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88篇
  18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究混合型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混合型卷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4—2016年55份混合型卷烟标准样品的烟气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得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混合型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气烟碱量均值分别为9.52、10.53和0.78 mg/支,52.73%的卷烟样品焦油量≤10 mg/支.焦油量较高的混合型卷烟样品,其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相对较高,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任意两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与香气、谐调、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得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混合型卷烟样品的香气、谐调、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得分均与烟气一氧化碳量有显著回归关系(P<0.05),与焦油量和一氧化碳量有多重回归关系.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2组典型变量达极显著水平;第Ⅰ组典型变量中烟气一氧化碳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影响载荷绝对值依次为:香气>刺激性>杂气>余味>谐调,第Ⅱ组典型变量中烟气焦油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影响载荷绝对值依次为:余味>香气>谐调>刺激性>杂气.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烟气烟碱量与卷烟香气、谐调和余味得分的关联度较高,焦油量与卷烟杂气和刺激性得分的关联度较高.[结论]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一氧化碳量与感官质量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混合型卷烟生产中应适当降低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协调好减害降焦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不同透气度水平的自透接装纸与不同无胶区宽度胶辊的组合对卷烟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自透接装纸与不同无胶区宽度的胶辊进行组合试验卷制卷烟样品,并与常规的激光打孔接装纸卷烟样品进行比较,通过标准方法进行相关评价。[结果]当胶辊无胶区宽度由4 mm增加到6 mm时,卷烟总通风率增加比较明显,焦油、烟碱、CO值降低比较明显,烟香更丰满、细腻、谐调,余味更纯净舒适。[结论]自透接装纸的卷烟内在质量普遍好于激光打孔接装纸的卷烟样品。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酚类物质。[方法]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酚类用剑桥滤片捕集,然后用自主设计的新型样品前处理装置以1%乙酸超声提取,萃取液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以1%乙酸(内含0.01 mol/Lβ-CD)和70%乙腈(内含1%乙酸和0.01 mol/Lβ-CD)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卷烟主流烟气中的主要7种酚类物质在5.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结果]采用新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简化前处理步骤,提高分析效率;7种酚类物质在浓度为0.02~25.00μg/mL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 00;检出限为2.5~6.5μg/L;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3.8%~98.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考察均小于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酚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64.
通过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筛选出PC植物颗粒。采用湿法造纸和在线压纹工艺,开发出一种含有PC颗粒的湿法纸原纸及PC颗粒湿法纸-醋纤滤棒。结果表明,PC颗粒原纸及滤棒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相关质量标准要求;PC颗粒的添加对纸质滤棒烟气指标影响不大,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较醋纤滤棒对焦油的降低率达到33.4%;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感官评价得分较纯木浆纸质-醋纤复合滤棒高出1.6分,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卷烟感官评价质量与纯醋纤滤棒相近。  相似文献   
65.
为准确预测烟气换热器表面酸凝结,了解其表面低温腐蚀特性,采用一种预测换热器表面酸蒸气凝结和水蒸气凝结耦合计算方法,通过结合H2SO4-H2O溶液的气液平衡数据和多元组分传输理论,建立了酸蒸气和水蒸气凝结的数值模型,并采用CFD软件对方形翅片管换热器的低温腐蚀特性进行数值分析,重点研究酸蒸气含量和水蒸气含量对酸沉积和腐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器翅片表面酸液质量分数的分布和翅片表面温度的分布趋势一致,酸沉积主要发生在翅片前缘及换热管前方靠近管壁的翅片表面;水蒸气含量升高会导致翅片表面酸液质量分数下降和酸沉积率上升,增加换热器低温腐蚀的风险,结果可为换热器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3-羟基吡啶含量,为卷烟感官评吸提供参考。[方法]采用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化学手段,建立了3-羟基吡啶快速、高效、可靠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用剑桥滤片采集卷烟烟气粒相物加内标(苯酚-D5)后用三氯甲烷进行超声萃取,衍生化后的萃取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3-羟基吡啶衍生物能在较短时间内出峰,色谱峰型较好,检出限(3S/N)为31 ng/支,加标回收率在97.3%~98.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5%~2.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3-羟基吡啶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烟丝含水率对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研究了部分贵烟牌号在不同平衡湿度条件下的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情况。[结果]卷烟烟丝含水率随平衡湿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卷烟的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含量变化不明显,卷烟抽吸口数、一氧化碳量呈现出相同的增加趋势,当烟丝水分条件一定,各烟气成分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卷烟含水率升高,卷烟落锥数量明显减少,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卷烟落锥的影响要大于不同卷烟之间造成的影响,不同卷烟之间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卷烟在50%与60%水分条件下落锥个数无明显差异,其余含水率条件下卷烟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烟丝含水率及烟丝结构对卷烟落锥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8.
外加纤维对再造烟叶物理与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加入不同种类纤维,测定了4种样品的物理指标与常规烟气指标,分析了不同纤维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和产品物理与烟气指标。结果表明,外加纤维为漂白针叶木浆时,再造烟叶片基和产品都具有较高的耐破强度、平衡含水率,但是填充值较低;外加纤维为未漂白亚麻浆时,填充值较高,松厚度较好,但是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和平衡含水率都较低;未漂白阔叶木浆相对漂白阔叶木浆具有较高的填充值、耐破强度、松厚度和平衡含水率,而抗张强度较低;未漂白阔叶木浆相对于漂白阔叶木浆具有较高的总粒相物,焦油和CO释放量。综合各烟气指标,多数指标均较低的是未漂白亚麻浆和漂白阔叶木浆。在保证再造烟叶综合质量的前提下,建议采用多种外加纤相搭配的方式添加,根据产品需要取长补短,试验为企业从外加纤维的角度来满足造纸法再造烟叶不同的物理特性与烟气指标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贮存时间对卷烟烟气致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烤烟型卷烟较佳的贮存时间,为制定适宜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A牌号卷烟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酸类、烯烃类、醛类、酮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及重要致香成分(棕榈酸甲酯、柠檬烯、棕榈酸、新植二烯、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在贮存21~90 d,其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及重要致香成分含量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贮存60~180 d处于较高值,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贮存180 d后明显下降.[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70.
针对华电集团武乡和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烟气分析系统CEMS进行了系统及无线网络上传至环保局监控系统描述,对在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