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68篇
  37篇
综合类   33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31.
本文研究了高Zeta势下平行微管道中两层磁流体电渗流动及传热特性。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给出电势分布,计算相应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及熵产。其次,分析了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熵产随磁场Hartman数、两层流体的介电常数比、流体粘性比和界面电势差的变化趋势。最后,比较了低Zeta势和高Zeta势下两层流体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熵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Zeta势的增加,两层流体的速度、温度和熵产都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32.
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C58C1诱导烟草Va116产生毛状根,建立烟草Va116毛状根-柯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koskei)双重培养体系;分析不同消毒方法、培养基pH、激素对柯氏无梗囊霉萌发的影响,筛选柯氏无梗囊霉与烟草Va116毛状根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C58C1菌液在600nm处的吸光值为0.6~0.8、侵染时间为8~10 min,通过抑菌、除菌培养,获得烟草Va116毛状根,诱导率为53.33%。柯氏无梗囊霉孢子在体积分数75%酒精中消毒1 min, A液(质量浓度20 g/L的氯胺(T)、每0.1 L加2滴吐温20)消毒10 min,转入B液(质量浓度200 mg/L的硫酸链霉素+质量浓度100 mg/L的硫酸庆大霉素)消毒10 min,萌发率最高(为48.33%)、污染率最低(为6.67%);柯氏无梗囊霉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萌发,最佳pH为6.0;在独脚金内酯(GR24)质量浓度450 pg/L、精胺(SPM)质量浓度40 mg/L时,柯氏无梗囊霉孢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分别为61.67%、...  相似文献   
833.
林业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的重要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虽然林业技术在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供需双重不足的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讨论林业供需双重不足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供需不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34.
稳住农村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本文以中国2005—2020年2 49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评估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并且在东部地区、市辖区和县级市该效应更明显,但是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在作用机制上,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渠道主要是通过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转型,从而促进农民经营增收和非农就业;并且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该效应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检验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乡村旅游的农民增收效应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35.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且敏感性高的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和hyaD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检测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8℃,最佳混合引物浓度为0.8μmol/L。该方法特异性强,对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kmt1和hyaD基因双阳性,对兔源D型和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kmt1基因单阳性,对兔源其它细菌性病原和阴性对照则均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高,对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和hyaD基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103拷贝/μL和1×104拷贝/μL。该方法重复性好,且与已报道的多重PCR方法的符合率高达96.12%。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重复性好、准确性高,为该病原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6.
哺乳动物的后代性别选择往往引起社会的关注。在畜牧业养殖生产中,公母畜个体在生长速度及生产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往往希望后代是雌性,以满足经济要求,因此早期性别鉴定技术十分关键。有性精液技术在后代性别选择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但目前对含X、Y精子的鉴定方法尚不十分准确。为快速鉴别猪的性别,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准确、简便的猪DNA样品双重PCR性别鉴定的方法。首先从NCBI获得了猪X性染色体特异性遗传基因A激酶锚定蛋白4(AKAP4)和Y染色体特异性遗传基因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序列,设计双重PCR引物,测试引物的特异性扩增产物;之后对双重PCR扩增条件进行升级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反应的灵敏度;最后对20个猪DNA样品进行了盲检,性别鉴定结果均正确,准确率高、灵敏度高。实验获得的双重PCR方法为今后猪生产中性别鉴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37.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现场筛查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缺失株的方法,以便鉴别我国复杂的ASFV感染情况。通过分析国内ASFV流行态势,选择MGF-505R基因及B646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exo探针,对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并进行临床应用。利用双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检测ASFV MGF-505R及B646L基因,结果显示:检测时间在15 min内,最低检测限均为10 copies/反应,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均无交叉反应;利用所建立方法对26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推荐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建立的ASFV MGF-505R基因缺失株的荧光RPA检测方法适配可移动式荧光RPA检测仪,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适用于ASFV现场快速临床检测,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一种新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838.
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炭疽(anthrax)是严重危害人类和家畜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为了提高出入境口岸对不明粉未快件样品的查验效率,防范通过包裹夹带生化武器,本研究使用Taq Man探针技术,建立了针对炭疽杆菌两种毒力质粒pOX1和pOX2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炭疽杆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只特异性检出炭疽杆菌pOX1和pOX2,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9种对照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与单重荧光PCR方法相近,最低检测限可达10 copies/μL;稳定性好,反应体系低温保存2、4、6、8个月后,检测阳性质粒的Ct值和峰值相差不大。应用该方法检测600份猪牛羊组织样本,均未检出炭疽杆菌阳性核酸。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炭疽杆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39.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估计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牲畜规模为中介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导致草地NPP(net primary product)降低了2.28%,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牲畜总规模和舍饲规模在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的作用机制中都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牲畜总规模的增加抑制了草原植被的恢复,但通过舍饲规模的增加能够促进草原植被的恢复,舍饲饲养模式是更符合草原生态保护要求的路径。因此,提出加强对偷牧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优化牲畜饲养技术,加大对舍饲饲养方式的奖补力度和方式,提高人工草场的建设数量和质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40.
为建立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m kmt1基因和RHDV VP6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PCR分别扩增Pm kmt1基因和RHDV VP60基因保守区域,构建重组质粒p MD-Pm和p MD-RHDV,并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后作为重组质粒标准品。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了检测Pm和RHDV的双重PCR方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9℃,扩增kmt1和VP60基因的最优引物浓度均为0.5μL (10μmol/L)。对Pm和RHDV及其他病原包括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20种相关病原的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Pm和RHDV有特异性扩增条带外,其余相关病原均无扩增条带,特异性较强。将两种重组质粒标准品分别10倍倍比稀释并等体积混合后作为模板,经该双重PCR方法扩增。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 MD-Pm的检测限为17.9拷贝/μL,对p MD-RHDV的检测限为1 26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对两种病原的DNA和cDNA混合物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均一致,重复性较好。对100份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