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佳琪  王红      张瑞芳      朱子龙  周大迈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22-125,131
通过室内模拟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片麻岩坡面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谷子地、草地坡面产沙量产流量远小于裸地产沙产流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片麻岩坡面产流产沙变化过程不同,草地、谷子地达到稳定产流的时间滞后于裸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坡面养分流失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基本相同,降雨起始各种养分浓度较高,随着时间的持续,养分流失浓度趋于稳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片麻岩坡面养分流失量表现为钾流失总量 > 氮流失总量 > 磷流失总量,养分流失总量与产沙产流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裸地养分流失量最大,其次是谷子地,草地的养分流失量最小,但是径流中硝态氮含量和泥沙总磷量谷子地流失量最大,裸地次之,草地最小。3种土地利用方式片麻岩坡面磷钾流失主要是泥沙态养分,氮素流失主要以溶解态氮为主或者二者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莓无土栽培方式及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和基质配方研究表明,高架专用基质栽培对草莓生长状况及果实品质均优于低架专用基质栽培、袋装自制基质栽培和槽式自制基质栽培,但其产量稍低于槽式自制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3.
稻壳在日光温室西葫芦有机基质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早青一代西葫芦为试材,研究了以稻壳、鸡粪和大田土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基质配方对西葫芦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壳∶鸡粪∶大田土壤为3∶1∶1的配方栽培的西葫芦表现优异,适宜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招生“并轨”改革──农业院校面临的新契机朱子龙,陈亚鸿(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225009)招生“并轨”改革,属于招生制度改革的范畴。它是指高等学校在执行招生计划时,不再按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含委托培养和自费生)形式分别划定两条录取分数线(双轨...  相似文献   
5.
麦田蚜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蚜的寄生性天敌中常以蚜茧蜂为主。国外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已屡见报导;国内也已开始用蚜茧蜂防治菸蚜,但尚未见麦田蚜茧蜂的系统研究报导。作者于1979~1981年间,先后在江苏十多个县、市对蚜茧蜂在自然情况下控制麦蚜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现将部份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观音寺电站水轮机转轮改型设计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HL702转轮在观音寺电站的使用情况,针对观音寺电站设计出替代转轮,新转轮在观音寺水电站2号水轮机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电站工况不变和未采取其他措施情况下,新转轮使原机组功率增容相对幅值达16.13%。新转轮完全可替代老的HL702型号水轮机转轮。  相似文献   
7.
3种食用菌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用菌菌糠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pH和温度条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为原料制备粗酶液,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结果]猴头菌糠、平菇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60℃;滑子蘑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滤纸酶活最适pH分别为4.4、6.0、5.6,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60℃。[结论]在pH值6.0左右和温度60℃左右,平菇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滑子蘑菌糠纤维素酶、猴头菌糠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8.
棉蚜茧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蚜虫的专性寄生天敌——蚜茧蜂的研究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索棉蚜茧蜂对棉蚜的抑制作用与利用价值,我们于1980~1982年以江苏扬州为基点,对江苏的十多个县市作了系统调查和室内外饲养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9.
石灰岩地不同作物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种类下石灰岩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CK、花生和红薯坡面之间的产沙量、产流量、养分流失量均差异显著,红薯坡面在产沙量、产沙模数、产流时间中为三者最小,而花生坡面在节流方面表现突出;花生与红薯在养分固持方面均优于CK,但红薯坡面各养分固持效果优于花生坡面13.8%~300%;花生和红薯坡面的氮素和磷素流失拟合方程结果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拟合系数超过0.85,建立三项式函数为特征方程更适合描述花生与红薯种植坡面养分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