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4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林业   2640篇
农学   1471篇
基础科学   893篇
  1712篇
综合类   11137篇
农作物   1282篇
水产渔业   548篇
畜牧兽医   4872篇
园艺   1196篇
植物保护   1135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14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1026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1086篇
  2015年   1041篇
  2014年   1304篇
  2013年   1321篇
  2012年   1679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714篇
  2009年   1737篇
  2008年   1551篇
  2007年   1493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159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讨3-甲基-4-硝基酚(PNMC)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立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染毒组采用皮下注射的途径分别给予每天剂量为1 mg/kg体重、10mg/kg体重和100 mg/kg体重的PNMC,连续5 d。对照组采用同样的途径给予溶剂(PBS+0.05%tween80),最后一次染毒后第24小时剖检取材。称量体重和器官重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等抗氧化指标的含量。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体重和日增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剂量组大鼠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 mg/kg体重组大鼠肌酐浓度显著升高,所有染毒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均显著下降,10 mg/mg体重染毒组大鼠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NMC染毒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伴有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提示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导致过多的过氧化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对大鼠肾脏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92.
肺炎克雷伯氏菌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16-23SrR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诊疑似仔猪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感染,并研究其病原的致病性、耐药性、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特征,本研究从云南因肺炎、腹泻而大量死亡的仔猪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粗杆菌,命名为KP14013,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rRNA鉴定,研究其对小白鼠和仔猪的致病性,并对其16-23SrRNA ITS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KP14013分离株生化特征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相符,其16SrRNA与GenBank中2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的同源性均为99%,将KP14013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P14013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3×101.8 CFU,腹腔注射3×108 CFU可使仔猪100%致死。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KP14013与GenBank中收录的1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形成进化树的一个分支,属于同一个亚群,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99.2%。本研究证实了肺炎克雷伯氏菌是该起仔猪腹泻大量死亡的病原;KP14013分离株为毒力极强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16-23SrRNA ITS与GenBank中收录的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核苷酸存在差异,可用于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株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993.
为了优选锥栗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试验因素,以锥栗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对锥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锥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超声提取20min,固液比为24,提取温度为50℃。按此工艺提取,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0685%;且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4.
林芝凤仙花是中国西藏特有植物,可作为地区特色观赏植物进行开发.为寻找一种高效的人工培育技术,本试验在保护地条件下,以一年生林芝凤仙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A(α-萘乙酸)对林芝凤仙花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林芝凤仙花是扦插易生根类型植物,能在节部和节间生根,但以节部生根为主.(2)林芝凤仙花插穗的取...  相似文献   
995.
为使伺服压力机具有良好的拉深性能,需要对其轨迹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六连杆大型伺服压力机,构建一种主传动机构轨迹规划方法。基于库伦-粘性摩擦模型,建立主传动机构的高精度动力学模型。考虑冲压过程中的工艺约束和要求,提出基于复合三角函数的伺服电机加减速控制的改进模型。针对主传动机构的能耗和效率进行分析,以滑块运动的周期能耗和生产节拍为优化指标,通过线性加权的方式构造多目标优化函数,引入机械手送料时间、滑块最大速度、主动件角速度、伺服电机动态限和热极限等约束,采用遗传算法完成了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显示:优化后,伺服压力机主传动机构在一个周期的能效提升4.54%,生产节拍时间减小3.23%,实现了良好的拉深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996.
硬度是确定猕猴桃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贮藏周期与销售节点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现阶段缺乏使用简易、成本低且精度高的猕猴桃无损硬度检测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触觉与深度学习的猕猴桃硬度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柔性触觉传感层与猕猴桃接触时的形变,获取猕猴桃的动态触觉信息,并据此推断其硬度。以树莓派开发板为机电控制平台,制作了猕猴桃视触觉序列图像采集装置,并对装置按压猕猴桃间隔3h后接触面果肉与非接触面果肉的CIELAB颜色分量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随后采集了猕猴桃视触觉序列图像数据集600组,分别搭建了CNN网络、CNN-LSTM迁移学习网络、CNN-LSTM联合学习网络对视触觉序列图像进行分析及硬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果肉与非接触面果肉颜色L*、a*、b*三通道分量下平均值无显著差异;深度学习模型LSTM引入长时和短时信息可以动态关联CNN提取的单帧图像特征,从而有效推断猕猴桃硬度,其中CNN-LSTM联合学习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其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分别为 1.611N、1.360N、0.856,优于现阶段光谱技术检测猕猴桃硬度的结果,随后将模型嵌入树莓派中制作了猕猴桃硬度自动检测装置,可实现短时间内猕猴桃硬度的较为准确检测。因此,结合视触觉传感方法与联合学习模型可以实现对单个猕猴桃硬度的准确无损测量。  相似文献   
997.
β-胡萝卜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而动物无法自身合成,需要通过日粮摄入来补充体内需求.由于β-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通过转化为维生素A(VA)发挥功能,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提高动物繁殖性能等多种功能,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畜牧领域.β-胡萝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奶牛生产中,不仅对奶牛生长、生产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富集β-胡萝卜...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式对罗非鱼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经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热泵干燥(UAPOHPD)、热泵干燥(HPD)、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真空冷冻-热泵联合干燥(UAPOVFHPCD)和真空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999.
李为  贾丽萍  余龙江  朱敏  周蓬蓬 《土壤》2007,39(3):453-459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筛选自西南岩溶区的典型细菌、真菌、放线菌对石灰岩的溶蚀动态及作用效果,并研究了这3种类群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CA)对土壤-灰岩系统Ca、Mg、Zn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实验所用的典型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对石灰岩有较强的溶蚀作用,但是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对石灰岩的溶蚀效果不同,溶蚀后石灰岩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同,其中,真菌的溶蚀效果最显著,放线菌和细菌次之;②典型细菌、真菌、放线菌对不同元素迁移的影响不同,对于Zn2 、Ca2 的迁移影响而言,真菌>放线菌>细菌>无菌对照组;对于Mg2 的迁移影响而言,细菌>真菌>放线菌>无菌对照组;③一定范围内温度增加对Ca、Mg、Zn3种元素的迁移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④土柱淋出液中CA平均活性与Ca、Mg、Zn3种元素的总淋失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A对这3种元素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因不同元素而异。本研究结果对于评价不同类群微生物在生物岩溶及岩溶系统元素迁移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张桂荣  李敏 《土壤》2007,39(5):806-81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牧草的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覆盖、刈割压埋、畜肥还园3种利用方式均能较清耕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密度,稳恒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发现,除全P与纤维分解菌、纤维分解酶、多酚氧化酶为负相关外,其余养分与生物因子间均呈正相关,且多数养分与生物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经通径分析发现,脲酶、硅酸盐细菌、纤维分解酶是促进有机质积存的主要生物因素,蔗糖酶是影响N、P、K速效养分的最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分解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积存和N、P、K速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