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富硒极大螺旋藻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培养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最佳硒处理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40mg/L的硒可促进该藻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硒没有影响到极大螺旋藻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相似文献
2.
通过PCR扩增出集胞藻6803 C-PC编码基因cpcA,构建表达质粒pET32a(+)-cpcA.转化大肠菌株BL21(DE3)pLysS,用IPTG诱导表达、经His-tag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揭示该抗体效价可高达1∶1 025 000;蛋白免疫印迹确定该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该抗体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C-PC蛋白在生长光与高光培养条件下的数量,以及与2个光系统间的连结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藻胆体的杆在响应与适应机制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奠定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紫外辐照对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富营养化带来的藻类尤其是蓝藻的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控制藻类的大量繁殖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此以钝顶螺旋藻为蓝藻代表,针对基于使用紫外光辐照抑制其生长的方法,对抑藻过程中藻蓝蛋白含量,纯度及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藻蓝蛋白在紫外辐照后的生理过程。结果发现,紫外辐照后7d内,钝顶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含量增加受到了有效的抑制,纯度也有所下降,藻蓝素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从而从机理上对紫外抑藻的效果作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对藻蓝蛋白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凝胶电泳以及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藻蓝蛋白,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藻蓝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成分,并利用96孔板法培养、酶标仪浓度检测,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藻蓝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 g/ml,冷冻时间60 min,硫酸铵饱和度为60%。藻蓝蛋白的最大吸收光是620nm。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3种蛋白质,标记为PC-1、PC-2、PC-3。SDS-PAGE电泳可知,PC-1和PC-2的分子量在14~18 kD。PC-2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藤黄叠球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结论]为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藻种中藻蓝蛋白裂合酶CpcE/F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对Anabaena sp.PCC 7120中的CpcE/F进行克隆,并进行大量表达,将表达的裂合酶CpcE/F用于藻蓝胆素(PCB)与Mastigocladus laminosus PCC 7603藻蓝蛋白α-亚基(α-PC)脱辅基蛋白(CpcA)的体外重组,得到天然活性的α-PC,从而表明CpcE/F所编码的蛋白质是α-PC生物合成的裂合酶,并对CpcE/F的酶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太湖打捞蓝藻的蛋白质资源,采用冻融破壁、絮凝、盐析、透析、双水相萃取等方法制备荧光试剂级藻蓝蛋白。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冻融2次破壁,将冻融藻浆中蓝藻干物质调节为0.95%,用浓度为7.5g/L的聚合氯化铝絮凝初分离,所得藻蓝蛋白纯度(A6 20/A280)为0.31;采用20%、50%饱和度的硫酸铵两步盐析可将其纯度(A620/A280)提高至2.29;盐析后藻蓝蛋白经100 000的透析袋透析,再以140 g/L的聚乙二醇(分子量2 000)和140 g/L的磷酸钾盐萃取纯化,最终纯度(A620/A280)高达4.60,达到荧光试剂级要求。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究R-藻蓝蛋白抗过敏功效,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25%~35%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HR两步柱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A620/A280〉6.0).SDS-PAGE显示,该蛋白质由分子质量为17.7 ku和20.5 ku的两个亚基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在620 nm、555 nm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可确认其为R-藻蓝蛋白.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在低于35℃、pH=4.0~9.0条件下光谱性质相对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0μg/mL高纯度R-藻蓝蛋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gE水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0μg/mL 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细胞因子IL-4、IL-13的蛋白质分泌量;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IL-4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可见,坛紫菜R-藻蓝蛋白通过促使CD4+T cell向TH1型转化发挥抗食物过敏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不同冻融条件对破壁提取巢湖水华新鲜蓝藻中藻蓝蛋白的影响,为后续提取纯化试剂级藻蓝蛋白提供支持。[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冻融破壁后,利用粗提液中藻蓝蛋白即PC纯度和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冻融介质对藻蓝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粗提液中PC纯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小,PC得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C纯度和得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冻融介质的试验中,通过比较得出最优的冻融介质为浓度0.0025mol/L的PBS缓冲溶液。[结论]对于冻融储存时间较长的巢湖新鲜蓝藻,最优的试验条件是选用浓度为0.0025mol/L的PBS缓冲液作为冻融介质,在含水率为96.O%~97.5%区间冻融次数仅需1次,即可得到最优的PC的纯度和得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