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林业   6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黑斑病的高抗无性系美洲黑杨I-69及黑斑病的高感无性系欧美杨I-45为材料建立的2个cDNA文库,随机挑取cDNA克隆进行5'端EST序列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20 023条.序列经聚类分析和拼接后,共获得10 816个Unigene,其中包括3 734个Contig,7 082个独立的Singleton.被注释的8 853个具有同源性匹配序列基因中,按照GO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3个不同分类角度进行分类.在具有功能注释的8 853个Unigene中,选出330个与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毛果杨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果发现有177个抗病相关候选基因出现在282个Unigene中,其中135个分布于杨树的18个不同连锁群上,其他42个基因位于还没定位的scaffolds上.所测定的这些EST序列为后期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杨树黑斑病的水平抗性遗传机制及进一步的相关基因发现奠定基础.
Abstract:
In an attempt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resistance of black spot disease in poplar,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leaves of Populus deltoides'Lus'(I-69/55)and P.euramericana'I-45/51',which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pathogen Marssonina brunnea f.sp.brunnea,were analyzed based on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A total of 20 023 valid ESTs from the 5'terminal ends derived from corresponding cDNA libraries of the two poplar species were sequenced.Cluster analysis of the 20 023 sequences yielded 10 816 tentative unigenes,including 3 734 contigs and 7 082 singletons.All tentative unigenes were classified by Gene Ontology functional categories.To find resistance-associated candidate genes and locate them on poplar genome,330 unigenes was chosen from 8 853 annotated tentative unigenes,and their BLAST alignment was conducted with Populus trichocarpa assembly,1 77 related candidate resistant genes were found,and they presented in 282 unigenes.Among these genes,there were 1 35 genes located on 18 different linkage groups of poplar genome,and 42 genes located on the different scaffolds.This study supplied a resource of candidate gene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 for the host horizontal resistance to the pathogen Marssonina brunnea at the whole genome range,and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gene discovery.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许业洲,周全国(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前言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属南方松类,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材质良好,是优良的用材和采脂树种。湿地松也是我国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引种较早、推广面积很广的树种之一。我省自1947年引种以来,由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宜昌薄皮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Lamb.var.yichangensisHuangetZhuang )是经中国林科院树木分类学家洪涛教授定名的 1个新变种 ,该变种具有树皮薄、生长快、干形好、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林分生物量及光能利用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从宜昌薄皮马尾松分布区域及资源状况的确定、采种基地的工程建设程序、建设过程及成绩、基地建设的主要经营技术、采种基地建设成功的初步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今后我省其他采种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6~14年生杉木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直径结构进行统计分布检验,采用Weibull生长方程对林分直径累积分布进行模拟,并通过动态预测分析立地、林分密度、主伐年龄对培育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88.3%的样地其林分直径分布为左偏,林分直径分布峭度为负值的样地占所有样地的81.7%,林分平均直径对应的植株数量累积分布率为55.1%,直径结构为Weibull分布的林分占86.7%;两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各林分直径分布具有较好的适合度(R2>0.99),参数b、c具有明显生物学意义,分别与林分平均直径和直径变异系数呈紧密线性关系(R2=0.986 7、0.885 7)。采用回归法建立直径曲线1-1/e和拐点处参数回收方程,关键点处直径与林分平均直径呈紧密幂函数关系(R2≥0.95),由此构建的林分直径预测系统K-S检验通过率为85%。通过建立林分平均直径与年龄、立地指数和林分密度的多元非线性关系,在对不同关键要素组合模式下林分不同径级立木植株数量动态预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要素对培育目标的影响,提出了杉木短周期小径材培育模式关键技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6.
罗田垂枝杉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不同无性系间主要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天堂寨林场及薄刀峰林场的献旗岭、铁岭坳和麻栗坪人工林中初选优树平均材积分别是其林分材积均值的1.59,1.44,1.67和1.96倍。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广泛栽培的11个杨树优良品种为研究对象,对苗圃一年生截杆幼苗用于纤维材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一年生纤维材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评价,并对参试品种培育一年生纤维材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定与排序。结果表明:杨树苗圃一年生幼苗的纤维形态指标与各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符合纤维材的要求,培育杨树一年生纤维材在技术指标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苗木根系年龄对纤维长度的影响很小,而品种是影响一年生纤维材质量的主导因素;中嘉2号、中潜2号、辽河杨、中嘉5号、中天1号、鲁山杨、中嘉8号及天寅杨等是一年生纤维材定向培育的较好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15年生普通杉木为对照,分析罗田垂枝杉不同年龄侧枝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的冠高比和冠幅面积仅是杉木的45.33%和15.29%,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罗田垂枝杉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4-5年生枝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低于杉木同年生侧枝叶片;罗田垂枝杉最大净光合速率( Pnmax )与光饱和点( LSP, r=0.956)、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 r=0.897)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光补偿点(LCP, r=0.416)、暗呼吸速率(Rd, r=0.455)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叶片含水率及叶绿素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罗田垂枝杉一年生到多年生侧枝的光合能力变化趋势与其侧枝逐渐自然脱落的过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针叶树作为全球重要的用材及生态树种,因其基因组巨大,一直以来基因组相关研究进展较慢.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及投入的增加,从ESTs数据库的构建及基因家族分析、非编码小RNAs、转录表达谱、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组关联分析及QTL定位等研究方向对几种重要模式针叶树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叶树种基因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针叶树基因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14 a生垂枝杉和黄枝杉为母本,以黄枝杉、红心杉及垂枝杉为父本,共设计10个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开展杂交育种试验,为垂枝杉优良新品种选育及形态特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垂枝杉雌花约早于雄花一周开放,一般在2月底进行花枝套袋,3月上旬开展杂交试验;母本不同,杂交座果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黄枝杉作为母本座果率最高;不同组合成熟球果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H×H组合球果长和宽分别为4.05 cm和3.71 cm,超过C1×C2组合38.69%和33.94%。总之,垂枝杉作为杉木变异类型,与其他杉木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适宜通过杂交进行遗传改良和优良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