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波尔山羊冷冻胚胎移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种。该羊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型大、产肉多、肉质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广和杂交改良本地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但由于纯种羊价格高、数量少,不能满足贵州省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要求。为了加快纯种波尔山羊的繁殖,提供纯种种羊,2003年11月份从北京安伯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公司引进波尔山羊冷冻胚胎对贵州本地山羊实施移植,至2004年6月份受体母羊已陆续分娩,  相似文献   
2.
目前繁殖湖桑苗木的方法,一般采用先播种,后嫁接,育成一棵湖桑苗,快的需要两年时间,管理不善,需要3—4年,因而成本高,费工大,浪费土地。不能适应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需要。 多年来,我场在湖桑接穗条貯藏中,常发现接穗条有自然生根的现象,开始未引起重视,以后考虑如果利用自然生根后移栽能成活,则可省去嫁接和培育砧木等工序,并可加速湖桑优良苗木的繁殖。因此,1964年在我场党总支的正确领导和鼓舞下,进行了湖桑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贵州肉牛养殖场的血液原虫病种类、发病季节及肉牛的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牛颈静脉无菌采血制成涂片,经干燥、固定和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通过实验室诊断和1年病历统计,对贵州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血液原虫病的种类、血液原虫病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贵州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血液原虫病种类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瑟氏泰勒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和无形体病5种.2)血液原虫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5-10月,与吸血虫——蜱的出没时间一致,且外来牛的血液原虫病感染率高于本地黄牛.3)蜱对不同肉牛品种(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对安格斯肉牛的寄生性最高,血液原虫对安格斯肉牛的感染率也最高.结论: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肉牛感染血液原虫的种类多,外来牛和本地黄牛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血液原虫,吸血虫(蜱)是血液原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养殖水体蓝藻水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讲,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1].在含营养物质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孔繁翔研究员等在2007年对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阶段的理论假设:即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长、上浮及聚集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在冬季,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春季的复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决定水华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已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2].水华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远远大于水体环境的自身容量[3].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16只波本杂F1代羔羊,按体重、性别、日龄配对分成2组,在基础饲料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饲喂高丹草(乐食),对照组饲喂皇竹草。通过30天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113 g)略优于对照组(109 g),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认为,高丹草饲养羔羊的效果与皇竹草相近。  相似文献   
6.
用广谱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对肉牛进行驱虫对比试验.选择20头患寄生虫病的雄竹性肉牛空腹称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治疗组,按1 ml/50 kg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给予驱虫;另一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驱虫药物.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到第61天称重,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驱虫育肥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在用药后第61天10头牛总增重700kg,每头平均增重70 kg,平均日增重1.15 kg;对照组10头牛总增重625 kg,每头平均增重62.5 kg,平均日增重1.02 kg.初步说明伊维菌素用于肉牛驱虫育肥效果良好,是比较好的肉牛驱虫药.  相似文献   
7.
水牛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牛的体表或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俗称癞皮病、铲毛虫病。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立达霉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fasciatus)受精卵水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为鱼类人工孵化过程中水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验证立达霉对水霉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利用水浴染毒法使七彩神仙鱼卵感染水霉菌,然后将其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立达霉溶液中,以孔雀石绿、无菌水为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观察不同药物处理对鱼卵发育的影响.[结果]8.0 mg/L立达霉和0.10 mg/L孔雀石绿即可明显抑制水霉菌丝生长.以8.0 mg/L立达霉分别浸泡受精36 h后和受精3h内的七彩神仙鱼卵,鱼卵的水霉菌感染率和死亡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而孵化率明显提高.鱼卵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空白对照组的鱼卵结构较紧密,0.10 mg/L孔雀石绿组的鱼卵内部结构疏松、组织溶解破碎,8.0 mg/L立达霉组的鱼卵内部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立达霉可有效防治观赏鱼类的水霉病,且不会对鱼卵产生明显毒害作用,生产推荐使用浓度为8.0 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与异育银鲫(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血浆蛋白的结合性质,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的体外结合率,并研究了温度、血浆浓度及药物浓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在4℃、15℃、20℃、25℃、30℃、37℃条件下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高于二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也显著高于四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P<0.05)。当DIF浓度在0.5~5μg/mL范围之间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32.4%~19.6%之间,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结合能力(β)和解离常数(Kdp)分别为3.5×10-7 mol/g和4.04×10-6 mol/L;当DIF质量浓度为5~40μg/mL范围内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游离药物与总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y=0.77x-0.18。结果表明,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结合率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受温度影响,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5~5μg/mL范围内结合率为非线性,而在5~40μg/mL范围内为线性。本研究旨在为DIF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其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如保持了自给的增长势头、建立起较稳定的品种繁育基础、坚定了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信心、涌现出一批发展迅猛的重点县、摸索到品牌化经营的方向策略等。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肉羊产业发展存在需求缺口较大、县域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辐射推广效果不理想、自发性经营不规律、节本增效路径偏窄等问题,由此笔者提出扩群增量,打造示范县“样板间”,落实“351”工程,示范引领做大肉羊产业规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