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茶树花和茶籽为研究材料,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探讨其对坐果率和茶籽油脂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元素处理中,0.05 g·L-1 KH2PO4处理坐果率最高,达到19.2%;单独施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中,1.0 mg·L-1 2,4-D处理后坐果率最高,达到18.7%。在本试验采用的相应浓度下,单一营养元素比单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茶籽油脂转化的高峰期,3次采样分析表明,萘乙酸对茶籽含油率的影响最大,第2次处理后,茶籽含油率达33.40%,第3次处理后茶籽含油率基本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52.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2~9.4d;参试品种(系)含油率为40.11%~49.12%,除7号外其余品系均较对照提高;亚麻酸含量为51.22%~60.62%,除8号和9号品系外,其余品种(系)均高于对照。筛选获得产量、品质及稳定性均较优良的品种(系)5号和8号及含油率表现突出的1号品系。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含油率核桃(Juglans regia)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时节推移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了解其与种仁含油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核桃种仁油脂合成代谢的认识。【方法】以种仁高含油率核桃品种新丰(J.regia‘Xinfeng’)、温185(J.regia‘Wen185’)和低含油率核桃品种新早丰(J.regia‘Xinzaofeng’)、扎343(J.regia‘Zha 343’)、新新2号(J.regia‘Xinxin2’)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节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种仁中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结果】花后120~150 d,种仁粗脂肪含量在供试的核桃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后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粗蛋白含量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花后30~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AI和NI活性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SPS活性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中SS活性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结论】核桃种仁油脂合成既不依赖于种仁前期积累的糖类物质,也不依赖于种仁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但果实生长发育前期种仁中低活性的AI、NI和后期种仁中高活性的SPS有利于油脂的合成。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油橄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比较云南省永仁县8个油橄榄品种的果实性状及含油率。[结果]果实质量变异系数最大(40.79%),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8.36%)。鲜果含油率最大的是佛奥(22.77%),最小的是小苹果(12.08%)。[结论]通过各项指标的测定,8个油橄榄品种的果实外部性状有着明显的差异,含油率较高的品种是佛奥、鄂植8号、科拉蒂和米提尼。  相似文献   
55.
金堂县淮口镇于2009年开始先后引进7个油橄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试验通过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物候期观测,表型性状比较,含油率及油脂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油橄榄品种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果实成熟集中为10月上旬,阿贝基纳成熟期稍稍晚—点为10月中旬;各品种表型性状差异大部分两两显著;鲜重含油率高低顺序依次为鄂植8号>佛奥>阿贝基纳>皮削利>皮瓜儿>小苹果>莱星;单果重依次为皮削利>莱星>鄂植8号>小苹果>佛奥>皮瓜儿>阿贝基纳;果肉占单果比重依次为小苹果、皮削利>莱星>鄂植8号>皮瓜儿>阿贝基纳>佛奥;在引种的7个品种中,阿贝基纳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佛奥和鄂植号次之.  相似文献   
56.
叶籽两用茶树种质的研发利用对于茶产业结构调整、茶园综合效益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现有茶树种质与茶籽相关性状特征,可为叶籽两用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基础信息。从福建、云南和湖南采集了31份同年结实茶籽,对种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茶籽含油率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从茶籽油脂中检测到10种脂肪酸组分,包括棕榈酸、棕榈油酸、顺-11-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油酸、顺-11-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烷酸和二十烯酸。油酸是茶籽中的主要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2.1%~59.2%;其次为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8.9%~32.8%;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5.9%~20.8%,以棕榈酸为主。进一步分析各种质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发现茶籽中的FAD2和FAD3活力在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发现来选择育种,以进一步改善茶籽的油脂性状。  相似文献   
57.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油脂和优良的蛋白质,油菜籽中含有21%~24%的蛋白质[1],含油率高达40%~45%[2],油菜籽颗粒间孔隙小[3],储藏不当极易发热、生虫、霉变、酸败而影响油菜籽的出油率和油脂的品质[4]。由于冬油菜籽成熟季节在5、6月份,收获  相似文献   
58.
玉门市红花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花(Carthamus tinetoritts L.)别名草红花,为菊科红花属一年生或两年生(秋播)草本植物,花、种子均可人药,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红花的花朵还可用来提取色素,种子可用来榨油,含油率20%~30%,  相似文献   
59.
调查在江西6个县油茶自然林分中初步选择的单株优树的产量及其干籽含油率,比较分析不同地理起源的油茶优树产量与干籽含油率差异。结果表明:油茶自然林分优树存在地理种源上引起的干籽含油率与产量差异,且差异显著,抚育管理对油茶自然林的产量可产生明显效果;而对青黄果色的油茶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对干籽含油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0.
西部地区文冠果种群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西部地区8个文冠果天然群体的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文冠果种群的种子横径为1.05~1.51cm,纵径为0.86~1.38cm,种形指数为1.07~1.32,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陕西延安种群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均最大,分别为1108.4g和48.28%,显著高于甘肃和青海种群;8个种群的种仁含油率均在53%以上,且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文冠果种仁油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40.90%~46.12%),其次是油酸(29.21%~31.25%);含有17种氨基酸(22.53%~27.58%),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7.6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形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化规律,随经度的增加,种形指数逐渐减小;种子千粒质量与4—9月份的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干燥度呈显著负相关;种仁油含量随地理经度的减小而降低,与4—9月份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种仁氨基酸含量与地理经度及无霜期相关性显著,随经度和无霜期的增加而增大,即东部地区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