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异亮氨酸(Ile)水平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酶活性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鱼粉、豆粕、花生粕和L-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含粗蛋白430 g·kg~(-1)的6种等氮饲料,各组分别含有13.2 g·kg~(-1)、15.7 g·kg~(-1)、18.2 g·kg~(-1)、20.7 g·kg~(-1)、23.2 g·kg~(-1)和25.7g·kg~(-1)(以干物质计)异亮氨酸。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置20尾鱼[初始体质量(6.36±0.03)g],实验时长8周。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肠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C3和C4)浓度均随着饲料Ile水平的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这5个指标的较高值出现在18.2 g·kg~(-1)和20.7 g·kg~(-1)组,而较低值则出现在13.2 g·kg~(-1)和25.7 g·kg~(-1)组,上述4组与其他2组差异显著。血清尿素氮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趋势则与上述7个指标相反,较低值出现在18.2 g·kg~(-1)和20.7 g·kg~(-1)组,且显著低于其他4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随着饲料Ile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18.2~25.7 g·kg~(-1)这4组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饲料Ile水平为18.2~20.7 g·kg~(-1)时,卵形鲳鲹具有较好的消化性能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亚麻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0.3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配制6种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59%、1.10%、1.60%、2.10%和2.50%的实验饲料饲喂卵形鲳鲹,每天饲喂2次,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喂含0.59%和1.10%亚麻酸饲料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组和2.5%组。亚麻酸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肝体比、脏体比、腹脂率、肥满度及其成活率。0.59%组实验鱼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0.13%组和2.50%组。1.1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料中亚麻酸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亚麻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干质量的1.04%。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籽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淋巴生化指标、肝胰腺抗氧化指标、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的影响。以发酵棉籽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的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FCM0(作为对照)、FCM20、FCM40、FCM60和FCM80,饲喂初始体重为(0.38±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8周。结果显示:发酵棉籽粕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对幼蟹的成活率、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FCM40组肝胰腺指数最高,显著高于FCM0和FCM80组(P<0.05)。发酵棉籽粕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对全蟹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FCM60组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淋巴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替代组(FCM20、FCM40、FCM60和FCM80组)幼蟹肝胰腺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FCM60和FCM80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FCM80组幼蟹肠道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发酵棉籽粕替代40%的豆粕不会对幼蟹肠道菌群α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不会改变肠道主要菌群结构。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棉籽粕替代20%~80%的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以替代比例为20%时生长性能较好;以肝胰腺和肠道健康为评价指标,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比例不宜超过40%。  相似文献   
4.
设计6组实验,测定在3种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44%,48%,52%)下添加2种水平的小肽(0.05%,0.1%)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分别为D1(44%,0.05%),D2(44%,0.1%),D3(48%,0.05%),D4(48%,0.1%),D5(52%,0.05%),D6(52%,0.1%)。每组饲料3个平行,每个玻璃钢纤维桶(500 L)放15尾石斑鱼[初始体质量(42.16±0.23)g],实验进行8周。结果显示,各组石斑鱼增重、特定生长率、肌肉粗蛋白、脂肪和灰分无显著差异,随着蛋白质和小肽水平的增加,肌肉粗脂肪、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质量浓度降低(P0.05);胃蛋白酶活性在D2组最高,小肽对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存在显著影响,在D1组活性较高(P0.05);各组石斑鱼肝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差异不显著(P0.0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小肽可以降低石斑鱼的蛋白需求,促进脂肪代谢,增加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F0,作为对照)、15%(F15)、30%(F30)、45%(F45)、60%(F60)。选取初始体重为(4.98±0.18)g的中华鳖稚鳖1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的摄食量、体比系数和肝体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F15、F30和F45组的终末体重、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F60组则显著降低(P<0.05);F15和F45组的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F30和F60组则显著升高(P<0.05);F45和F60组的脂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乳酸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F45组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30组肝脏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最高,F45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F30组肠道中邻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最低,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但是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门和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相同,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30%~45%的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与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6.
外骨骼矿化不仅是甲壳动物蜕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还关系到甲壳动物蜕壳后的成活和生产效益。虽然已经知道外骨骼矿化期虾蟹类体内钙离子及营养物质发生了变化,但外骨骼矿化期虾蟹类脂代谢特点及与钙离子的关系还未知。因此,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选择蜕壳前期(Premolt stage, D期)和蜕壳后期(Postmolt stage, A-B期)实验蟹各6只,比较两个时期不同组织离子和营养物质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分析肝胰腺中营养物质代谢特点。结果表明,蜕壳后期肝胰腺和血淋巴钙离子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而蜕壳后期附肢肌肉中钙离子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 < 0.05),蜕壳后期肝胰腺中钙磷比极显著降低(P < 0.001),附肢肌肉钙磷比与之呈相反的趋势。与蜕壳前期相比,蜕壳后期肝胰腺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 > 0.05),而肝胰腺中甘油三酯含量则极显著降低(P < 0.001),肝胰腺甘油三酯和钙离子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 < 0.001)。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肝胰腺脂代谢相关差异基因113个,89个为上调基因,24个为下调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固醇激素合成、甘油酯代谢、脂肪酸分解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亚油酸代谢。综上可知,中华绒螯蟹外骨骼矿化过程中,肝胰腺中储存的钙离子被运送至肌肉组织用于新表皮的矿化,该过程和肝胰腺甘油三酯相关;甘油三酯可能被分解为外骨骼矿化提供了能量或者物质基础,以及参与类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作用于外骨骼的矿化。  相似文献   
7.
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一直是水产研究的热点,但植物蛋白往往不能完全替代鱼粉,其潜在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本试验配制了3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混合植物蛋白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PPB)和混合植物蛋白添加氨基酸组(PPB/Aa),对日本沼虾(0.123±0.03 g)进行8周的营养试验。结果发现:PPB和PPB/Aa组日本沼虾增重率显著低于FM组,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M组(P<0.05),各组之间成活率和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FM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PPB组和PPB/Aa组(P<0.05),各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P>0.05),PPB与PPB/A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AL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FM组(P<0.05);与FM组相比,PPB与PPB/Aa组显著下调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及神经肽(NPY)基因的表达(P<0.05),但各组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鱼粉与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肌肉氨基酸组成没有影响,植物蛋白降低了日本沼虾生长并引起氧化应激,且添加氨基酸不能缓解这种负面影响,TOR信号通路与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可能是植物蛋白抑制日本沼虾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两种蛋白水平下添加虾蛋白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设计6种饲料,以440、480 g/kg两种饲料蛋白与0、10和20 g/kg 3种虾蛋白肽添加量配制。结果显示,相同蛋白水平下,石斑鱼的终末均重和增重率均随着虾蛋白肽水平的上升而先上升后下降,10 g/kg虾蛋白肽组显著高于0、20 g/kg虾蛋白肽组;虾蛋白肽添加量相同时,480 g/kg饲料蛋白组显著高于440 g/kg饲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血清AST和ALT活力、肝脏CAT和T-AOC活力的变化规律与增重率类似。饵料系数、血糖含量和肝脏MDA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中添加虾蛋白肽均能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但添加量过高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虾蛋白肽适宜添加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2个不同生长阶段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设计了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3%、46%和49%5组等脂等能的饲料。大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1.29±5.72)g,小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83.93±0.30)g,每个网箱15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8周。结果显示,大、小规格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大规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43%组石斑鱼特定生长率最大(P0.05)。2个生长阶段石斑鱼的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胆固醇和血糖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P0.05)。大规格石斑鱼的肌肉灰分随蛋白水平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小规格石斑鱼则显著升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 H逐渐增加,肌肉硬度和弹性先增加后降低(P0.05)。结果表明,大规格石斑鱼适宜蛋白需求量为40.94%,小规格石斑鱼蛋白需求量为43.44%,小规格石斑鱼品质优于大规格石斑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