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在北京夏玉米上用顆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的結果表明:心叶末期施5%DDT顆粒剂,防治一次,每株2克,在一般年份,从产量上来看是很有利的。同时对药剂残效,幼虫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上的分布,以及顆粒剂在心叶期施药至抽雄后在植株上的分布测定,并結合顆粒剂小区防治試驗。分析結果说明:心叶末期施药,影响药效的主要原因,不是5%DDT残效的問題,而是抽雄后药剂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少,尤其是包在雄穗节外的第一叶腋没有药,而此时期,幼虫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多,同时DDT速效也不如666。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动物防疫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度浪费和违法违规行为,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柳州市5县7城区及其中的23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的防疫物资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畜禽标识、动物疫苗、消毒药等防疫物资均有指定的人员管理,出入库台账、年终盘点制度、防疫物资储存保管等都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有序开展。但存在会计账只有40%的县区建立,多数乡镇管理人员对防疫物资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和畜禽标识系统操作不熟悉,少数乡镇兽医站的防疫物资存在入库无双人验收签字和未盖单位公章,季度盘点和年终盘点及台账信息记录不完善,动物疫苗、畜禽标识回收销毁不到位等问题。原因是部分县区由于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而未建立会计账;乡镇人员因轮流值岗、动物防疫物资管理系统复杂等使得防疫物资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和畜禽标识系统不熟悉、畜禽标识回收销毁不到位。建议统筹和规范化管理动物防疫物资,加强物资系统和畜禽标识系统的培训,完善动物防疫物资报废处置程序和切实加强畜禽标识的回收销毁。  相似文献   
3.
基层兽医实验室对于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功能,其次,深入探讨了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的相应措施,包括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管理认识、要高度重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配备、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寄生于终末宿主人、哺乳动物肝胆系统内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般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畜牧业的发展。该病是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已被卫生部列为我国重点防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县西瓜种植,发展很快,据一九八六年统计,全县种植西瓜5171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枯萎病不断发生蔓延,有的地块,因发病严重,有的造成有种无收。为发展西瓜生产,搞好植保技术服务工作,作者将近两年来的调查与试验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是  相似文献   
6.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于“农业:走向2000年”研究的基础上,这个文件提供水稻发展的总目标和未来20年间的战略。本文评论稻米需求和国际贸易前景并讨论达到这些生产指标所需要的战略。对主要生产系统,即灌溉稻区、靠雨水灌溉低洼稻区、深水稻区、望天稻区分别考虑进一步增产的来源。本文还进一步阐述与特殊经济地区及各种发展中地区社会状况有关的问题。最后,在本文还涉及到国际的需要,包括扩展、运输、市场和输入交付方式以及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7.
为分离到能有效裂解黑山羊源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本课题采集不同来源的新鲜粪便样品并经目的菌富集后,结合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分离纯化,随后制作透射电镜样品进行其外形特征观察;对获得的噬菌体进行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和生长曲线分析;该噬菌体对温度、pH和紫外线的敏感性测定;该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从黑山羊粪便中分离出的一株烈性噬菌体PLYYY01,在大肠杆菌菌苔形成1~2 mm的透亮噬菌斑;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头部直径在60nm左右,尾部长度为100nm左右;该噬菌体有较宽的裂解谱(37.5%,6/16),可裂解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最佳感染复数是0.1;具有较强的繁殖活性,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量约为95PFU/cell;在40℃~50℃、pH 5~10之间噬菌体的效价较为稳定,对紫外线不耐受;基因组测序组装结果显示:PLYYY01基因组长度为57025 bp,(G+C)mol%含量为44.74%,共编码71个蛋白,未发现抗生素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基因。  相似文献   
8.
1987~1991年,协作组选用马尾松、未荷、枫香、漆树、野漆树、山乌桕、黄檀、毛白檀、黑荆树、胡枝子、黄荆等树种,进行了混交树种的选择、混交方式、种子处理技术、植被处理与成效,主要飞播树种的成苗规律和飞播作业技术等专题研究。经过5年试验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飞播建立针阔叶混交林的技术关键,为今后开展大面积飞播混交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绿肥在华北地区的越冬性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绿肥越冬性有显著差异,冬油菜越冬成活率最高,紫花苜蓿次之,剩余3种冬绿肥(二月兰、毛苕子、草木樨)较低;植被覆盖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土流失,冬油菜对土地的覆盖能力最强,紫花苜蓿和二月兰次之,毛苕子和草木樨最差;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冬油菜的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紫花苜蓿和二月兰次之,毛苕子和草木樨最低。研究结果为绿肥在华北地区旱田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绿肥用油菜还田时期对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地区油菜用作绿肥及后茬作物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埋田法研究了绿肥油菜初花期(G1)、盛花期(G2)和角果成熟期(G3)还田的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G1 处理油菜还田干物质量比G2 和G3 处理显著减少45.43% 和46.87%;G1 和G2 处理还田时碳含量低于G3 处理,G1 处理氮和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8.17 和5.21 g/kg,钾含量表现为G1>G2>G3,G1 与G3 处理差异显著。绿肥油菜还田后分快速、中速和慢速腐解3 个阶段,持续期分别为还田后0 ~ 17、18 ~ 45 和46 ~ 123 d,阶段内累积腐解率分别达44.27% ~ 66.87%、12.56% ~ 29.18% 和4.49% ~ 13.81%,最终累积腐解率达60.53% ~ 91.87%;G1 和G2 处理间腐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G3 处理。绿肥油菜还田后碳、氮、磷和钾释放率与腐解率对应亦表现为前期快速释放、中期缓慢释放、后期趋于平稳的规律,且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表现为钾> 碳> 氮> 磷。经腐解,G1 处理碳、氮、磷和钾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70%、92.97%、88.76% 和93.26%,G2 处理分别为84.25%、86.32%、86.51% 和92.52%,G3 处理分别为72.52%、59.97%、68.54%和87.67%;G2 处理氮、磷和钾释放量最高,分别为125.15、22.88 和50.42 kg/hm2,且G2 处理氮、磷释放量显著高于G1 和G3 处理,G2 处理的钾释放量与G3 处理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华北地区绿肥油菜在盛花期还田干物质量大且氮、磷、钾释放量最高,是最适宜的还田时期,可为下茬作物减施化肥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