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6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以提高生产力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畜牧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猪是恒温动物,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产肉、繁殖的前提条件.低温环境下,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猪的疾病抵抗力下降,发病率会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哺乳阶段和断奶阶段,由于仔猪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环境温度不仅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而且会影响动物行为和福利,产生环境应激综合征,影响畜产品质量.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温度的昼夜变化大,因此,重视猪舍加温,是生猪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对确保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屋面设置吊顶与否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豫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两种屋顶的蛋鸡舍,一种屋顶下不设吊顶(类型1),另一种屋顶下设置吊顶(复合聚苯板)(类型2)。自2013年3月23日~3月28日与4月17日~4月20日分别对各舍内的微粒与氨气进行测定,采样时间均为每天8∶00~9∶00和14∶00~15∶00,采样位置的选择均根据鸡舍内的布局,水平方向沿进气方向(纵向)分别选取前、中和后部,每个水平部位采样点的垂直方向又分别选取上、中和下部3个点(距离地面分别为1.8m、1.1m和0.3m)。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类型2前部在上午的微粒浓度显著高于类型1(P0.05),垂直方向上,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类型2在上、中和下部以及垂直方向总的微粒浓度均呈现出比类型1升高的趋势;而在整个舍内的微粒浓度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水平方向上,类型1的氨气浓度显著低于类型2(P0.05);在垂直方向上,上午和下午上部的氨气浓度以及下午的下部氨气浓度和垂直方向总平均浓度均呈现出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整个鸡舍内,类型2的氨气浓度也显著高于类型1(P0.05)。因此,设置吊顶的蛋鸡舍与不设的相比,易使微粒和氨气在舍内蓄积。  相似文献   
3.
该文就音乐及饲养密度对笼养肉杂鸡的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音乐可显著降低死淘率,提高料肉比。音乐显著提高肉杂鸡的全净膛率、腹脂率、肝脏比率(P<0.05)。高密度情况下,音乐显著降低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饲养密度仅在有音乐的情况下对胸肌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高密度的胸肌率低于中低密度的胸肌率。  相似文献   
4.
病死动物是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来源,处理不当对公共卫生安全、人畜健康和产业发展影响极大。本文调查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病死动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法、焚烧法、高温化制法、发酵堆肥法四种。欧美国家以深埋、焚烧和堆肥为主,但近年来,由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高温化制法为代表的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成为主要的处理方式。而在国内,处理方法以高温高压化制法为主,以填埋、发酵等方法为辅。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国内病死动物在集中无害化处理中的技术难点,主要来自于收集、暂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封包装的病死动物可追溯系统,阻断疾病传播、降低收集和运输风险,实现对病死动物来源和去向的精确实时监控。同时,可追溯系统还可以通过集中处理中心对病死动物的来源进行有效监管、快速检验,及时掌握病死动物死因和疫情发展动态,进而为管理部门决策、养殖场户风险预警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韩晶 《山西农机》2010,(2):80-80
上周五,我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的稿件在“山拖泰山”杯“农业机械化与祖国共发展”征文比赛中荻奖。星期一大早,我便收到了快速公司送来的获奖证书和纪念品。工作人员态度之好,效率之高,令人赞叹不已。这充分彰显了《当代农机》期刊作为一家专业刊物的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韩晶  步畅  岳任  萸茗 《茶叶》2012,38(1):54-56
本文主要介绍了杭州四季茶会之春天的敬老茶会,包括茶会的缘起,历年茶会进行回眸,以及敬老茶会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农建专业建筑规划与环境类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农建专业原有建筑规划与环境类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分析此类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其教学现存的问题,根据该专业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合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新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生猪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安全健康消费意识的持续增强,猪肉市场上消费需求逐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安全转变,这种转变给云南省发展生猪产业带来了产品升级的机遇。为了抓住机遇,提升云南生猪产业的整体价值,本文以生猪和猪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分析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道路,从重点支持现代模式、规范提升过渡模式和持续培育特色模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猪饲养环境的福利问题与安全猪肉生产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生猪饲养环境较差,不注重养猪福利,导致猪只生产性能和健康受到损害,使猪肉产品品质下降,并产生以药物和激素残留为主的肉质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饲养环境中存在的动物福利问题及其对猪肉质量和安全的影响,提出了改善饲养环境中的猪福利、提高猪只健康、实现安全猪肉生产的对策。同时指出,注重饲养过程的猪只福利,重视并积极落实动物福利问题,也有助于增强我国养猪业的竞争力,从而打破所谓的“动物福利壁垒”。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夏季缓解奶牛热应激喷淋水滴粒径对降温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实验测试了3种平均喷淋水滴粒径(0.829、0.947、1.127 mm)缓解奶牛热应激效果。实验中利用热像仪采集奶牛体表温度,同时测定呼吸频率、直肠温度生理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erkel焓差理论分析计算奶牛喷淋降温换热量。结果表明,喷淋过程中,3种粒径(0.829、0.947、1.127 mm)在奶牛脖颈区域平均降温为0.7、1.1、0.9℃,腹部区域平均降温为0.7、1.4、1.5℃,平均呼吸频率分别降低0.6、4.2、2.1次/min;喷淋结束后,3种粒径在奶牛脖颈区域平均降温为0.2、0.4、0.6℃,腹部区域平均降温为0.1、0.5、0.6℃,平均呼吸频率降低-0.4、1.4、1.2次/min。喷淋前后奶牛直肠温度均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且平均喷淋水滴粒径0.947 mm和1.127 mm低于0.829 mm时的奶牛平均直肠温度。3种平均喷淋水滴粒径对应的奶牛单位时间换热量分别为417.4、469.9、430.4 W,其中0.947 mm平均喷淋水滴粒径下换热量最大。因此,平均喷淋水滴粒径0.947 mm更适用于夏季奶牛喷淋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