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源性磷酸肌酸停跳液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含磷酸肌酸(CP)的st.Thomas 号停跳液,对照组采用st.Thomas 号停跳液,分别以手术中心脏停跳液用量、心脏停搏情况、心脏复跳情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血中肌钙蛋白T(Tn T)评价两种诱导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实验组停跳液能达到与对照组停跳液同样好的停跳效果;(2 )心脏自动复跳率、复跳后ST段改变、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3)实验组术中、术后6、2 4、4 8h的血Tn 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结论:磷酸肌酸停跳液较单纯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国产弯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国产弯管型吻合器对1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吻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中,吻合器切割不全14例(13.2%),手术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6例(5.7%);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7.5%),吻合口狭窄6例(5.7%),吻合口漏4例(3.8%),吻合口出血2例(1.9%),无手术死亡。结论国产弯管型吻合器效果满意,价格便宜,操作灵活,但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47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2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为65.1%。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则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及捷径手术4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a生存率分别为65.8%、42.1%、20.3%。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外周血糖测试中疼痛程度.方法 通过对6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在左手无名指指腹与手掌(大、小鱼际)采血,比较两个部位采血的疼痛程度和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 手掌(大、小鱼际)采血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手指指腹采血(Hc=92.519,P<0.01);手掌(大、小鱼际)的穿刺成功率为96.7%(58/60),手指指腹为86.7%(52/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经常需要进行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为了缓解手指局部疼痛,手掌(大、小鱼际)可作为多位点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7年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为了使该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更合理,现对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进行的12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12岁,体重16~31...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与恢复快等优点,为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我院近年来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例,现将手术配合的方法与要点及其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1~75岁,平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心肌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以提高体外循环管理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对3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施行体外循环管理。结果:心肺转流时问40~4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2~l54min.心脏停跳时间26~160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为50~80mmHg,中心静脉压为0~7.0mmHg。心脏自动复跳29例(占78.4%).电击复跳8例(占21.6%)。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5.4%。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膜武肺、保证组织的充沛灌注、维持良好的动脉压及尿量以及采取良好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做好辅助循环的支持、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