1.28%和2.56%;PR-PRRS-CSF-PCVD四重感染发生率为1,28%.无论是按季节还是按区域比较,PRRS的发病率最高,CSF的发病率最低.以上数据说明这4种疾病确实是当前养猪业丞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定期监测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米质差,而且与正常稻株争  相似文献   
9.
2006年发生于我国猪群的母猪流产与高热综合征对我国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我们对2006年底11个发生母猪流产与高热综合征猪场常见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6份流产胎儿或高热病组织样品经RT-PCR检测有25份PRRSV核酸为阳性。7个猪场中有3个场检测到猪瘟病毒抗原阳性,7个猪场中有5个猪场存在伪狂犬野毒抗体,河北某场检测到弓形体抗体呈阳性。这说明PRRSV感染很可能是母猪流产和高热综合征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对2006年全年部分省市52个规模猪场共597份样品进行了PRRSV血清学检测,发现80.8%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学阳性,样品阳性率为38.7%。说明PRRSV感染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对于PRRSV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而不可仅仅依赖疫苗。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净化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感染引起,是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需要重点防控的重要传染病。根据200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3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猪瘟病毒分类于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属高致病性病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规模化猪场典型急性猪瘟大面积流行已不常见,但猪瘟的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仍然普遍存在,而且由于诊断技术的缺陷往往造成对猪瘟疫情的忽视与误判。本文将介绍在规模化猪场的工作实践中猪瘟净化的必要性、有利条件以及净化策略。1规模化猪场猪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