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9篇
  45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13年7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冷杉林风倒区1.5 hm2的样地内,选取由掘根倒木形成且包含坑和丘微立地的大、中、小3个代表性林隙。在每个林隙中心安装HOBO自动气象站,测定了7—9月林隙中心以及林隙内丘顶和坑底的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在郁闭林分和空旷地设置对照。分析了不同大小林隙之间以及林隙内丘顶和坑底之间小气候在生长季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林隙总辐射、PAR以及空气温度依照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的次序依次降低;同一林隙内,丘顶的总辐射、PAR和空气温度大于坑底,丘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坑底;月均气温和月均PAR均为7月>8月>9月,绝大多数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次序递减,仅9月份小林隙的气温大于中林隙。同一林隙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均为7月>9月>8月,相同微立地(林隙中心、丘顶、坑底)气温日较差均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相同月份丘顶的气温日较差均大于坑底。各林隙空气相对湿度均为8月>9月>7月,并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次序依次递增。7月份大林隙的总辐射、PAR与8、9月份相比均差异显著。9月不同大小林隙之间的总辐射、PAR差异均不显著。7—9月,大林隙和小林隙中心的空气湿度均差异显著。同一林隙相同月份丘顶和坑底的PAR、空气相对湿度差异均显著,空气温度差异不显著;无论是在林隙内还是林隙内的丘顶和坑底,同一林隙不同月份的温度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62.
Transmitt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was measured in eight-year-old silvopastoral stands at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UK by using PAR sensors randomly distributed between four adjacent trees planted in a square pattern. Two densities (100 stems.ha-1 and 400 stems.ha-1 were compared. The annual carrying capacity (live weight of the animals that a plot supports) was also recorded as an indirect figure of the overal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system. The silvopastoral plots received less radiation than the agricultural plot without trees, the 400 stems.ha-1 treatment being more shaded than the 100 stems.ha-1. Over the measurement period, on some special days, a maximum of 30% of the incoming radiation was intercepted on the 400 stem.ha-1 treatment with the largest trees. The amount of light intercepted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type of weather and the leaf area development of the trees: the brighter the day and more expanded the leaf area, the higher was the proportion of radiation intercepted by the tree. However, over the measuring period, a small amount of radiation was intercepted by the tree canopies. As a consequence,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nnual carrying capaci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3.
于2009-2010年连续观测了华北低丘山地核桃园内小气候变化特征,并与对照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该地区优化核桃园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分析果园水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期间核桃园内平均气温降低了7%,相对湿度增加了6%。受株行距及核桃叶片遮阴影响,园内太阳辐射及风速明显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园内太阳辐射与风速分别降低了48%和73%。  相似文献   
64.
ZY-2喷头组合喷灌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R1000自动传感器,测试了ZY-2摇臂式喷头组合喷灌条件下,高度1、3、5、7、9 m处干湿球温度,目的是研究喷灌对不同高度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喷灌导致1 m和3 m高度处空气温度降低和相对湿度增大,温差、相对湿度差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及16:00左右,温差值、相对湿度差最大值分别达到13.8℃、49.7%,最小值出现在05:00左右,分别为0.1℃、5.2%。组合喷灌对温度、相对湿度的影响一般是持续到喷灌结束后20 min。  相似文献   
65.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固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流动沙丘上栽植的6年和11年生小叶锦鸡儿灌木林防风固沙效应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内各个高度风速和输沙量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防风固沙效果明显。(2)小气候得到改善,小叶锦鸡儿林内空气温度低于流动沙丘,相对湿度则高于流动沙丘,土壤浅层温度变幅明显小于流动沙丘,有利于植物生长。(3)随着植被生长发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中微沙(0.05-0.1mm)和粘粒(〈0.05 mm)含量增加,表层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逐年增加,土壤肥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6.
67.
膜下高频滴灌对土壤温湿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高频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温度以及棉花的耗水过程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频滴灌条件下,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分别比对照多20次和596.2mm,土壤含水率水平较高,棉花根系吸水阻力小,耗水强度大,可达7.4mm/d。各生育阶段高频滴灌的土壤温度比对照低,而且根系分布浅。另外,高频滴灌棉花地上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很大,可达到6.6。然而,高频滴灌棉花产量比对照低111.34kg/hm2,水分利用效率低。试验认为高频滴灌的生产意义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麦棉套种对棉行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3-2式麦棉套种预留棉行的小气候效应进行研究在明,小麦对预留棉行有根强的遮荫作用;致使齐穗期预留棉行中央的光合有效辐射较冠层减少30%,太阳总辐射削减19%;小麦黄熟前,预留棉行内风速较一熟棉田小,午后气温也较一熟棉田低;共生前期麦套露地棉田地温较一熟棉田低,小麦黄熟后较一熟棉田高,而麦套地膜棉田的地温一直较一熟棉田高。降低小麦株高,留足预留棉行,麦套棉地膜覆盖。加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水分管理,都有利于减轻麦棉套种的不利和小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水稻抛秧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通过1995~1996年水稻生长季抛秧和手插秧两种不同栽培形式的田间小气候平行对比观测试验,结合气象台站同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水稻抛秧田间光、温、湿、风等气象要素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揭示出抛秧稻高产除与其自身高产因索有关外,主要与较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70.
红壤旱地的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634-637,643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小气候观测,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系统相比,玉米间作生态系统在受光结构、通风、湿度、温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可以通过生物种群的多层次立体配置、空间立体利用来改善生态系统空间生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