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1.
以茶树新品系“1005”新梢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芽头、二叶、四叶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含量,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结构基因表达差异,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其儿茶素含量与结构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茶树新品系“1005”的儿茶素总量与CHI、F3'5'H、ANR、aroG等结构基因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339 74、0.716 47、0.467 89、-0.032 61;简单儿茶素含量与CHI、F3 '5'H、ANR、aroG等结构基因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568 99、0.498 87、0.704 26、0.491 51;酯型儿茶素含量与CHI、F3'5 'H、ANR、aroG等结构基因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160 66、0.598 08、0.250 61、-0.217 38.试验为研究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结构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茶树芽叶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含量,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转录因子MYB、 bHLH 表达差异,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儿茶素含量与转录因子MYB、bHLH 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院3 个转录因子 MYB 基因comp150334_c1、comp143073_c0、comp130756_c0 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关联系数均在0.80 以 上;3 个转录因子MYB 基因comp166178_c0、comp159173_c0、comp109329_c0,3 个转录因子bHLH 基因 comp159534_c2、comp159225_c0、comp142932_c0 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关联系数均在0.75 以上,这将为 研究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可能与铁生成复合物而降低铁的吸收,因而被认为可导致贫血。为了探讨不同品类铁观音对荷瘤鼠整个造血功能的影响,我们比较了荷瘤鼠经不同品类铁观音喂养27天后全血象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使荷瘤鼠白细胞和血小板略有提高,但可显著提高荷瘤鼠中红细胞含量,极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含量;(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品类铁观音对荷瘤鼠白细胞和血小板亦影响不大,但能够提高荷瘤鼠中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含量。总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和不同品类铁观音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而且不但不会导致荷瘤鼠患贫血,反而可改善红细胞系的部分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不同茶季生产52个乌龙茶茶样,对其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溪黄旦品种产清香型乌龙茶的年均茶黄素含量较高,本山品种产浓香型乌龙茶年均茶黄素含量较高;武夷山肉桂品种产乌龙茶茶黄素年均含量较高于其他品种。季节间,安溪生产的清香型乌龙茶茶黄素含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夏季、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较春季存在显著差异;安溪地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茶黄素含量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显著;武夷山产区和台湾南投产区乌龙茶茶黄素含量:秋季春季,季节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焙火工艺能一定程度提高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白茶室内自然萎凋不同品种鲜叶水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旦品种1芽1~2叶鲜叶为原料,比较2个品种鲜叶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萎凋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鲜叶萎凋失水的速度快于黄旦,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温度成正比,与环境相对湿度成反比的规律。讨论了不同品种鲜叶萎凋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白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茶树芽叶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含量,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茶树新品系“1005”及其父母本F3'5'H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F3'5'H基因在茶树新品系“1005”及其父母本芽、二叶、四叶的表达差异与儿茶素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鼠转棒试验探讨了不同品类铁观音对于正常及高脂喂养ICR小鼠的抗疲劳功能影响.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喂养正常小鼠和高脂小鼠,均可以提高小鼠在棒时间,抗疲劳效果显著.不同品类铁观音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除铁观音鲜叶外,不同品类铁观音均可以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抗疲劳能力,且不同品类铁观音均可以有效缓解高脂喂养引起的小鼠抗疲劳能力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