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9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8篇
  27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7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以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风景资源和现状建设情况,指出了当前其存在的问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森林公园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明确森林公园作为科学基地、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自然教育平台、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及在生态功能、产业发展、旅游特色三方面的定位,将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分区,并有针对性地对景区景点进行了规划。总结了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的3个特点:(1)以保护为前提,平衡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方因素;(2)通过规划联系割裂的东西片区;(3)联动周边景区形成互补发展的格局。同时,为日后编制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出了2点建议:(1)强化红线底线思维,注重与自然公园相关政策、规范的协调与衔接;(2)做好现状用地情况调查,合理规划和布局建设项目,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闽江水库大多数库湾在蓄水前未进行网基清整,地形地貌较复杂的情况,采用机船拖动带齿铁滚筒,对水下网基进行反复拖滚“扫床”,从而把硬挺的小型竹,木丛耙松,压伏倒地,使其失去撑阻拦网的能力,以保拦网底纲下沉贴底;在设计敷网时,把传统的1m宽的距形敷网改为5m宽的“宽幅扇形裙子式”敷网,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敷网的敷盖性能,提高了防潜逃效果,在安装拦网时,采用抛墩定位法,以确保拦网位置与原设计的拦断面网  相似文献   
993.
为探求浙江乐清湾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于2018—2019年在乐清湾及邻近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该海域鱼类与水温、盐度及水深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乐清湾共有鱼类50种,隶属于2纲11目23科35属,其中暖温性种类34种,占68.0%,暖水性鱼类16种,占32.0%;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鮻(Liza haematocheila)为该海域的优势种;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2.37;龙头鱼、刀鲚等沿岸性鱼类,其分布受盐度影响较大,尖嘴魟(Dasyatis zugei)、中国魟(Dasyatis sinensis)等对环境选择无明显偏好;影响乐清湾鱼类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盐度,其次为温度,水深对分布影响相对较小,这些环境因素综合解释了此区域鱼类群落结构57.10%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994.
探讨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从而保护流域水质安全。基于深圳河湾流域2020年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数据,选取子流域尺度与河岸带8个缓冲区尺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与冗余分析的方法,定量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雨季时期和非雨季时期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圳河湾流域非雨季时期水质优于雨季时期,河流下游和河流出口处水质污染更为严重;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类型以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建设面积占比、林地面积占比、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平均最近邻体距离(ENN_MN)、蔓延度指数(CONTAG)、聚合度指数(AI)与水质变化呈显著相关;雨季时期的300 m河岸带缓冲区尺度下景观指标对水质的影响最为显著,林地是主要的显著解释变量。深圳河湾流域水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除林地面积占比的增加可以改善水质外,建设面积占比、ED、PD的增加均会导致水质下降;改善流域水质时需重视300 m河岸带缓冲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995.
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8月,对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进行了观测,以期为我国大叶藻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4月初,大叶藻花枝明显可见,至5月上旬,柱头直立、花药开裂,花期开始,此时水温为14.8℃。第一个可见果实发现于6月上旬,果实成熟及种子的散落始于7月初,此时水温升至21.4℃。至8月初,水温为21.8℃时,花枝基本不可见,此时种子散落结束。花枝的各分枝向心发育,各分枝上的佛焰苞向顶成熟,花期最初和最后阶段分出的佛焰苞着生较少的子房数,结实率相对较低。花枝密度为114颗/m2,每枝结实67.0个,潜在种子产量为7638个/m2。  相似文献   
996.
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随温度下降海鞘类逐渐消退,贻贝等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97.
荔枝湾涌景观改造的成功影响深远。文章在梳理西关文化形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景观改造中的应用,得出名城环境改造必须遵循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和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殖和水动力学条件密切相关;TOC、T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呈相似性,数值上总体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不大,在贝藻、鱼贝和贝类养殖区域出现较高值;而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有较大差异。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T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 P<0.001),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TOC和TN具有同源性。根据对δ13C和C/N的综合分析表明,贝类生物沉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土壤有机质是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采用三元混合模型估算得到贝类生物沉积贡献率为67.52%,土壤有机质贡献率为26.47%,海带贡献率为5.97%。研究表明,海洋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碳埋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采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生态系能流分析模式,估算同安湾贝类生态容量,并通过对潮间带非养殖区和浅海底栖动物及吊养区滤食性附着动物的现存量调查,估着养殖容量,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主要品种的适养面积。估算结果:贝贝类养殖容量为45546t(带壳鲜重),适养面积3027hm^2,其中石蛎2280hm^2,缢蛏95hm^2,菲律宾蛤仔120hm^2,翡翠贻贝25hm^2。分析1994年以来实际养殖贝类病害不断,单产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超容量养殖所至。建议参照估算的适养面积进行养殖规划,并合理安排布局,适当间养藻类,防止因海域富营养化而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引起1例就诊宠物猫腹泻病原,揭示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本研究采集腹泻病猫肛门拭子,通过细菌分离培养、PCR扩增、MLST分型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进一步开展生长曲线测定、生化特性鉴定、运动性试验、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特点。结果显示,引起该宠物猫腹泻病原为长湾泥沙门菌,命名为SJ201201,ST型为ST3918,血清型为17:a, 1,5:-,生长趋势与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无显著性差异,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细菌典型反应特征,在半固体琼脂中的运动性与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长湾泥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后,109,108 CFU/只感染剂量在感染后24 h内小鼠全部死亡,107 CFU/只感染剂量死亡率为80%,106 CFU/只感染剂量死亡率为20%,发病死亡小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眼角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结果表明,长湾泥沙门菌SJ201201具有沙门菌属一般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