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6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采样,得到鸡泄殖腔拭子292份、饲料和水29份、鸡舍尘土和垫料28份,共349份。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共分离到大肠杆菌241株(东北地区107株;华南地区107株;华中地区12株;华北地区15株),分离率为69.1%。共有血清型67种,每种血清型1~2株,个别血清型有10株左右。呈地区性和多样性分布,有些地区有优势型,有的地区优势型不明显。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耐10~19种药物的菌株占50%以上,有一定地区性。总体上耐药率最高的是萘啶酸(88.1%),其它依次为四环素85.7%、磺胺甲基异恶唑81.0%、复方新诺明77.1%、氨苄西林76.2%、阿莫西林74.3%、链霉素66.2%、氟喹诺酮类57.1%~66.7%、氯霉素52.9%、庆大霉素39.0%、卡那霉素36.2%。 细菌对氟苯尼考、奥格门丁、头孢曲松、头孢噻吩、阿米卡星普遍敏感,耐药率仅为0~19.5%。使用抗菌药的鸡场,对相应药物耐药率较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耐药机理和制订兽医临床抗菌药使用规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微生物资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酵母菌(Saccharomycessp.),对重金属离子Cu、Cd进行生物修复试验,研究了不同菌种对Cu、Cd离子的吸附特性和环境的pH值变化对生物修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中Cu、Cd较低(≤5mg·L-1)时,微生物修复性能良好,去除率可达25%~60%;而当Cu、Cd浓度较高时,修复性能下降,且不同菌体对Cu、Cd的修复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Cu来说,3种微生物修复效果均较好,其修复性能顺序为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而对Cd的生物吸附,3种菌差异较大,大肠杆菌与枯草杆菌较好,酵母菌修复效果很差。环境pH值对3种微生物的生物吸附作用也产生一定影响,对Cd的影响表现为低pH值,降低其生物的吸附效应,高pH值有利于生物吸附,但pH值变化对Cu的微生物吸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4.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河南7个县市的不同鸡群中采集鸡大肠杆菌病典型病料,经细菌学检验,分离出35株鸡大肠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对动物均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多数菌株可使动物死亡率达100%.O因子血清鉴定发现8个血清型,分别为O78,O54,O119,O26,O14,O9,O8,O5,其中O78型分离率为25/35,占总数的71.4%,主要分布于许昌、项城、荥阳等地,其它血清型各占1株,此外尚有3株暂未定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各地分离菌株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但所有菌株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5.
2003—2005年自我国6省1市分离鉴定出133株猪源和455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猪源还是禽源大肠杆菌对1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非常高(耐药率范围34.96%~96.71%),对8种非喹诺酮类药物(除阿米卡星呈较低的耐药率外)也呈较高的耐药率(22.42%~94.07%);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3耐及3耐以上菌株占总菌株94%以上;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耐药模式总体一致,但存在耐药水平高低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法,以分离自浙江省10个规模化猪场的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为材料,开展了对兽医临床上常用的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已发生普遍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88.3%)、氯霉素(81.0%)、链霉素(78.3%)、痢菌净(77.3%)、痢特灵(75.0%)、喹乙醇(75.0%)等的耐药性最强.对单诺沙星、环丙沙星及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也很高,其耐药率分别高达78.8%、59.3%和56.7%.60株大肠杆菌共有57种耐药谱型,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其中有4株可同时耐受14种抗菌药物.受检菌株中除1株外,59株均对2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3种,4~6种,7~9种,10~12种及13~15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别有6株(10.0%)、11株(18.3%)、17株(28.3%)、17株(28.3%)和9株(15.0%);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比例最大(16.7%),其次是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15.0%)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11.7%)的菌株;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猪场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用时间不长的氟苯尼考耐药率已达60.9%,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8.
利用质粒指纹图谱法对大肠杆菌耐药质粒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研究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的生物学特性,选用30株来自不同地区的鸡源大肠杆菌,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耐药菌质粒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30株鸡源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0.00%-93.33%,多重耐药率为26.67%-80.00%,质粒图谱比较发现:来源相同的菌株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来源不同的菌株质粒图谱一般不同。聚类分析表明:30株大肠杆菌遗传距离在0.224-0.416处聚成五类,其中同一地区聚为一类。这表明同一地区的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之间有一定的同源性。其次,这30株大肠杆菌在遗传距离为0.864处聚成一大类,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幼虫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L27(3^13)的方法对大肠杆菌诱导黄粉幼虫的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虫10^5菌量诱导较小的虫体后72h取样后得到的样品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河南省32个县市的9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质粒的分析,并对其中12株100%耐庆大霉素(GM)的菌株进行耐药质粒的转化试验,成功获取了2个转化子。质粒检测结果表明:9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分为49种质粒图谱类型,质粒电泳条带最多6条,最少1条,其中质粒图谱为1条条带的菌株占测试菌株的45.16%;同一地区、同一鸡场菌株的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不同地区菌株的质粒图谱不同,但它们之间会有相同或相近的少量流行质粒存在。质粒转化结果表明:同一质粒可编码1个至数个抗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或不同的抗性基因,证明了质粒可以传递多种耐药性,细菌的抗药性与抗药性质粒的转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