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6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林业   1430篇
农学   1104篇
基础科学   539篇
  954篇
综合类   8308篇
农作物   676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2452篇
园艺   1803篇
植物保护   63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985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401篇
  2010年   1482篇
  2009年   1365篇
  2008年   1356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8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选用1961—2015年9—10月辽宁省53个气象站0 cm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辽宁省初霜日期时间变化特征,利用相关系数选取影响初霜日期的主要因子,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初霜日期与前期环流因子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辽宁省初霜日期呈推迟趋势,未发生气象意义的气候突变;初霜日期预报模型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该模型预测2014年、2015年的初霜日期,均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62.
为解决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的气象预报和服务问题,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7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温的阈值及气候特征,并利用NECP/NCAR(2.5°×2.5°)海温场、高度场建立了预报诊断模型。研究发现 (1) 应用改进的强降温指标统计寒潮发生的特征更符合高原实际情况。(2)受地形地貌及山脉阻挡的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次数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山区和东部地区强降温次数明显多于盆地。南部山区24h寒潮发生的次数多于48h、72h。(3)近57年区域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南部和北部的降速分别为-0.5次/10a、-0.4次/10a,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西北部盆地区降速分别为-0.1次/10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高冷空气的移动路径是强降温预测的关键信号。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相关部门开展农牧业资源的和旅游资源的相关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检测桑黄多糖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60 ℃,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为14倍,在该最佳提取条件下桑黄多糖得率为4.97%;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桑黄多糖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ABTS+.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3.54%和88.83%。表明优化的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中桑黄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桑黄多糖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功能性食品和药剂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4.
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对于探寻适宜的农业生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传统因素分析法,并进行了创新,对高品质番茄产业链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一级指标是产量、价格、成本,以价格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最大;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二级指标是新销售方式、新技术、新品种,各二级指标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大小顺序是生产规模和地域因素、番茄采后保鲜袋包装技术、番茄流通销售保鲜技术;构建了番茄产业链的有效技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65.
为新品种晋糯4号的大力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运用“311-A”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法进行了最大需肥量的研究,运用室内测试植株养分含量的方法进行了吸肥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晋糯4号高粱最高产量的需肥量为纯N 174.99 kg/hm2,P2O5 96.43 kg/hm2,K2O 165.68 kg/hm2;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表现为:10片展开叶之前吸氮27.34 kg/hm2、吸磷1.8 kg/hm2、吸钾17.12 kg/hm2,11~20片展开叶时段吸氮191.0 kg/hm2、吸磷16.1 kg/hm2、吸钾185.6 kg/hm2,20片展开叶-成熟阶段吸氮36.08 kg/hm2、吸磷7.93 kg/hm2、吸钾14.55 kg/hm2。结论:晋糯4 号高粱的最大需肥量为纯N 174.99 kg/hm2,P2O5 96.43 kg/hm2,K2O 165.68 kg/hm2;全生育期吸肥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相似文献   
66.
基于主要农区2346个气象台站实时和历史同期观测数据、1920个土壤自动监测站土壤墒情观测数据,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玉米、一季稻、晚稻、大豆和棉花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秋收作物生长季内,产区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0%~80%,农业用水充足,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影响轻;产区大部≥10℃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100~300℃·d,热量较为充足,且高温对玉米、一季稻等作物不利影响偏轻;主要农区日照时数偏多,单日日照时数≤3h的寡照日数少于常年和2019年同期,总体上光温水匹配良好,干旱、高温、阴雨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病虫害影响偏轻,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长江流域汛期暴雨洪涝、东北地区西南部夏伏旱和夏末秋初台风、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夏季持续高温、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秋季连阴雨、江南中西部和华南西北部寒露风天气对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7.
鹰嘴豆较耐寒,本文对鹰嘴豆种植的气候条件及鹰嘴豆生长期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鹰嘴豆高产对策,以期为鹰嘴豆的广泛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暴雪是青海省多发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利用青海1986-2015年的暴雪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青海省暴雪气候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暴雪灾害的有效防御措施,得出以下结论:1984-2015年青海省暴雪日数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321次/10年。其中2005年暴雪出现次数最多,而1995、1996年没有出现暴雪天气。青海省春季和冬季暴雪灾害多发,春季(3-5月份)一共出现49次暴雪天气过程,且主要集中在德令哈、同德、河南等地区。前冬(10-12月份)一共出现26次暴雪过程,后冬(1-2月份)一共出现13次暴雪过程,且主要集中在玉树州、五道梁、都兰、德令哈等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69.
盘活农村资源,加强农村“三变”改革,让农民更好地脱贫增收,是促进“三农”工作的政策性工作。2020年,在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现场办理会上,民建市委会、民盟市委会、民进市委会、九三学社市委会、台盟市委会共同提出《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提出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引导城市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0.
熊敏  付仿仿 《现代园艺》2019,(17):92-94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铺装材料不断涌现,使硬质铺装在目前的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给人提供一个交流、休息、娱乐的活动场所,铺装上的细节也可以做到极致,或直或曲,并和周围的水景、绿植、建筑物等构成了多元化的的公共景观。因此,对于硬质铺装在公共景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提升硬质铺装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公共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硬质铺装的类型,分析了硬质铺装在公共景观中表现要素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