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麦抗叶锈基因Lr44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FLP技术借助于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和TcLr44×ThatcherF2代分离群体材料,获得4个Lr44的分子标记,分别为Paag:Mcta300,Paac:Mcgt85,Paag:Mcta395和Paac:Mcgt90,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1cM、1 1cM、3cM、2 2cM和2 8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克隆Lr44以及研究基因编码特性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2007年陕西、湖北和四川三省小麦叶锈菌苗期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0个鉴别寄主在苗期对2007年采自我国四川、湖北和陕西三省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四川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TT,出现频率为11.1%;湖北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QT、THQS、THQR、THQN和PHSP,出现总频率为61.8%;陕西省主要致病类型为PHST和FHST,出现总频率为17.1%。三省小麦叶锈菌的群体结构组成复杂。毒性基因V9、V19、V24、V38、V39、V40、V41、V42、V43和V45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小于21%,其中V9、V24和V38的毒力频率为0,说明其对应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c、V3、V3bg、VB、V11、V14a、V14b、V16、V25、V26和V33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大于70%,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为无效抗叶锈基因。毒性基因V1、V2a、V15、V19、V28和V30的毒性基因频率在三省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3.
以胭脂红景天(Sedum spurium‘Coccineum’)、松塔景天(S.reflexum)和六棱景天(S.sexsangular)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北京露地越冬过程中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束缚水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露地越冬过程中,胭脂红景天、松塔景天及六棱景天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50,0.999,0.508。3种景天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松塔景天〉六棱景天〉胭脂红景天。  相似文献   
44.
 番茄溃疡病(Tomato bacterial canker)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害[1]。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时可减产25%~80%,甚至绝收。该病有逐渐向我国南方扩展蔓延趋势,迄今尚无化学药剂可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5.
Pavon76苗期抗小麦叶锈性基因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9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对墨西哥品种Pavon76进行了抗叶锈性基因的推导。通过与48个抗叶锈单/双基因系的反应型比较,鉴定出该品种中可能含有Lr1、Lr3、L410、L413、Lr14a、Lr34LrB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46.
采用40个鉴别寄主在苗期对2007年采自我国四川、湖北和陕西三省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四川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TT,出现频率为11.1%;湖北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QT、THQS、THQR、THQN和PHSP,出现总频率为61.8%;陕西省主要致病类型为PHST和FHST,出现总频率为17.1%。三省小麦叶锈菌的群体结构组成复杂。毒性基因V9、V19、V24、V38、V39、V40、V41、V42、V43和V45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小于21%,其中V9、V24和V38的毒力频率为0,说明其对应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c、V3、V3bg、VB、V11、V14a、V14b、V16、V25、V26和V33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大于70%,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为无效抗叶锈基因。毒性基因V1、V2a、V15、V19、V28和V30的毒性基因频率在三省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7.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采自中国10个省(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采用结合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点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的Streptomyces 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17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但中国的菌株不能以甘露醇为单一碳源,对10 IU·ml-1青霉素不敏感,能产生硫化氢。而中国的S. acidi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acidi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00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9.8%,但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对苯酚(0.1%)和结晶紫(0.5 ?g·ml-1)敏感,不产生硫化氢。另有一种病原链霉菌与所知的链霉菌种均不能归为一类,可能为一个新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至少有3种,分别为S. scabies、S. acidiscabies和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48.
玫瑰黄链霉菌Men myco 93 63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的适宜得到固体基质为硅藻土,m(硅藻土)∶V(种子液)=2∶1,对菌落形成单位数有影响的因素为葡萄糖、蛋白胨、复合维生素和复合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的组合进行优化,优化后这4个因素的质量分数最佳组合为葡萄糖2.2%、蛋白胨0.7%、复合维生素1.0‰、复合微量元素1×10-5。在此条件下,菌落形成单位数有了很大提高,达到1.7×108cfu/g。  相似文献   
49.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链霉菌Men-myco-93-63,由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提供。 1.2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1.2.1 培养基发酵培养基:3%淀粉,1%葡萄糖,2%蔗糖,0.02%果糖,2.0%花生饼粉,0.5% NaCl,0.2%酵母膏,0.6%(NH4)2SO4,0.02% KH2P04,0.25%CaCO3,0.07%FeSO4,0.07% ZnSO4pH自然。 1.2.2 培养方法每100 mL培养基接种1 mL 孢子悬液(浓度107数量级),装入500 mL三角瓶, 30℃,200 r/min振荡培养,每12 h取样检测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