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兰(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的食用品质通常依靠感官鉴定。但由于感官评定主观性较强,加之食用品质中的诸多指标如风味的甜、淡,质地的柔嫩、粗硬等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可以划分,具有显著的模糊性,因而必须使感官评定的结果数量化,并  相似文献   
2.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结合近年研究,对植物花器官中的PCD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采用根癌农杆菌感染半夏无菌叶片、叶柄和愈伤组织,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转化受体、感染时间、菌液浓度、共培养、预培养时间、菌种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半夏的无菌苗叶柄和愈伤组织,在OD值为0.2的EHA101或EHA105农杆菌液中感染15 min,叶柄暗处共培养3 d,愈伤组织2 d,能够得到较高的GUS基因瞬间表达。  相似文献   
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oleosin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E.coli质粒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由878个碱基组成,含一个内含子,编码193个氨基酸。不计附加的18bp凝血酶切割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20%和91.21%。推测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具有oleosin的基本结构特点,包含3个结构区域:两性N末端区(anamphipathicN-terminalre鄄gion),中心疏水区(acentralhydrophobicdomain),两性C-末端区(anamphipathicC-terminaldomain)。  相似文献   
5.
棉花川239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系川239为材料,系统比较了四种激素组合(2,4- D+ KT,NAA+ KT,IAA+ KT, ZT)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发生的影响,对获得大量再生植株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川239”再生植株。并对难于进行体胚发生的棉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矮牵牛ECE 支TCP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E 支TCP 基因调控植物的分枝和花的对称性,但其功能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利用简 并PCR 法结合RACE 技术从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GL8 自交系中获得了4 个矮牵牛ECE 支TCP 基因家族成员的全长cDNA 序列,分别命名为PhTCP1 ~ 4(登录号:JQ400104 ~ JQ400107)。cDNA 和 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PhTCP1 ~ 4 分别编码406、332、341 和343 个氨基酸,PhTCP1 不含内含子,其 余3 个基因含1 ~ 2 个内含子。进化树分析发现,PhTCP1 ~ 4 分属于CYC1、CYC2 和CYC3 分支。荧光 定量PCR 分析表明,PhTCP1 ~ 4 均在成株期矮牵牛腋芽中优势表达,在不同节位腋芽中表现的表达趋势 各不相同,提示矮牵牛ECE 支TCP 基因可能主要与腋芽的生长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芥菜种子发芽指数,用PEG高渗发芽法测得的发芽率,用热浸法测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活力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浸提液导电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以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oleosin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E.coli质粒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由878个碱基组成,含一个内含子,编码193个氨基酸。不计附加的18 bp凝血酶切割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20%和91.21%。推测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具有oleosin的基本结构特点,包含3个结构区域:两性N末端区(an amphipathic N-terminal region),中心疏水区(a central hydrophobic domain),两性C-末端区(an amphipathic C-terminal domain)。  相似文献   
9.
用植物(叶)总RNA抽提试剂盒提取彩叶草红色品种顶部叶片总RNA,用SMARTcDNALi-braryConstructionKit构建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为1.2×106pfu/ml,扩增总文库滴度为6.7×109pfu/ml,重组率达到98%,插入片段在0.5kb到2kb之间,1kb以上的占60%。通过PCR检测,从总文库中检测到了彩叶草CHS、DFR及ANS基因的特异片段。各项指标都表明,已获得较高质量的cDNA文库,为彩叶草叶色基因的分离克隆,彩叶草类黄酮类色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脱毒和快速繁殖优良品种马铃薯,已进行了大量离体培养研究工作,并表明马铃薯的分生组织、茎尖、茎段、叶片等均能诱导再生植株,但对于试管内诱导产生小块茎的研究尚少报道。本试验研究的成功为进一步探索温、光、湿度和营养成分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机制和小块茎的播种利用将提供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