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88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林业   777篇
农学   1373篇
基础科学   878篇
  583篇
综合类   13126篇
农作物   966篇
水产渔业   1090篇
畜牧兽医   3848篇
园艺   3511篇
植物保护   100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860篇
  2014年   1682篇
  2013年   1642篇
  2012年   2075篇
  2011年   2017篇
  2010年   1963篇
  2009年   1918篇
  2008年   1898篇
  2007年   1724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268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600倍液、4.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00倍液、5%虱螨脲悬浮剂165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1600倍液、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400倍液对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玉米生产中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2.
建立油用牡丹根部HPLC指纹图谱,为贵州引种油用牡丹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12个油用牡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丹皮酚含量。液相条件为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聚类分析,得到了12个油用牡丹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显示,山东菏泽、河南洛阳、贵州沿河、贵州思南的油用牡丹样品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与专属性较强,11个共有峰稳定性良好;除G9外,其余样品间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产地油用牡丹样品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基本一致。12个油用牡丹样品丹皮酚含量均在0.29 mg·g-1以上,其中河南洛阳丹凤(G6)、河南洛阳紫斑(G4)、山东菏泽紫斑(G3)丹皮酚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399 mg·g-1、0.398 mg·g-1和0.397 mg·g-1。贵州沿河、思南引种的油用牡丹凤丹和紫斑生长良好,但丹皮酚含量与引种地油用牡丹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性好,为贵州其他地区油用牡丹引种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进一步评价贵州遵义引种栽培栝楼籽的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中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外标一点法计算它们的含量。结果表明,引种栝楼籽13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原产地栝楼籽,丙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的含量低于原产地栝楼籽。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16种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基本一致,表明源于浙江绍兴的越蒌2号栝楼籽在贵州遵义地区进行引种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发现,抽检的浙贝母鲜样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但抽检干样的合格率只有50%。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提高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5.
陈国  许秀琴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145-2147
选择乙腈-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体积比9∶1)作为提取液,针对禽肉中的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美金刚、阿昔洛韦、咪喹莫特、吗啉胍、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残留,建立起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线性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对各供试药物的检出限低(2.5×10-4~1.5×10-3 mg·kg-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79%~107%,准确度高,可用于禽肉中抗病毒药物的多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6.
又是一度春归来,大地回暖北风清。3月5日上午,二九一农场种粮大户李红军线上学习了水稻"插前寄秧"技术。他高兴地说:"水稻插秧前4-5天就可以把秧苗寄养到本田中,这个技术好,能防止出现超龄秧、徒长秧,插秧后缓苗快,减少本田补苗用工量,还能减少人工集中作业,解决疫情造成雇工难、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红兴隆分公司(管理局)坚持防疫和备耕两手抓,以改革为动力、以粮食安全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力建设优质农产品大基地,大力培育农业经济增长点,全面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建立全麦粉标记物烷基间苯二酚(ARs)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对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进行分析,实现全麦粉真伪品质评价。【方法】 探究高效液相条件,建立ARs同系物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C17:0)、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C19:0)、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C21:0)、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C23:0)和5-二十五烷基间苯二酚(C25:0)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以国内外全麦粉、小麦粉及小麦麸皮等共47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ARs同系物的含量,分析其ARs同系物组成,并进行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选用ZORBAX SB-C18(150 mm×4.6 mm,5 μm,Agilent)色谱柱,流动相选用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0.5 mL·min-1、进样量20 μL条件下,可在35 min内有效分离5种ARs同系物,各个同系物的色谱峰峰形对称,分离度好。经方法学评价,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6—0.19 μg·mL -1,回收率为81.16%—112.92%,精密度标准偏差为0.02%—4.02%,可作为ARs同系物的测定方法。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可知不同检测样品中ARs同系物组成及总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麦粉样品ARs同系物组成中C21:0最多,占33%—61%;C19:0次之,占12%—44%;C17:0、C23:0和C25:0的含量占比较小。美国、加拿大全麦粉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和含量相近,国外全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含量高于国内全麦粉。国内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比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高,但个别小麦粉除外。小麦麸皮F1中ARs同系物组成和总含量显著高于全麦粉和小麦粉,其ARs总含量高达1 795.78 μg·g-1,与其他样品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主成分分析得出,麦粉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指标为ARs同系物组成含量,作为第1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8.40%。小麦麸皮与其他麦粉样品的相对分散最远,中国小麦粉的分散度最大。美国全麦粉和加拿大全麦粉几乎重叠,而中国全麦粉和部分小麦粉与美国、加拿大全麦粉部分交叉。【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液相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全麦粉中ARs同系物进行定量,适用于麦类全谷物产品中ARs同系物含量的测定。同时,通过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优于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  相似文献   
98.
99.
作为污染区替代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了解桑树在重金属胁迫下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解释其生理学现象。本文以MnMTP1为目的基因,选取镉(Cd)吸收有明显差异的2个桑品种‘仙眠早’、‘浙葫芦桑’为试验材料,RT-PCR分析MnMTP1在2个桑品种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nMTP1具有CDF家族的典型结构,与其他物种的MTPs同源性为63-69%;RT-PCR结果分析表明,MnMTP1基因在桑树根中的表达量在添Cd前后出现了明显变化,水培添Cd后,MnMT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仙眠早’中显著上调而在‘浙葫芦桑’中显著下调,与2个桑品种整株Cd含量的差异表现一致。试验证明,在受到Cd胁迫后,MnMT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桑树吸Cd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海拔、移栽期、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省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烟叶生长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发病率上升、产质量下降、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下降;在6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农艺性状变化不显著,发病率变化不明显,产值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在福建省2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提前移栽(1月10日)、初花打顶(10%中心花开发);而在福建省6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中期移栽(2月4日)、盛花打顶(40%中心花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