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探索了以酚醛环氧树脂-二元胺聚合物为壁材制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CS)的可行性,明确了酚醛环氧树脂用量及乳化剪切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基础物化特性以及药剂释放性能和应用效果的影响。利用油溶性单体酚醛环氧树脂与水溶性单体丙二胺,在油-水界面上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制备得到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囊壁结构;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微囊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性能;经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最后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该载药微囊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所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为规则的球形,囊壁表面光滑无孔洞且伴有少量褶皱。随酚醛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微囊平均粒径增大,载药量下降,释放速率降低,而包封率变化不大。随乳化剪切转速增加,平均粒径下降,释放速率加快。采用优化条件制备所得微囊的平均粒径为21.33 μm,包封率为91.04%,载药量为43.97%。其释放动力学表现为:0~15 min内为快速释放阶段,累计释放量达到78.01%;15~240 min为缓慢释放阶段,在240 min时累积释放量达97.04%。4种不同粒径(2.78、5.19、11.86和23.15 μm)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和同剂量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微囊粒径的减小,其毒力逐渐增大(LC50值分别为16.44、23.33、29.36和37.57 mg/L),但不同粒径微囊处理组毒力均略低于乳油(LC50值为10.41 mg/L)。研究表明,可采用酚醛环氧树脂-二元胺聚合物为壁材制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速效性好且活性易调控,在农药微囊剂制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目的】番茄叶霉病是危害温室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其致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亟待开发高效替代药剂。研究旨在探索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明确咯菌腈在田间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山东济南、泰安、聊城、潍坊、莱芜、淄博6个蔬菜产区采集感叶霉病的番茄叶片,经分离纯化后,培养得到126株番茄叶霉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咯菌腈对3株代表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地区的126株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并建立敏感性基线。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价咯菌腈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结果】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菌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值分别为0.30和0.80 μg·mL-1,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50值均>100 μg·mL-1。不同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群体间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潍坊地区叶霉菌株对咯菌腈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43 μg·mL-1;淄博地区叶霉菌株敏感性相对较低,平均EC50值为0.79 μg·mL-1。泰安、济南、聊城、莱芜地区的叶霉菌株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平均EC50值分别为0.65、0.75、0.71、0.58 μg·mL-1。咯菌腈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16-1.69 μg·mL-1,平均值为0.64 μg·mL-1,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可作为番茄叶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基线。2016-2017年田间试验表明,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咯菌腈在60.75 g a.i./hm2剂量下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2.21%-75.02%和61.94%-70.65%,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0 g a.i./hm2、代森锰锌700 g a.i./hm2和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与氟吡菌酰胺150 g a.i./hm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咯菌腈有效成分为40.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的保护和治疗防治效果。2017年咯菌腈有效成分为20.25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700 g a.i./hm2和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的保护作用均高于治疗作用。【结论】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孢子萌发基本无抑制作用,山东省6个蔬菜产区番茄叶霉病菌对咯菌腈相对比较敏感。该药剂在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QoIs和DMIs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性,在山东省黄瓜主产区采集黄瓜白粉病菌菌株,测定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的黄瓜白粉病菌对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在泰安岱岳区进行3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除氟硅唑以外,城阳黄瓜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 2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最低;淄川黄瓜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对4种药剂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7.29,19.66,27.40,250.00倍。与2011年相比,2013年和2017年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对泰安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均不同程度降低。泰安地区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3年除吡唑醚菌酯外2类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017年几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和己唑醇的防效下降尤为明显。综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两类杀菌剂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泰安岱岳区黄瓜白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84.
几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核盘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从染病黄瓜植株上分离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对菌丝形态、生物量、菌核形成及萌发和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高,EC50值为3.92 μg/mL,与杀菌剂乙霉威毒力相当;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菌丝粗壮且呈念珠状;随药剂浓度的增大,菌丝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加,菌丝生物量降低率可达90%以上;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菌核的数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所减少,但质量略有增加,而腐霉利处理菌核数量无明显变化,但质量明显减少;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 000 μg/mL浓度下均不能完全抑制菌核萌发,而对照药剂腐霉利和嘧霉胺在200 μg/mL即可完全抑制菌核萌发。  相似文献   
85.
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和C8-10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毒理效应,运用电子显微镜、氧电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定了1227、C8-10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细胞壁结构、呼吸作用和三种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并在番茄叶片活体上接种经药剂处理的番茄灰霉病菌,观察药剂对其侵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μg/mL处理可使分生孢子芽管变短变粗、基部明显膨大,显著抑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并可显著影响番茄灰霉病菌在番茄活体叶片上的侵染活性;40μg/mL处理可导致菌体细胞壁表面出现多处破损、细胞内含物聚集等现象;100μg/mL处理显著抑制分生孢子的呼吸作用;250μg/mL和1 000μg/mL处理对病原菌菌丝呼吸产生破坏作用.说明两种季铵盐杀菌剂高剂量能够破坏菌体细胞壁结构,导致番茄灰霉病菌呼吸完全停止和死亡,而低剂量可以抑制细胞胞壁降解酶的活性,降低其致病力.  相似文献   
86.
印楝素和苦楝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juss)系楝科楝属乔木,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从印楝植株中发现了以印楝素(Azadirachtin)为主的80余种活性物质,可防治10目400余种农林、仓库和卫生害虫,是理想的生物杀虫剂。其杀真菌活性的研究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选用4种植物病原菌,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并与另一种  相似文献   
87.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卡尔逊发表一部引起世界震惊的作品——《寂静的春天),书中列举了20世纪中叶农业现代化生产使得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土地,有害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大量富集,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导致食品污染,最终损害人类健康的事例。而且指明这种危害具有隐藏性、累积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书中还说,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少和消灭有害物质的传播,春天里人们将听不到小鸟的呜叫。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黄瓜炭疽病菌(GloeosporiumorbiculareArs)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孢子萌发方法对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建立了一套测定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对杀菌剂敏感性的简易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培养的分生孢子,均以使用玻片水琼胶表面萌发法的萌发效果最好,且以PDA培养基培养的分生孢子在玻片水琼胶表面萌发率最高、最稳定。此外使用该方法测定了黄瓜炭疽病菌对福美双、百菌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9.
戊唑醇、丙环唑和三唑酮的GC和HPLC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2种方法分别对戊唑醇、丙环唑和三唑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中都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色谱柱都采用3%OV-101chromosorbAWDMCS150 ̄177μm1m×3mm玻璃柱,柱温为200~205℃,汽化温度和检测温度均为230℃,戊唑醇、丙环唑和三唑酮的回收率分别为99.1%~100.3%,98.5%~99.8%和99.3% ̄100.7%;方法变异系数分别为0.34%,0.51%和0.37%。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使用Nova-PaKC182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戊唑醇、丙环唑和三唑酮的回收率分别为99.1%~100.7%,98.9% ̄99.6%和99.9%~101.2%;方法变异系数分别为0.74%,0.43%和0.58%。  相似文献   
90.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以幼虫蛀食韭菜根茎造成危害,为使毒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幼虫受药方式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建立了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分属三个类别的4种杀虫剂即毒死蜱、辛硫磷、丙硫克百威、吡虫啉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以辛硫磷为标准药剂,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10.36、2.61和2.30。田间达到50%防效所需药剂浓度以辛硫磷为最高,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对辛硫磷的防效比值分别为9.58、1.88和2.05。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得的药剂毒力高低排序及相对毒力倍数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与常规的单一触杀法比较,该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并且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相关性高。同时讨论了不同操作方法对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