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18篇
  免费   3602篇
  国内免费   4869篇
林业   8182篇
农学   6858篇
基础科学   9842篇
  5836篇
综合类   48639篇
农作物   5017篇
水产渔业   3354篇
畜牧兽医   20950篇
园艺   4822篇
植物保护   2889篇
  2024年   756篇
  2023年   2954篇
  2022年   3337篇
  2021年   3395篇
  2020年   3823篇
  2019年   4349篇
  2018年   1967篇
  2017年   4140篇
  2016年   4716篇
  2015年   4428篇
  2014年   6268篇
  2013年   6094篇
  2012年   7069篇
  2011年   6624篇
  2010年   6519篇
  2009年   5978篇
  2008年   7538篇
  2007年   5958篇
  2006年   4499篇
  2005年   4301篇
  2004年   3080篇
  2003年   2796篇
  2002年   2673篇
  2001年   2254篇
  2000年   1714篇
  1999年   1149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1022篇
  1996年   894篇
  1995年   832篇
  1994年   782篇
  1993年   738篇
  1992年   672篇
  1991年   480篇
  1990年   530篇
  1989年   475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探明玉米重要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下转录组基因的表达差异,发掘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明确高温胁迫引起玉米减产的机理,从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提高玉米耐高温胁迫性。首先,利用Ampha~(TM)Z30花粉活性分析仪检测高温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昌7-2、郑58的花粉活性。然后收集花粉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昌7-2、郑58花粒期高温胁迫材料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对照材料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序列结果分析后获得差异显著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维恩图(VENN图)重叠区域分析、GO功能分类和富集统计、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以及转录因子分析,获得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花粉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和正常生长条件下,昌7-2花粉活性分别为24. 37%,42. 89%,郑58花粉活性分别为35. 57%,64. 83%。高温胁迫后在昌7-2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4 176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郑58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5 48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郑58的花粉转录组中有2 062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99个相关通路上,昌7-2的花粉转录组中有1 94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52个相关通路上。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55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有45个转录因子包含10个以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表明,通过对玉米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后花粉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的差异显著表达基因信息,昌7-2、郑58对高温胁迫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热激蛋白(Hsps)、热激转录因子(Hsfs)、生长素(IAA)基因和磷脂酰基醇-4,5-二磷酸基因家族(PIP2)在响应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玉米蛋白磷酸酶2C (PP2C)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生理功能,以耐旱玉米自交系豫882为试验材料,对玉米20%PEG6000胁迫处理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受干旱诱导强烈表达的PP2C基因,然后对其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20%PEG6000胁迫处理转录组中筛选到一个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的PP2C蛋白基因,命名为ZmPP2C6-01。ZmPP2C6-0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43.8 ku,等电点为6.6,是一种亲水性蛋白。ZmPP2C6-01蛋白与高粱的PP2C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冬小麦、粗山羊草等的PP2C蛋白亲缘关系相对较远。ZmPP2C6-0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ZmPP2C6-01基因在玉米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茎中最低;PEG胁迫下,ZmPP2C6-01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大部分时间点均高于对照,同时在叶中呈上调表达模式;在ABA、NaCl、高温胁迫下,ZmPP2C6-01基因在根中大部分时间点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叶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呈上调表达模式。综上表明,ZmPP2C6-01基因响应干旱等逆境胁迫,但表达模式不一致。  相似文献   
73.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eEFs)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调控蛋白,eEF1β是eEF1的组成部分,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RT-PCR扩增克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eEF1β基因,并命名为TaeEF1β。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TaeEF1β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其保守结构域位于137~226 aa处。qRT-PCR结果表明,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侵染小麦植株后,可以诱导TaeEF1β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表达。另外,本文也进一步分析了TaeEF1β基因在小麦根、茎、叶的表达水平和CWMV侵染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74.
众所周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应通过加强市政景观园林建设来得以实现,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休闲需求。因此,相关单位在对市政景观园林进行设计时,就要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来对整体园林空间艺术进行充分的挖掘,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突显出市政景观园林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也会对市政景观园林中空间艺术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77.
于2016—2017年对岭南花卉市场切叶摊档进行实地调研,共记录得98个鲜切叶种类(含品种),其中"极常见种"有8个,"常见种"有11个。对鲜切叶外形、叶色、价格及平日、节假日销量和婚庆开业旺季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鲜切叶按叶型可分为块面型、线带型、针(条)型叶簇生及切枝型4类;有33个种类为彩叶种类;低、中、高档价位叶材皆有出售;在节假日及平日叶材价格波动并不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供给一端应加强对叶材名称的规范,重视园林及野生植物的引种和培育,以及彩叶新种类的开发。  相似文献   
78.
通过锌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示范,了解掌握玉米锌肥料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及对玉米产量效益的影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锌肥,实现化肥减量,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和科学依据,为我市玉米大面积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促使农户在玉米种植上的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为玉米的产量提升再做贡献。  相似文献   
79.
冬油菜区试品种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冬油菜区试品种性状。[方法]对2013—2016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共539个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和产油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性状及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2013—2016年度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产量为2 718.6 kg/hm~2,比2012年(不含早熟组)增加93.4 kg/hm~2,增加了3.56%,3年平均产油量为1 169.1 kg/hm~2,比2012年(不含早熟组)增加58.2 kg/hm~2,增加了5.24%;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不同区组之间差异较大、但不同年份之间差异不大,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区组之间变化不大;品质性状中,芥酸和硫苷含量完全符合国家低芥酸和低硫苷标准,含油量不同年份间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2015—2016年度平均为43.49%,比2012年增加了1.41%;菌核病和病毒病的发病指数不同区组之间差异明显,长江下游组均最高,不同年份间也波动明显,表明环境条件对油菜抗逆性也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当地油菜产业发展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为明确不同类群蝽象为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差异性,本研究将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龟蝽科Plataspidae)、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盲蝽科Miridae)、壁蝽Piezodorus rubrofasciatus Fabricius(蝽科Pentatomidae)、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蝽科Pentatomidae)、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缘蝽科Coreidae)5种蝽象接在花荚期的健康大豆植株上,观察其刺吸为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群蝽象为害对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在大豆开花结荚期短期为害即可对大豆豆荚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不同蝽象种类为害大豆植株,株高、茎节数、单株荚粒数及百粒重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壁蝽、稻绿蝽和点蜂缘蝽的持续为害程度显著重于苜蓿盲蝽和筛豆龟蝽。这种差异与蝽象取食习性及其口器特征相关,其喙的长度及口针宽度与单株相对结荚率和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