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篇
  33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为了解决现阶段水稻发育期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工观测的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Rectified Adam(RAdam)优化器的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方法,开展水稻关键生育期的自动识别。连续2a对12块试验田的水稻物候特征进行持续自动拍摄,对采集的水稻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水稻各发育期分类图像数据集;采用ExG因子和大津法(Otsu)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稻图像分割,减小稻田背景干扰;对比分析了VGG16、VGG19、ResNet50和Inception v3四种模型下水稻生育期图像分级识别的性能,选取性能较优网络模型并进行了网络参数调优;对比试验了不同优化器下模型准确率和损失值的变化,选取了RAdam优化器。结果表明,采取基于RAdam优化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在真实场景下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7.33%,网络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为水稻生育期自动化观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豚鼠试验及在其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对豚鼠的毒力以及在豚鼠组织器官的分布,作者采用改进的寇氏法测定了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对豚鼠的LD50,以1 LD50剂量经鼻腔、气管、肺、腹腔、肌肉和皮下接种感染豚鼠,比较不同途径感染H.parasuis对豚鼠致病性的差异;以1 LD50剂量气管接种豚鼠,接种后在不同时间取豚鼠的脑、心、肝、肺、脾和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parasuis在豚鼠上述组织的分布.结果显示该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的LD50为1.33×109 CFU,LD50的95%可信限范围为1.35×109~1.30×109 CFU;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腹腔3个接种途径试验组豚鼠出现了4/8、2/8和5/8的死亡;在气管感染豚鼠6 h后,首先在肺脏组织呈现阳性结果,在感染8 h后,上述组织中都出现了阳性结果.结果表明气管、肺、腹腔和肌肉4个途径都可以使H.parasuis对豚鼠致病,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细菌分离结果表明H.parasuis感染后能侵染肺、心、肝、脾和肾组织,并能突破血一脑屏障而侵染脑组织.  相似文献   
83.
猪链球菌耐药性产生对其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猪链球菌2型菌株耐药性产生对其毒力的影响,作者采用次抑菌浓度的青霉素和红霉素诱导猪链球菌2型临床分离敏感株HA9801成为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株,并对亲本株与诱导耐药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溶血环、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蛋白因子(EF)和荚膜多糖(CPS)及对小鼠的组织损伤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次抑菌浓度的红霉素和青霉素可以诱导耐药性的产生,但耐药株与亲本株比较,溶血性、LD50、MRP、CPS、EF及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均与亲本株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链球菌2型HA9801株在获得耐药性的同时,仍能保持与亲本株相似的毒力,其毒力不会因耐药性的获得而降低。  相似文献   
84.
崔乘幸  任锋利  谢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15-6115,6144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的72 hEC50为798.28 mg/kg;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花椒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一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对3个品种的花椒进行了电解质外渗率测定,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确定半致死温度在-20.20~17.07℃之间,并且抗寒性顺序从小到大依次为油椒、秦安一号、大红袍;相关系数介于0.9541~0.9902之间,表明不同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的电解质外渗率遵循Logistic方程的变化规律,且与半致死温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6.
氟化钠对雏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氟对禽类的毒性影响,选用1日龄罗曼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经饮水添加不同量的氟化钠,1次性灌喂,观察7d内动物中毒死亡情况,计算LD50等指标。结果: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960.48mg/kg,594.72~1326.24mg/kg。结论:鸡对氟的耐受量较大,禽产品中氟残留量不容忽视,它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人参炭疽病,给人参生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本文选取分离自我国吉林省栽培人参上的两种炭疽菌人参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和线列炭疽菌(C. lineola),通过平板培养,测定了它们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种炭疽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 ℃,最适生长pH值均为7,光暗交替有利于两种菌的菌丝生长。其中,人参生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V8汁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硝酸钾;线列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硝酸铵;两种炭疽菌对13种药剂敏感,咯菌睛、戊唑醇、抑霉唑、多菌灵、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甲基硫菌灵8种药剂对两种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均小于5.0 μg·mL-1。咯菌睛、戊唑醇、抑霉唑、多菌灵、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甲基硫菌灵8种药剂对两种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均小于5.0 μg·mL-1,其中咯菌睛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均小于0.1 μg·mL-1。两种炭疽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线列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较高,EC50值小于0.1 μg·mL-1,而人参生炭疽菌对该药剂的敏感性相对较低(EC50值高于200 μg·mL-1)。该结果为人参炭疽病发病规律的研究及其田间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9.
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狗舌草中提取分离到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 ,用改良寇氏法测定总黄酮的小鼠LD50 为 ( 1392 52± 94 6 2 )mg/kg ,属于中等毒范围。初步表明其与临床牧区的狗舌草中毒病相关不大 ,可能与狗舌草的抗癌、抑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
茶多酚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乙醇致醉的酒醉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小鼠酒醉时的兴奋性、共济失调能力以及其乙醇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食用茶多酚后30min再以酒精灌胃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小鼠的兴奋性,降低其共济失调能力,提高其乙醇半数致死量。这表明茶多酚对实验性小鼠有显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