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国内外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多数是基于无乳链球菌rRNA操纵元件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而建立的方法.以表面免疫相关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基因为检测序列的PCR方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2.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分子基础,作者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针对VP2上2个重要的氨基酸位点(222和279),修饰和拯救了相应的2株突变病毒,并研究了突变病毒在体内外的生物学特性.复制动力学数据显示,VP2的222位由酪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可将IB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复制滴度提高6倍以上,而279位氨基酸对病毒复制效率无显著影响.SPF鸡的感染试验显示,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的致病力没有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了VP2 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IBDV的基因功能,也将为新型IBDV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4.
17β-雌二醇诱导施氏鲟全雌化后在鱼体内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性别可以用类固醇加以控制,其中最常用的雌激素是17β雌二醇和雌酮[1]。给性别尚未分化的雌雄异体的幼苗注射外源类固醇激素可使其向预期的性别发育。此法已经在虹鳟、大西洋鲑和罗非鱼等多种鱼类取得成功。目前,人们认为采用性类固醇激素诱导生产单性鱼作为商品出售可能  相似文献   
85.
野生鸟类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自由飞翔野生鸟类的一些影响较大疾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对我国的野生鸟类疾病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丹顶鹤马立克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1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8只2月龄丹顶鹤幼鹤突然发病,兽医人员立即将其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87.
天津某县外贸饲养场从1989年8月初开始,水貂出现持续性的发病死亡,共死亡水貂500多只,经济损失惨重。发病期间我们对该场水貂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发病情况及水貂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分析,初步诊断认为,水貂持续性发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喂生豆粕所致。通过改变饲料调制方法,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和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人工养殖条件下,疾病是影响仔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熊类养殖场发生一例棕熊幼仔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发生经过及症状观察 1991年2月末,该场一头41日龄棕熊幼仔时常被哺乳母熊衔咬,在舍内不停走动。不见母熊给亲仔哺乳及正常护理。仔熊轻微低叫。饲养人员接近仔熊时,母熊也不躲藏。经一日余,见仔熊精神沉郁,喜爬卧,呼吸增快,心悸,鼻孔内有少量浆液性鼻汁流出,4日后死亡。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