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高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的工艺研究@吴晓琴@沈建福@叶立扬¥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提高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的工艺研究吴晓琴沈建福叶立扬(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9)echnologyofImprovingtheStabilityo...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果实对非外伤性振动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麦苏依陶芬和布兰瑞克无花果果实经非外伤性振动后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渗漏率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0×g下非外伤性振动10 min能诱导无花果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渗漏率和SOD活性的显著升高。振动处理后从第4日开始,振动反应的某些生理活性逐渐恢复正常,表明离体果实中存在着一种适应振动胁迫的修复机制。无花果品种麦苏依陶芬对振动的敏感性高于品种布兰瑞克。以对振动敏感性的影响方面,果实的物理特性可能比其生理特性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花生富含各种营养成分,但因含有较高的脂肪,故在用于食品加工中受到很多的限制,采用6号溶剂可浸提出花生脂肪总含量的40%左右,这样不仅可减少由于花生的高脂肪而引起的氧化酸败,而且经50℃强化贮藏试验证明贮藏性亦明显加强,同时可使蛋白质含量提高48%,从而减少了高脂的营养不合理性。此外,还可得到优质的花生油,结果是大大地增加了花生的综合效益经浸提后的花生组织结构有利于各种香料充填的营养成分的强化,并可  相似文献   
4.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支柱之一,也是化学学科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枝.它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与功能性质,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和运销中的变化,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贮运技术、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材料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了广泛深入和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已不断被食品工业科技界所吸收和应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我国目前的食品化学教学和科研中存在六大问题亟待解决,但本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吴平谷@叶立扬¥浙江省卫生防疫站中心实验室¥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吴平谷1叶立扬2(1浙江省卫生防疫站中心实验室,杭州310029;2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杭州310029)APreliminaryStudy...  相似文献   
6.
天然保鲜物料在仪器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甘薯全粉加工及其挤压膨化食品特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制备高品质甘薯全粉的简便方法,及以甘薯全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生产甘薯营养食品的可能性,并对挤压膨化过程中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挤压膨化后,原料中淀粉、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总糖含量上升,吸水性,水溶性指数增大,色泽略有加深,并有浓郁的特征香味产生。  相似文献   
9.
氧化硫硫杆菌或氧化铁硫杆菌溶浸含钒石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铁硫杆菌浸出石煤中钒的作用强度、机理和条件,以及从浸出液提取钒的结果表明: 1.在燃用石煤中,采用碳酸钙作为添加剂,使氧化硫硫杆菌对燃烧后煤渣中钒的浸出率由未用添加剂的20%左右提高至86%,而且还使原煤中硫分的60%在燃烧之后仍旧留存于煤渣中,降低了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的程度。 2.通过选择石煤的种类和有关的条件,则不用上述的添加剂碳酸钙,也可使氧化硫硫杆菌对鸬鸟石煤中钒的浸出率达到66%(原煤)和82%(煤渣);氧化铁硫杆菌则达到87%(原煤)。 3.这两种细菌浸出钒的作用主要为间接浸出作用。 4.采用先在浸出液中加氨水中和沉淀的提炼方法,钒的回收率达到80%左右,五氧化二钒制品的纯度可以高于99%。溶浸、提炼钒的总收得率达到55—66%。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马铃薯酸解淀粉的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特性,包括产品的水分、热糊粘度、热糊稳定性及糊化温度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酸解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对40%的淀粉乳500ml,反应温度为35.5℃、反应时间为2.1h、0.5%盐酸溶液的量为15.1ml.经优化工艺生产的酸解马铃薯淀粉的特性粘度为原淀粉的1/30,热糊稳定性是原淀粉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