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7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252篇
  659篇
综合类   1055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751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3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改善关中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数据,结合Sen趋势与Mann-Kendall检验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2001—2016年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根据估算的土壤湿度因子,应用残差法评价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维度来看,2001—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良好趋势,且整体表现为在不断波动中递增,表明关天经济区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慢慢凸显它的生态效应。2)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显著增长的区域面积占35.8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北两侧。而显著下降的面积区域占3.21%,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即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如西安市区,宝鸡市区,天水市区,铜川市区等。3)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其正相关区域占13.43%,不显著相关区域占85.26%。4)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其中,正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不频繁,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NDVI增长。负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沿线、经济活动较高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城市化、工业化等抑制植被生长。5)植被覆盖的增长和下降区域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区域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天经济区植被覆盖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之,在负作用区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植被建设、以及对植被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1989—2018年来土壤食物网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概括土壤食物网的研究脉络及国际土壤食物网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土壤生物多样性、食物网的碳氮循环功能及管理方式对土壤食物网结构的干扰是现在研究热点,而土壤食物网功能多样性、系统稳定性、及土壤食物网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则是新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将构建的pBST2~6工程菌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Ⅱ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洗脱,回收147bp的目的ST1基因。随之将该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和LacZ酶的pGK99之K99基因BglⅡ位点和pUC18的BamHI位点中。通过ST1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特定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理想重组子,从而构建出了能分别表达ST1融合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株pSK219和pXST1。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微分的方法,得到了角形区域Ω1的Affine变换关于其边界值不是极值映照.并明确给出在边界同伦下唯一极值的Teichmuler映照.  相似文献   
7.
将新城疫病毒(NDV)Colon-30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AV)-127株分别接种于非免疫鸡胚和鸭胚,制备抗原液。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蜂胶乳化,制成鸡新城疫(ND)-减蛋综合征(EDS76)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肌内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15d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难 影响。对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疫苗免疫10只鸡,免疫后5-32d,鸡血清中EDS76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5-11.8log2,ND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8-9.8log2;对ND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批疫苗,每羽份含有的半数保护量(PD50)分别为≥127、≥131和≥127。  相似文献   
8.
帽儿山地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抗性与各种源间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用长白落叶松各种源的相关性状作聚类分析并参照地理气象因子在,遗传距离0.370的水平上将长白落叶松分布范围区10个参试种源划为6个种源区:Ⅰ小北湖种源区。Ⅱ白刀山种源区,Ⅲ完达山种源区,Ⅳ白河种源区,Ⅴ大石头种源区,Ⅵ桓仁种源区;用Duncan法对种源间进行多重比较,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表明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是该试验点最佳种源,大海林种源也是可选择种源;从长白落叶松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9.
Pig breeding is generally conducted among many herds, so EBV comparisons across populations are necessary. Genetic connectedness is required for reliable between-farmanimal EBV comparisons.Five quantitative overall connectedness measures among popul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so far,coefficient of connectedness(γ*),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CD) and overall indices of precision, connectedness rating, number of direct genetic links between subpopulations due to common sires and dams (GLt), and average genetic covariance (AGC) are reviewed and their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AGC at present for measuring genetic connectedness between herds.  相似文献   
10.
Chu S 《Science (New York, N.Y.)》1991,253(5022):861-866
A variety of powerful techniques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and velocity of neutral particles has been developed. As examples of this new ability, lasers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uct a variety of traps, to cool atoms to temperatures below 3 x 10(-6) kelvin, and to create atomic fountains that may give us a hundredfold increase in the accuracy of atomic clocks. Bacteria can be held with laser traps while they are being viewed in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organelles within a cell can be manipulated without puncturing the cell wall. Single molecules of DNA can now be stretched out and pinned down in a water solution with optical traps. These new capabilities may soon be applied to a wide variety of scientific questions as diverse as 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fundamental symmetries in physics and the study of biochemistry on a single molecule b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