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苹果主产区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苯并咪唑类、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和咪唑类杀菌剂敏感性的现状,旨为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以及为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抗药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于我国苹果主产区的117个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并对随机抽测的28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17个供试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为100%,均为高水平抗性菌株(HR)。随机抽测24个菌株的β-tubulin基因,其中23个菌株的β-tubulin蛋白第198位氨基酸从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另外1个菌株ZG4-7的第200位氨基酸从苯丙氨酸(Phe)突变成酪氨酸(Tyr)。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ρ,后同)为0~0.843 0 mg·L~(-1),平均EC_(50)值为0.155 5 mg·L~(-1),75.21%的菌株对戊唑醇表现出低水平抗药性,设置质量浓度为5 mg·L~(-1)时,对供试群体的平均抑制率为92.72%。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供试群体对咪鲜胺的敏感性较强,平均EC_(50)值为0.011 9 mg·L~(-1),设置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咪鲜胺对供试群体的平均抑制率为95.02%。【结论】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表现出高抗性;对DMIs类杀菌剂戊唑醇表现出低水平抗性,但已产生高水平抗性菌株;对咪唑类药剂咪鲜胺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不同生长时期施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450 m L/hm~2,考察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破口始穗期、抽穗50%时、齐穗期分别施药1次,防效分别为7.51%、16.47%、38.07%,效果较差;在抽穗50%+齐穗后7 d各施药1次、齐穗期+齐穗后7 d各施药1次,防效分别达80.20%、80.32%,防效良好,可以作为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适用技术而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验证用30%戊唑醇悬浮剂与35%吡虫啉悬浮剂拌种,对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地点汝南县韩庄乡赵瓦房农场三、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块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土质是黄棕壤土,PH值7.1,常年种植禾谷类作物,病虫害普遍发生,这次试验作物是冬小麦,品种是豫麦70-36四、试验药剂1.30%戊唑醇悬浮剂2.35%吡虫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目的明确45%戊唑醇·咪鲜胺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叶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兼治效果,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增产作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试验地选择试验地位于西平县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二郎镇张尧村农民张四新承包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质地为砂浆黑土,肥力均匀一致,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摘S要:为明确2009年和2018年采集的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变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每个年份采集的5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09年采集的50株菌株EC50平均值为 (0.6813±0.5549)mg/L,2018年采集的50株菌株EC50平均值为(1.2864±0.9466)mg/L。随着时间的变化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开始降低,部分菌株产生了2~5倍的低水平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27%噻呋?戊唑醇SC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6天施药,隔7天再用药一次,667㎡每次用27%噻呋?戊唑醇SC25-30 ml,对水稻稻曲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达89.1%-92.7%,优于噻呋酰胺和戊唑醇(常量)单用,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在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问题,以金银花为试验对象,选用广谱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采用常量、倍量、二次和三次灌根处理,对最终的残留含量进行分析。头茬花各处理中苯醚甲环唑均未检出,而二茬花中戊唑醇的残留量为0.14~0.22 mg/kg,存在残留超标风险。建议使用1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灌根处理,防治金银花土传病害,灌根2~3次,安全间隔期15天。  相似文献   
9.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瘟病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300g于稻瘟病发生初期对水750kg喷雾。  相似文献   
10.
田间测定2%戊唑醇湿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400~600g拌种100kg种子,防治效果达80.8%~90.4%,增产7.0%~10.1%,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