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gG/LacZ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湖北某猪场分离鉴定的鄂A株为亲本,提取其基因组DNA,克隆含gG基因的SphⅠ/KpnⅠ片段,然后将LacZ基因融合到gG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USKZ,将重组质粒与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待细胞完全病变后,在X-gal存在下,作蓝斑筛选纯化。经斑点杂交和PCR扩增证实得到的是基因型为gG  相似文献   
52.
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virus ,PrV)属疱疹病毒科α 疱疹病毒亚科 ,能引起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伪狂犬病 ,尤其是猪的伪狂犬病 ,已成为危害当今养猪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根据已成功根除伪狂犬病国家的经验以及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成果 ,种猪的免疫还是以灭活苗为主。但传统的灭活苗由于缺少检测标志 ,无法采用鉴别诊断方法区分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而在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 (gG- 、gE- 、gC- )中 ,由于 gG的缺失不影响免疫原性 ,因此 ,gG- 灭活苗优于 gE- 、gC-…  相似文献   
53.
猪乙型脑炎乳胶凝集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凝抑制试验 (HI)和乳胶凝集试验 (LAT)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免疫猪血清 ,结果均呈阳性反应。用LAT对来自 12个猪场的 94份猪血清进行了乙型脑炎病毒 (JEV)抗体检测 ,并与HI进行了对比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 90 .3% (5 6 /6 2 )和 88.3% (83/94 )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对来自无乙型脑炎的 12头健康猪血清进行检测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 ,用LAT与HI检测乙型脑炎结果符合 ,前者更为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结构特征及其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猪RIG-Ⅰ全长cDNA,进一步构建猪RIG-Ⅰ全长及不同区域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IFN-βⅠ、RF3和NF-κB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猪RIG-Ⅰ在诱导I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猪RIG-Ⅰ开放读码框全长为2 832 bp,编码943个氨基酸,与鸭嘴兽、大鼠、小鼠、猴、黑猩猩、人、马和牛RIG-Ⅰ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53.2%~83.2%。猪RIG-Ⅰ超表达能显著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κB,并诱导IFN-β的产生。缺失猪RIG-Ⅰ的CARD区不仅不能激活下游信号,而且还负调控poly(Ⅰ:C)诱导IFN-β的能力。结果提示RIG-Ⅰ是猪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在I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EP0基因是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EV)的早期基因,可能与病毒复制及潜伏感染等有关。为了筛选特异性抑制EP0基因表达的siENA序列,本研究按照Ambion公司公布的siENA分子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了3个针对PEVEa株EP0基因的siENA模板EP04、EP08和EP12,分别克隆到以CMV启动子的siENA表达载体pSilencer4.1-CMVneo中,构建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4.1-EP04、p4.1-EP08和p4.1-EP12。同时,将EP0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按照读码框架与EGFP基因的5′端融合,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P0-EGFP。将p4-1EP04、p4-1-EP08、p4-1-EP12和阴性对照质粒p4.1-NK分别与pEP0—EGFP共转染IBES-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半定量RT—PCE检测结果表明,三个siENA分子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EP0基因的表达,抑制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EP08、EP12和EP04;在进一步的病毒感染实验中也得到了与细胞转染模型一致的结论。这为深入研究EP0基因在PEV复制和潜伏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以1996~2000年所进行的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当前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即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的流行现状和新特点,分析了这些病毒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对策,展望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发展趋势。此外,简要介绍了猪环状病毒病这一新病。  相似文献   
57.
利用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扩增产物制成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对闽A株,鄂A株,Bartna株,英国株及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其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相符,准确率为100%,灵敏度达到2pgDNA,试验认为该探针具有灵敏、特异、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uovirus,PP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均是导致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猪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9.
地高辛标记伪狂犬病病毒(PRV)Ea株短区段蛋白激酶(PK)基因3′端0.4kb片段,Southern杂交确定短区段PK基因定位在基因组DNA BamH Ⅰ 4.0kb片段中。将该片段克隆获得重组质粒pSB304,对pSB304亚克隆,构建了仅含完整PK基因约1.3kb片段的重组质粒pSB305,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PK基因存在2种可能的同框编码方式,分别编码388或334个氨基酸残基,并具有真核细胞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序列。同国外PRV NIA-3、Ka株相比,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7.3%,有意义的是Ea株、Ka株均较NIA-3株在同一位置缺失2个氨基酸(Asp,Gly)。进一步对pSB305和含gG全基因以及部分gD基因的质粒pUSK进行酶切拼接,将PK基因大部分编码区、gG基因5′端部分编码区进行缺失,构建成两端同源侧翼分别为3.1kb和1.6kb的PK、gG双缺失转移载体pLR001。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PK基因功能及研制更安全的TK^-/PK^-/gG^-三缺失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PCR扩增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亚基因组启动子26S序列及人工合成Linker,将其插入基于SFV复制子的“自杀性”DNA疫苗表达载体pSCA1的多克隆位点,获得舍2个26S启动子并能同时驱动双基因共表达的“自杀性”DNA疫苗表达载体pSCA2。为了验证pSCA2的表达能力,PCR扩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分别插入pSCA2的2个26s启动子下游,获得EGFP和DsRed2双基因共表达的“自杀性”DNA疫苗pSCA2-EGFP/RFP。将pSCA2-EGFP/RFP转染BHK-21细胞,转染后24h,可同时观察到被转染细胞发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证实EGFP和DsRed2均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