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0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916篇
林业   958篇
农学   851篇
基础科学   615篇
  1339篇
综合类   6839篇
农作物   628篇
水产渔业   1277篇
畜牧兽医   4875篇
园艺   1496篇
植物保护   40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1033篇
  2010年   993篇
  2009年   1065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1121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互联网+"时代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南农业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导向,以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竞赛为支撑,以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改进为调控,以信息化教学条件及环境优化为保障,构建了"一体六翼"信息化教学协同发展模式。实践表明,该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顺利开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2.
以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具有取材方便、试材充足、成本低等优势,但叶片诱导再生率极低,是朱顶红离体培养的一大难题。本试验中分别以‘花孔雀’和‘黑天鹅’朱顶红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取材部位对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 MS 培养基中培养 10 d 形成的幼嫩叶片基部(0.5 cm),在光照 16 h · d-1(光照强度 36 μmol · m-2 · s-1)下,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 + 2 mg · L-1 TDZ,两个品种的不定芽均以间接途径发生,其中‘花孔雀’在培养 40 d 后形成愈伤组织,55 d形成不定芽,诱导率可达 69.44%;‘黑天鹅’在培养 45 d 后形成愈伤组织,65 d 形成不定芽,诱导率达到 66.67%;最适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PIC,‘花孔雀’和‘黑天鹅’的诱导率分别达到 66.67%和 63.89%;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 + 1 mg · L-1 TDZ,‘花孔雀’和‘黑天鹅’的增殖系数分别达到 4.67 和 3.46;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0 d 后两个品种的生根率均达到 100%;将生根培养 30 d 的小植株转移至室温条件下放置 3 d,摘去封口膜再驯化 3 d 后,移栽至经高温消毒的草炭︰蛭石(体积比)为 1︰1 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 100%  相似文献   
53.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张莹 《北方果树》2020,(3):53-53
‘秦紫光1号’是从秦岭野生陕西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八倍体,外果皮红紫色,光滑。2018年4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1品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果实长椭圆形,纵径3.687 cm,横径1.730 cm,单果重5~8 g。外果皮红紫色,光滑无毛,果肉红紫色。总糖6.04%,总酸1.39%,维生素C 63.4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12.14%。果实容易后熟,不耐贮存。晚花品种,在西安地区露地栽培5月中旬开花,9月底成熟,11月中旬落叶。扦插苗定植后二三年开始结果,盛果期平均产量7500 kg/hm^2。  相似文献   
55.
温度和水分对黑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简述了蔬菜小菜蛾对农药抗药性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抗药性十分严重,少数菜农不科学使用农药,导致对蔬菜小菜蛾防治效果差。选用不同的药剂(化学和生物农药)进行试验,筛选出防治蔬菜小菜蛾效果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5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手性色谱柱法定量分析肝微粒体中的糠菌唑,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光谱与振动圆二色光谱 (VCD) 和红外光谱 (IR) 比对,确定了糠菌唑4种对映体的绝对构型;以大鼠、小鼠、兔、狗和人肝微粒体为模型,研究了糠菌唑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供试肝微粒体中,4种异构体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在人和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相对较慢。(2S, 4R)-和 (2R, 4S)-糠菌唑在5种供试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趋势一致,而 (2R, 4R)- 和 (2S, 4S)-糠菌唑只在兔肝微粒体中的降解有显著的立体选择性差异,在小鼠肝微粒体中几乎没有立体选择性。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也证实了糠菌唑代谢的立体选择性,并显示 (2R, 4R)- 和 (2S, 4S)-糠菌唑在供试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趋势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58.
为杨桃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杨桃品种‘香蜜’、‘夏威夷’的新鲜花粉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杨桃花粉在不同浓度培养基条件下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氯化钙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可提高花粉萌发率,但超过一定浓度则起到抑制作用;当蔗糖浓度为10%、氯化钙浓度在0.01%、硼酸浓度在0.01%时,两个品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较好,萌发率达79%,花粉管平均长度达270μm以上,适宜花粉萌发;此外,当蔗糖和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时,‘夏威夷’花粉萌发的抗逆性比‘香蜜’的更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明确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寄主(家蚕品种)和环境条件(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掌握BmNPV的感染力差异及传播规律,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从广西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收集的BmNPV毒株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对不同家蚕品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调查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影响;并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不同来源BmNPV毒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5株不同来源BmNPV毒株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LC50为2.1×106~4.2×106多角体/mL,毒株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BmNPV毒株在不同环境条件[春季(温度25℃和湿度90%)、夏季(温度35℃和湿度95%)、秋季(温度30℃和湿度85%)]下对家蚕的LC50排序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夏季和秋季条件下,不同蚕品种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排序为桂蚕N2>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显著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P<0.05).不同BmNPV毒株在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均聚在同一分支上,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a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遗传距离较小,但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c基因序列相似度相对低、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结论]温湿度条件是广西蚕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重要因子,且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流行与家蚕品种抗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0.
四种短体线虫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荷兰的藏橐吾和铃兰、泰国的高山榕、缅甸的香蕉等种苗(球)分别鉴定出玻利维亚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olivianus、铃兰短体线虫P. convallariae、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 P. speijeri。对这4种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后,认为头环、口针、侧区、生殖系统和尾形等形态特征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利用引物28S-D2A/28S-D3Br扩增测序得到上述4种线虫的28S rRNA基因D2/D3区序列,序列分析发现玻利维亚短体线虫从欧洲到美洲的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较小,仅为0~0.007;铃兰短体线虫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为0.006~0.029;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3;斯佩奇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P. speijeri亲缘关系很近,二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26。本研究再次证明线虫28S rRNA基因D2/D3区基因序列可作为短体线虫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