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葱”是中国现代餐饮行业常见的调味品与食材,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葱是何时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记载的葱共有哪些?这些问题,到目前依然未知。本项研究从2000年前的周朝相关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葱”,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植物形态学与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葱”有关的植物名称共24个,并确定了其中21个名称所对应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葱属植物的研究,首次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说明,早在1500年前的唐代,中国先民已经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到“葱”的“药食同源”现象;同时,该项研究也首次从植物学的角度,探讨了“葱”与“五荤三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某鸡场26日龄蛋鸡出现的鸡马立克氏病和J亚群禽白血病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眼观肝脏表面和心肌上有弥漫性针帽大或拇指大的灰白色结节,镜检在肝、脾、肺、心肌组织中发现有局灶或条索状多形态的淋巴细胞增生,还有散在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3.
鸡李斯特杆菌病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斯特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的传染,其病原李斯特杆菌除感染牛以外,还见于猪、绵羊、山羊等多种动物,鸡发病较少发现,其病理学变化少有报道.笔者最近在湖北荆州市某一个体饲养七彩山鸡的种鸡场发现22日龄左右的雏鸡陆续死亡,经确诊为李斯特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以徽州(现黄山地区)植物文化为研究对象,立足徽州独特的区域和人文历史现状,以史为鉴,旨在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取证、植物文化考证积累,科学探寻徽州植物文化丰富的内涵、特质与成因。徽州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内涵塑造了徽州植物丰富且独特的自然人文内涵,并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延续夺目的生态性等优良特质,它们涵纳了徽州植物的观赏性、科研开发内质及双遗产(古树名木)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波尔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养羊场波尔山羊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病理学检验。结果显示,山羊的可视黏膜苍白贫血,红细胞明显变形,红细胞表面有附红细胞体附着;实质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脏变性明显,淋巴结失去正常组织结构,淋巴细胞大量消失,脾脏内红细胞溶解。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IP-seq)成为了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鉴定DNA相关蛋白重要结合位点的主要技术。然而,ChIP-seq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其中一个重要限制是ChIP-seq需要大量的起始材料,需要至少数百万个细胞才能启动,然而实验中有两个关键步骤往往会造成所使用的样本丢失,即染色质制备和免疫沉淀。本实验通过从染色体制备入手,通过选择两种不同核酸水解酶DNase和MNase,设计不同实验组验证最佳酶切浓度,以优化ChIP-seq体系。结果证明0.1U/μL的MNase为本实验中ChIP-seq最佳酶切浓度。结果为ChIP-seq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参考,对ChIP-seq技术在小鼠早期胚胎细胞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OCT4属于POU转录因子。目前对于OCT4基因的研究认为在鼠和人体内,OCT4主要表达于胚胎干细胞及生殖细胞中,对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胚胎早期发育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OCT4在小鼠早期胚胎中的结合位点还不清晰,应进一步深入研究OCT4基因构建OCT4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调控网络,为揭开胚胎早期发育调控机制的面纱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位于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ev/J 5′和3′长末端序列(LTR)上的引物,对我国的灵山麻鸡、江汉鸡、肉鸡和SPF鸡正常基因组中内源性ev/J进行扩增,结果扩增出长约为4 kb、2.2 kb和2 kb 3种大小的片段。测序分析表明,这些片段分属于Ⅱ型和Ⅳ型ev/J以及另一类具有更大缺失的ev/J基因。ev/J在这几个品系鸡中分布并不完全相同,肉鸡和SPF鸡均具有Ⅱ型和Ⅳ型ev/J,江汉鸡只含Ⅱ型ev/J,而灵山麻鸡则含有另一类具有更大缺失的ev/J基因。此次获得的Ⅳ型ev/J序列不仅相互之间高度同源,而且其env基因与外源性ALV-J原型株HPRS-103env基因以及我国外源性ALV-J主要分离株env基因也高度同源,表明内源性ev/J在宿主正常基因组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9.
李氏杆菌是引起多种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单核细胞增多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致死率较高.自1926年首次分离到病原以后,现已在世界广泛分布.80年代以来食源性李氏杆菌的感染不断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顾玉芳等[1]对山鸡发生李氏杆菌病做了详细的病理学观察,为了探讨发病机体的免疫状态,本试验对感染李氏杆菌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做了分析,以此来评估机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湖北蛋鸡群血管瘤型ALV-J血清学检测和PCR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和ALV-J特异性PCR对抽检的湖北省某蛋鸡场的4只鸡冠苍白、毛囊和鸡爪出血、脚趾间和剑状软骨处长有肿瘤的海兰褐病鸡,进行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检测和ALV-J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4只病鸡ALV-J特异性PCR检测和泄殖腔拭子ALV-J ELISA抗原检测全部为阳性;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有3只鸡呈阴性,1只鸡为阳性。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测表明,抽检病例为血管瘤型J亚群禽白血病,并且鸡群中既存在先天感染或早期感染情况,也存在后天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