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A/swine/heBei/012/2008/(H9N2)猪源性流感病毒(H9N2-SIV)对C57BL/6近交系小鼠的致病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该品系瞬时电位受体M2基因(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2,TRPM2)敲除小鼠模型研究H9N2-SIV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经鼻腔接种途径感染C57BL/6小鼠,观测临床症状、采食量及体质量变化、死亡率、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病毒在组织内的复制滴度及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结果感染后2~8d,感染小鼠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降低、体质量严重下降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5~8d内60%小鼠死亡;肺脏严重水肿、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肺严重水肿、出血、坏死和炎性细胞渗出为主;病毒分离显示包括脑在内的所有肺外器官均分离出H9N2病毒,但肺组织病毒滴度最高,第3天和第7天分别为5.2log2和8.1log2;该毒株的LD50为10-2.5/0.1mL。结论H9N2-SIV在未经预先适应的情况下能够引起C57BL/6小鼠以肺部损伤为主的致死性全身感染,证实以C57BL/6小鼠为基础构建TRPM2基因敲除模型可作为进一步研究H9N2-SIV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从疑似赛鸽绿脓杆菌感染病料中分离绿脓杆菌并进行相关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为今后赛鸽绿脓杆菌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常规方法从肝脏、肺脏等组织中无菌钓取细菌于普通琼脂、麦康凯、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随后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将10只未经免疫的30~40日龄的雏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感染,10只BALB/c小鼠同样随机分组进行感染,观察并记录感染动物临床症状及死亡率;通过药敏试验检测该菌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余种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根据培养及菌落特征、生化试验确定为绿脓杆菌;人工感染小鼠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60%;试验组鸽子发病率为60%,无死亡;该菌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俗称"锁喉风""肿脖子病",近期该病在临床上呈递增趋势,需引起重视.本文报道近期发生一例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4.
5.
大肠杆菌是肉鸡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养鸡业的危害严重。本文就一例大肠杆菌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进行介绍,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为有效控制临床中赛鸽新城疫的发生,将分离到的鸽新城疫河北毒株(HB株)灭活后制备成水佐剂疫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毒性、最佳免疫剂量和抗体产生时间、免疫持续期和保护效果及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对比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0.10%甲醛37℃灭活16 h可彻底将病毒灭活,并且对病毒的效价影响最小;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安全无毒副作用,采用0.3 mL剂量免疫雏鸽后7 d,有较低水平抗体产生,21 d抗体水平达到8.1 log2,28 d达到顶峰9.0 log2;免疫30 d后保护指数为100.0;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进行对比发现,制备的水佐剂疫苗攻毒保护率为100%,而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仅为30%;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在4℃条件下可保存180 d,20℃条件下可保存90 d。综上,采用鸽新城疫病毒HB株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可在免疫后短时间内产生有效抗体,并且在受到强毒攻击时较鸡新城疫疫苗的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确定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SIV)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PMVEC解冻、复苏、培养,取长成单层的PMVEC,在不同浓度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0.1、0.2、0.3、0.4、0.6、0.8、1.0 μg/mL)、不同H9N2亚型SIV(A/swine/HeBei/012/2008/(H9N2)接种剂量(1:10、1:100、1:1 000、1:10 000、1:100 000、1:1 000 000和1:10 000 000)及不同病毒吸附时间(0.5、1.0、2.0和3.0 h)条件下观察PMVEC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9N2亚型SIV的HA滴度。在未加病毒的情况下,低于0.6 μg/mL的TPCK-胰蛋白酶对PMVEC的生长未造成任何影响,但随着TPCK-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PMVEC开始出现肿胀、变圆,甚至脱落;采用含有0.6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将H9N2亚型SIV稀释为不同的浓度感染PMVEC,在0.3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10-2病毒稀释倍数感染条件下48和72 h HA滴度分别为4.6log2和6.4log2;病毒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的条件下H9N2 HA滴度最佳。结果表明,当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浓度为0.3 μg/mL、病毒接种浓度为10-2、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时,H9N2亚型SIV在PMVEC中增殖最佳,达到6.8log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GPV)在河北省的流行情况及分子遗传特征,对临床发病承德白鹅疑似小鹅瘟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VP基因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GPV;人工感染6日龄雏鹅,感染后96 h全部死亡,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发病鹅相似;将测序序列拼接后得到VP基因片段,长度为2 475 bp,包含VP1、VP2、VP3等3个开放阅读框,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分离到的GPV(HB株)处于Ⅰb亚洲群;HB株与GPV各毒株VP基因相似性在96.6%~99.7%,其中与SHFX1201、Y株的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达99.7%。以上结果表明,HB株与国内分离GPV毒株之间差异较小,在分子生物学上证明了GPV只有1个血清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临床以皮肤出现油脂样渗出、破溃、结痂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进行介绍,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