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具有独特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茶业发展基础在传统茶业,突破在现代茶业,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推崇茶叶价值创新,变茶叶加工为茶叶制造,创造茶叶全新的价值,拓展更加广阔的茶资源利用空间,使茶产业从红海走向蓝海,实现茶产业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茶树修剪枝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合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生长的营养需求,预判茶基料作为长根菇生长基质辅料具有可行性;进一步设计了5组不同添加量的配方开展试验,筛选出较适宜的茶枝替代量为10%,并经2批次各10 000袋的小型生产验证了茶枝代料配方的生产可行性,生物学效率为84%,长根菇营养成分含量佳,主要农残含量低于标准限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抹茶烘焙食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对抹茶烘焙食品贮藏品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以抹茶蛋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过氧化值、酸价和色差的变化,并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抹茶蛋卷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抹茶蛋卷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色差L值和b值较为稳定,色差a值呈上升趋势,过氧化值逐渐增加,酸价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色差a值作为主要品质劣变指标,进行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建立抹茶蛋卷货架期预测模型,25℃条件下预测货架期为325.39 d。  相似文献   
4.
遮荫对茶树新梢叶绿素及其生物合成前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遮阳网遮荫处理对鸠坑、龙井43、水古新梢叶绿素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和新梢叶绿素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遮荫降低光照强度,茶树新梢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δ-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 ALA)、卟啉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 PBG)、尿卟啉原Ⅲ(Urogen Ⅲ)等含量降低,而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Ⅸ, ProtoⅨ)、镁原卟啉Ⅸ(magnesium protoporphyrin Ⅸ, Mg-ProtoⅨ)、原叶绿素酸酯(protochlorophyllide, Pchlide)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并日趋成熟,现代茶叶深加工,尤其是速溶茶及茶饮料的生产更是离不开膜技术。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及其集成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已逐步成为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重要的形态特征。在中国,目前农产品量的安全供给虽然也面临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已基本解决,而质的安全供给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影响中国农产品质的安全供给的主要因素是水与耕地资源质量的下降,以及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同时水、耕地资源质量问题与化学品投入等因素又相互交叉,相当复杂。解决中国农产品质的安全供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在我国政策利好、信息技术发展空前、产业跨界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催生了智慧农业。茶产业作为我国山区农业支柱产业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宏观研判处于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以茶叶数字化品控、智慧茶园、AI技术精细茶叶加工、RFID防伪溯源、智慧茶馆等为代表的智慧茶业业态初现。鉴于此,笔者深度思考智慧茶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基于产业端的思考——茶产业树、基于消费端思考——茶馆APP和基于茶资源应用端——全价利用与跨界开发的发展路径,形成“智慧树”概念。  相似文献   
8.
王彬  傅贤治  张士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76-5181
研究了具有偏好锥约束的综合DEA模型及权重系数的转换方法,并结合DEA方法特点与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特性,从成本、时间、人力资源、财务、柔性和服务水平6个角度确立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体系。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基于"DEA-偏好锥"模型,从整体有效性、规模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超效率分析4个方面对"纯元式"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和"杂元式"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综合效率评价,实证表明前者整体效率优于后者,同时结合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技术,计算出非DEA有效流通模式发展的理想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茶文化积淀对现代茶包装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典型茶包装为重点关注对象,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土壤中挖掘、撷取精华,创作既具有中国气派,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包装作品。同时也指出茶包装设计既要秉承传统文化精髓,还需兼顾新的设计理念,积极吸取现代元素,进而适应新时代张扬个性、文化营销和提升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汤中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高汤中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高汤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木瓜蛋白酶为研究对象,以鸡架骨为主要酶解对象,在传统的高汤熬制过程中引进现代生物工程——酶解技术,研究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影响,并探索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的改变对高汤口味以及原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高汤中木瓜蛋白酶最适宜的酶解条件为:pH值6.0~7.0、酶单位5000U/g,鸡架骨∶水之比为1∶5,在60℃下酶解3h左右。[结论]在高汤的产业化生产中引进酶解工艺对提高原料蛋白质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是十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