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文章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猪血液样品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进行检测,该次检测样品来源范围广、数量大,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国内猪群中3种疾病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为指导3种疾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华南地区保育猪阶段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来自华南地区的26个种猪场375份猪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总体感染率为37.87%(142/375),抗体阳性率为93.6%(351/375)。按照不同品种分类,大白猪、杜洛克和长白猪感染率分别为40.91%、3.2.61%和40.96%,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群比阴性猪群的PCV2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华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保育阶段猪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情况,文章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华南地区26个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375份血清样品。结果显示,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90.9%(341/375),平均阻断率57.3%,抗体离散度21.2%,其中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猪场,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89.7%(287/320),平均阻断率56.5%,抗体离散度21.8%,二次免疫后的猪场,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98.2%(54/55),平均阻断率62.6%,抗体离散度15.7%。可见华南地区保育阶段猪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离散度和平均阻断率水平较为理想,且进行二免的猪场免疫合格率、平均阻断率、离散度方面明显优于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猪场,说明猪瘟的强化免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心测定的种猪生长性能数据可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信息,为实际生产提供方向性参考。对57头杜洛克猪中心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日龄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开测日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和生长性能指数均与开测日龄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开测日龄与进场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进场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种猪企业送测的杜洛克种猪,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和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料重比也呈现组间显著差异(P0.05)。猪场间杜洛克种猪生长性能指数均值最高相差13.48,相差幅度达到15%;校正至100 kg眼肌面积平均值最高相差3.44 cm2,相差幅度达到10.8%;校正至100 kg日龄最高相差21.17 d。建立种猪品牌应根据客观的测定数据作为主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PCR和ELISA技术,对来自26个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48~80日龄)的375份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阳性率52.53%(197/375),抗体阳性率57.87%(217/375)。混群饲养后30 d,随机采集85头猪的血液样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阳性率27.06%(23/85),抗体阳性率94.12%(80/85)。本文结合猪只日龄、品种、免疫方式、疫苗毒株等方面,对华南地区PRRSV的免疫及流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减毒苗中ATCCVR-2332株(经典株)免疫效果最好,灭活苗免疫后抗原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猪中杜洛克的感染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以2017年8—12月的269头种猪生产管理措施和数据为例,探讨以血液学分析为基础的健康评价对生产的实际指导意义,分析健康度(OH)与种猪生长性能、测定成绩的关系。发现30 kg以下仔猪日龄与营养指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体重与健康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过敏指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日龄和体重均与代谢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100 kg体重猪的免疫指数与眼肌面积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可能意味着瘦肉率较高的猪免疫力呈现下降趋势;血糖的浓度与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可能在生产中使猪血糖保持较高的水平会更有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各行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禽畜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显著提高我国一大部分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但是,在禽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前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环境污染,降低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禽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发展现状及推广应用建议进行详细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拥有大量无基因型参考群的群体中,基因组选择(GS)方法与传统 BLUP 方法预测准确性的差异。同时,对比联合评估中 GBLUP 和一步法 GBLUP 的应用效果,为联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 6 个大白猪群体(A~F)的校正达 100 kg 体重日龄(DAYS_100)和校正达 100 kg 体重背膘厚(BFT_100)2个性状进行分析,并估计遗传力及遗传相关。探究 BLUP、GBLUP 和 ssGBLUP 模型在不同群体及合并群体中的预测准确性。【结果】(1)F 群体 BFT_100 性状遗传力较低、仅为 0.071,其他群体的 BFT_100 性状遗传力为 0.205 ~ 0.383。6 个群体的 DAYS_100 性状遗传力为 0.258 ~ 0.598。(2)除 D 群体 2 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 0.211 外,其他群体的遗传相关为负相关(-0.462 ~ -0.200)。(3)对于 DAYS_100 性状,B、C、E 和 F 群体中 GBLUP 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高。对于 BFT_100 性状,A、B 和 C 群体中 ssGBLUP 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高,而 D 和 E 群体中 GBLUP 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高。(4)F 群体与 A 群体的场间关联率(CR)达 3.096%,而在 F 群体中,使用合并参考群的一步法基因组选择,可以提高 BFT_100 性状的预测准确性。【结论】在基因型个体数 >500 且群体占比> 7% 的群体中,GBLUP 或 ssGBLUP 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高于 BLUP 模型;利用 ssGBLUP 模型对场间关联率达到 3% 的群体进行联合评估,可提高低遗传力性状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