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西南竹笋主产县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西南山区主产县(区、市)竹笋基地土壤重金属的状况,保障竹笋质量安全,选择安吉、临安、余杭等8 个县44 个竹笋基地,采集132 份土壤样品进行As、Hg、Pb、Cd、Cr、Cu和Zn 7 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以森林食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为依据,进行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7 种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4.80、0.03~1.05、7.64~316.69、0.00~4.50、2.47~232.21、5.33~542.20、38.63~436.84 mg/kg;变异系数在64.5%~268.5%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富阳>安吉>德清>余杭>临安>龙游>莲都>遂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d、Zn和As 可能具有同源性或是伴生关系;As、Hg、Cr、Cu和Pb 呈现相互伴随的复合污染现象;而Cd表现其独特的污染来源。8 个县竹笋生产基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部分地区Pb、Hg和Cd处于轻度及以上污染水平,栽培和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Pb、Hg和Cd污染。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中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建立同时测定猕猴桃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柱净化,以1∶9的丙酮:正己烷(V∶V)洗脱,气相色谱法(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35 min内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1.60 mg.kg-1,检出限为0.003~0.05 mg.kg-1,在0.08~0.80 mg.kg-1添加水平,6种拟除虫农药的平加加标回收率在81.2%~121.3%,相对标准偏差在2.78%~8.79%之间。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收集于山东、河北2省21个基地的200个板栗样品中的铅、镉、砷含量,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山东省板栗重金属背景值范围分别为铅0.008~0.082 mg·kg-1、镉0.007~0.030 mg·kg-1、砷0.001~0.008 mg·kg-1,河北省的板栗.金属背景值分别为铅0.015~0.098 mg·kg-1、镉0.005~0.039 mg·kg-1、砷0.005~0.023 mg·kg-1。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山东、河北2省板栗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综合评价香榧营养品质,本试验以浙江省8个不同地区共32份香榧生籽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包括宏量营养素、矿质元素及维生素E在内的38项营养品质指标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评价其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香榧营养品质指标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宏量营养素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微量营养素中钠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脂肪与蛋白质、淀粉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多数氨基酸间表现为极强的正相关,亚油酸与金松酸、硬脂酸与油酸两组脂肪酸在组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组间表现为较强负相关。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磐安县、东阳市与诸暨市3个地区宏量营养素指标评分较高;微量营养素评分较高的为柯桥区、嵊州市与松阳县,整体综合评分在0.403~0.528之间。本研究结果为香榧营养品质评价及产品分级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化学成分提取状况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分析对比几种提取方法的优点;调查银杏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及不同花器官中多酚组分的组成和含量,为多酚组分在金花茶植物分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PLC方法测定金花茶组22种植物全开期花朵的花瓣、雄蕊、萼片3类器官中9种多酚组分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其与金花茶组植物分类的关系。[结果 ]在所测的9种多酚组分中,GCG、ECG、CG在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到,而GA、GC、EGC、C、EC、EGCG在不等数量的样品中未被检测到。多酚含量最高的组分为EC,其次是EGC、GCG和ECG,剩余5种组分含量很低,前4种组分是花朵多酚总量的主要成分。在3类器官中,多酚总量及EGC、C、EC、EGCG、GCG、ECG 6种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萼片雄蕊花瓣;CG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花瓣雄蕊萼片;GA和GC组分含量的排序为:雄蕊萼片花瓣。聚类分析发现,雄蕊多酚组分聚类结果与各分类系统的相似率最高,达80.00%~90.00%,萼片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75.00%~88.89%,花瓣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58.33%~81.82%。[结论 ]金花茶花朵中多酚组分含量最高的为EC,主要多酚组分为EC、EGC、GCG和ECG,在3类器官中多酚含量的排序为:萼片雄蕊花瓣。雄蕊多酚组分的聚类结果可以作为金花茶组植物系统分类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土壤中有效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土壤中有效硫,试验原理基于SO42-和BaCrO3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置换出定量的CrO42-,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Cr,通过换算得知有效硫的含量。试验优化了影响结果的浸提剂、静置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通过标准土样的验证,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非禁用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丁烯氟虫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浸虫法对氟虫腈和常见地下害虫杀虫剂辛硫磷、毒死蜱和茚虫威等对竹林金针虫的生物活性及林间防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对金针虫的LC50为10(07~15)μg·kg-1,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林间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对竹林金针虫的防效为40 %,仅次于氟虫腈,可将丁烯氟虫腈用于竹林金针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余市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采集新余市4个行政区域的油茶、竹笋产地土壤样品,测定总砷(As)、铅(Pb)、镉(Cd)、铬(Cr)和总汞(Hg)5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新余市不同行政区域、不同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发现,新余市油茶、竹笋产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未超过《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中的限量值;4个行政区域的2种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197~0.629,污染负荷指数为0.410~0.417,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小于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100,表明新余市食用林产品(油茶、竹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均处于较低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我国山东省130份、云南省77份板栗样品的砷、铅和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板栗中砷、铅和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食用板栗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重金属砷、铅、镉的含量分别为ND-0.051 mg/kg,ND-0.120 mg/kg,ND-62μg/kg,板栗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山东、云南两省板栗的砷、铅、镉污染指数均远低于1,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云南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高,云南省玉溪市板栗P综达0.3572;山东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低,山东省日照市板栗P综最低为0.0615。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靶标危害系数最大仅为0.01018,均低于1,成人日最大食用板栗35 g,儿童25 g,远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儿童食用板栗的重金属风险高于成年人,其靶标危害系数约为成人的2.678倍。本文总结了山东、云南两省板栗主产区的砷、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拟为全国板栗主产区重金属含量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