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十年代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1)畜牧业的发展重点问题;(2)肉、蛋、奶之间的发展比例问题;(3)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 作者认为:90年代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仍是猪禽,尤其在南方农区。南方农区养猪禽的比重很大,共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0%~90%,猪禽的综合效率高、综合品质好。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离不开猪肉,解决我国肉食问题应强调以猪禽为主、牛羊为副的方向;我国肉蛋奶的消费比例为7:2:1,与欧美人消费比例0.7;0.1:1正相反,这是一种高饲料粮消耗、低动物营养获得的食物结构。因此,90年代要大力发展乳牛,要把中国人主要消费肉食的动物营养结构改变为消费肉蛋奶鱼並重的动物营养结构,农区是我同畜牧业重点发展的区域,90年代投入的重点应在农区。  相似文献   
2.
合理营养有赖于平衡膳食。过去人们不大注意普及营养教育,在饮食消费方面存在着弊端,导致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要使营养达到科学化、合理化,就必须保持平衡膳食,而平衡膳食只能通过调整食物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8O年代我国畜牧业走过的十年,充分肯定已取得的八大成就,客观地摆出存在的四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1)第二阶段畜牧业经济体制问题;(2)畜牧业投入比例和方向问题;(3)控制数量发展,提高生产效率;(4)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发展战略的问题。同时提出90年代可供决策者参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81年5月,弈川县从外地引进用人工方法在活牛体内培育天然牛黄新技术(下简称“人培牛黄”技术),经几年试验已获成功。1986年秋,市科委成立了由洛宁、弈川县和豫西农专共同组成的“人培牛黄”科技协作组,决定在洛宁、弈川全面推广此项技术,并组织全市各县(区)兽医技术人员学习、应用。目前,此项技术不仅在本市范围内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农民的欢迎,而且为省内外培训了近600名植黄技术骨干。截止1987年3月,本市植黄已逾万头。  相似文献   
5.
<正> 在出生后5~10天内的仔猪和临产前10~15天的母猪的腹膜腔内注射无抗原稳定油包水(W/o)佐剂,能增强机体对消化道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又可加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预防新生仔猪的白痢病。在尚无疫苗供应的情况下,这一替代性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E—15—B快速生化鉴定系统,是80年代的新产品,由李福田等人研制而成,它包括快速生化反应板及微机处理系统(后者可用检索表代替)。E-15-B主要用于肠杆蘖科的细菌鉴定,符合率为96.67%。并具有操作简便,缩短鉴定时间、性能稳定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监测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有二:①细菌总数,是评价食品的一般卫生指标;②大肠茵群数,是食品的粪便污染指标。根据两个指标,可进行三方面检验:即茵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MPN(最可能数)测定及肠道致病菌检验。这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单胃动物微生态学单胃动物微生态学,是指单胃家畜(猪、马、兔等)个体及其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微生态系。 (一)兽医微生物学研究情况从研究查明:猪、马、兔等单胃家畜的微生态系,由于生境、生态点和生态位的不同,定位的微生物群落和种群上各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正> 一、草食与非草食畜禽的发展重点问题 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界对发展草食畜禽走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策略。其中作为方向,提出走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是正确的。但是走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是否就是发展现在的土种草食畜禽,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选择因省而宜的途径,很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0.
1、土壤、植物、动物的概念土壤、植物、动物三者之间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不只是简单的再循环。还有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性。这也是从表面看问题的方法。关于它们在自然界中,根据其宿命来看,三者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本文正是从这个概念出发,对于土壤与牧草,饲料作物与家畜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行了专题论述。就土壤而言,它是基础。土壤常受气候条件和人为的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环境变化产生复杂的变迁,此外,土壤本身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把土壤也和动物植物一样当做生物体看待是比较恰当的。一方面,植物一次将其根部扎于土壤之后一生也离不开土壤。故在其处之土壤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