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17篇
水产渔业   997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冷冻-解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鲢于–18℃条件下冻藏10 d,流水解冻后再贮藏于–18℃条件下,5 d后解冻,共反复冷冻-解冻5次。在解冻1、3、5次后随机取3条鲢测定其解冻损失、蒸煮损失、硬度、咀嚼性、恢复性、硫代巴比妥酸(TBA)值、L*值、b*值、盐溶性蛋白(SSP)含量、Ca2+-ATP酶活性、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感官值等指标,评价反复冷冻-解冻对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次冷冻-解冻时,硬度、咀嚼性、恢复性、盐溶性蛋白(SSP)含量和Ca2+-ATP酶活性与鲢初始值相比显著降低(P<0.05),b*值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升高(P<0.05);解冻损失、L*值和TBA值在第3次冷冻-解冻时显著上升(P<0.05);总巯基含量在第5次冷冻-解冻时显著下降(P<0.05);而蒸煮损失在冷冻-解冻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P>0.05);感官值在第5次冷冻-解冻时为47,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各指标变化表明,鲢品质会随着反复冷冻-解冻次数增加而下降,在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要防止温度波动,避免反复冻融对鲢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2.
比较投饵率水平分别为3%、4%、5%、6%时,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以确定暗纹东方鲀幼鱼阶段的适宜投饵率。在23℃下,对规格为3.45~3.56g的暗纹东方鲀幼鱼进行3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投饵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质量相对增加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暗纹东方鲀幼鱼的适宜投饵率为4%,在投饵率为4℅时,质量相对增加率为116.04±0.04%,饲料效率达83.70±0.02%,特定生长率为111.49±0.03%/d,存活率为84.44±0.02%。  相似文献   
53.
声学屏障是一种阻拦鱼类进入危险区域进而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手段,为筛选鱼类敏感的负趋音作为声学屏障,本文采用六种单频音(500-3 000 Hz)和一种宽频音(短吻鳄吼叫声)作为实验用音对草鱼幼鱼进行负趋音的筛选研究,通过在水槽两端交替播音来对比草鱼幼鱼对不同声音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大多数实验鱼对声音有反应,短吻鳄吼叫声与其他声音组的差异显著。单频音实验组中播放500 Hz单频音时平均反应次数最大,为1.7±0.6次,而播放短吻鳄吼叫声时平均反应次数高达5±0.9次,显著高于其他实验音;在总平均速度中,宽频音组中草鱼的总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表明草鱼对短吻鳄吼叫声敏感,产生逃窜行为。本研究表明,草鱼对短吻鳄吼叫声具有负趋音性,短吻鳄吼叫声可能是一种对草鱼具有驱赶、威慑作用的声音,本研究可为过鱼设施中辅助诱驱鱼手段及水利结构中避免鱼类的夹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四大家鱼中的鲢鱼、鳙鱼,因肌间刺多、味道比其他鱼稍逊,往往销售不畅,因此利用鲢、鳙鱼进行加工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介绍利用鲢、鳙鱼加工制作鱼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王伊  程裕东  金银哲 《水产学报》2012,36(7):1140-1145
在2 450 MHz频率的微波处理条件下,为了考察添加鲢鱼糜对小麦粉面团糊化的影响,将小麦粉、鲢鱼糜、NaCl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制成鲢鱼糜面团,面团中鲢鱼糜含量分别为0%,10%,20%和30%(w/w,质量百分比),对样品面团中淀粉的介电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尺寸的面团样品,添加鲢鱼糜可改善面团样品在电磁场中的加热均匀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面团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率分别在20~23和9~12内波动并呈下降趋势,微波的穿透深度因淀粉的糊化略有上升。淀粉的糊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降低样品中淀粉的含量,会使面团糊化活化能由113.54 kJ/mol下降至59.96 kJ/mol。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在人工降温条件下,星洲红鱼仔稚幼鱼对温度渐变及突变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星洲红鱼对温度渐变(降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基本上能适应在1d内下降2~4℃。但温度1d内渐变降低6℃,即20℃→14℃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6.67%;4.0~5.0cm组死亡率为10.0%;8~10g组死亡率为16.6%;温度1d内渐变降低8℃,即20℃→12℃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1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16.6%;8~10g规格组死亡率为23.3%。温度1d内渐变降低10℃,即20℃→10℃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2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26.7%,8~10g规格组死亡率33.3%。另外,温度突然降低2℃,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无死亡现象,但随温度突然降低加剧,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温度的突变和渐变对星洲红鱼存活的影响大致相同,死亡趋势也基本一致,且在10℃时仍保持一定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7.
在水温为(22±2)℃条件下,研究了周期性饥饿对早繁鮸Miichthys miiuy幼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一直投喂(S0组)、隔日投喂(S1组)、饥饿3 d投喂3 d(S3组)、饥饿6 d投喂6 d(S6组)、饥饿9 d投喂9 d(S9组)和饥饿12 d投喂12 d(S12组)。结果表明:随着周期性饥饿时间的延长,鮸幼鱼肌肉水分的含量明显上升,各饥饿组鱼的水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S1、S3组与S0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6、S9、S1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这3组与S0组之间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和糖类含量明显下降,除S1、S3、S6组外,其余各组间脂肪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组间糖类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鮸幼鱼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均较高。经过不同时间周期性饥饿后,各试验组鱼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与S0组均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SFA)显著下降(P〈0.05),按下降的百分比计,下降趋势为C21:0〉C17:0〉C18:0〉C15:0〉C14:0〉C22:0〉C24:0〉C16:0〉C23: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上升的百分比计,上升趋势为C18:3n-3〉C20:4n-6〉C20:5n-3〉C18:3n-6〉C22:6n-3〉C18:2n-6。说明鮸幼鱼在周期性饥饿过程中,首先利用饱和脂肪酸,然后利用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才动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不同的脂肪酸在饥饿过程中的损失速度也有差异,具体为∑n-9 PUFA〉∑n-6 PUFA〉∑n-3 PUFA。  相似文献   
58.
为了筛选出与长丰鲢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指导其种质鉴定和选择育种工作,实验利用15个多态微卫星标记,对6、17和36月龄长丰鲢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 显示,各月龄长丰鲢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c)均高于0.5,PIC均值分别为0.555、0.445和0.490,表明各月龄长丰鲢群体均具...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陕西临潼地区大宗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池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探讨了长丰鲢夏花苗种培育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丰鲢苗种池塘的浮游动物有4大类21个种。其中轮虫有11个种,占总种类数的52.38%;原生动物有5个种,占总种类数的23.81%;枝角类有1个种,占总种类数的4.76%;桡足类有4个种,占总种类数的19.05%。浮游动物密度为45.0~318.0ind./L,平均密度为151.0ind./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066 7~0.933 2mg./L,平均生物量为0.477 7mg/L。浮游动物数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培育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特征,长丰鲢苗种的摄食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
进行了不同密度培育长丰鲢夏花苗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较低培育密度(195万尾/hm2)的试验池塘和中等培育密度(300万尾/hm2)的试验池塘苗种的生长效果(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3.31%/d和13.26%/d)和成活率(分别为83.5%和84.2%)差异不大,均大于较高培育密度(405万尾/hm2)的试验池塘(特定生长率为13.01%/d,成活率为77.8%)。此外,讨论分析了影响长丰鲢苗种培育效果的其他可控因素及生产建议,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