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1.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the presence of Tursiops truncatus in fishing areas represents a real economic threat to fishermen due the dolphin feeding on the entangled fish, damaging the nets and reducing the fish catch. We have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a pinger in decrea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olphins and fishing nets, in a fishing area off the coast of southern Italy, where Tursiops truncatus is frequently observed to interact with bottom gill nets. Two identical monofilament bottom gill nets (900 m long), one equipped with pingers and the other without,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hese pingers on the abundance of the catch and net damage. For each haul (58 in total), data on dolphin sightings near the nets, damage judged to have been done by dolphins, weight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catch were collected. All damage to the nets were recorded at the end of each haul. Dolphins in the fishing area were sighted 11 times out of 29 fishing activities (38%). The net equipped with pingers contained 28% more fish (biomass) than the net without pingers (t test, < 0.04) and was less damaged (−31%, t test, < 0.01). To assess whether the efficacy of these pingers remain constant over long period, long-term experimen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312.
苏氏鲢鲶鳃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苏氏鲢鲶鳃结构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鲢鲶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结构,每一鳃丝两侧具许多呈褶状的鳃小片,相邻两鳃丝上的鳃小片紧密镶嵌排列.鳃弓和鳃耙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微脊细胞彼此相连,间缝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外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还探讨了鲢鲶鳃丝和鳃小片特殊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313.
【目的】探究急性淡水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低盐度养殖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暂养于盐度9水体中的四指马鲅幼鱼放入盐度0的水族箱中,分别于淡水胁迫2、6、12、24、48、72 h时进行活体取样,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四指马鲅幼鱼的鳃、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四指马鲅幼鱼在受到急性淡水胁迫时,鳃小片长度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宽度先缩小后逐渐增大,鳃小片间距先增大后有回落,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持续增多。心肌横纹肌大小、心肌细胞间隙大小和间质血管大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心肌横纹肌大小的峰值出现在淡水胁迫12 h时,心肌细胞间隙和间质血管大小的峰值出现在淡水胁迫24 h时。脾脏的白髓面积和边缘区面积在胁迫24 h内逐渐增加,黑色素巨噬细胞颜色逐渐加深,胁迫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回落;淡水胁迫72 h时,红髓、边缘区、白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大致恢复至胁迫前水平。未受淡水胁迫的四指马鲅幼鱼肝细胞体积较大,呈多面体,细胞核呈圆球形且位于中央,部分肝细胞具有2~3个核,肝板结构清晰,肝血窦形...  相似文献   
314.
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作为盐碱水域中生存的自然优势种,是耐盐碱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其耐盐碱离子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中建立了鳃细胞系(LWG细胞系),并进行耐受实验以对其在盐碱生境中的生长特性进行论证,确定了该类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的最优培育条件,意在构建耐盐碱适应条件下模式生物细胞系作为后续研究的稳定实验材料。结果表明:瓦氏雅罗鱼鳃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含有10% FBS(fetal bovine serum,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可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细胞生长明显优于Leibovitz''s L-15培养基(Cell Culture Medium IscoveL-15)和MEM培养基(Minimum Eagle''s medium);启动原代培养的36-72 h鳃细胞生长代谢旺盛;0.25%胰蛋白酶消化法适合瓦氏雅罗鱼鳃细胞的分离;鳃细胞增殖规律符合经典“S”生长曲线;现已证实,环境水域变化时鳃细胞将启动渗透压胁迫应答机制,以缓解盐碱离子对鱼体造成的损伤。本研究对LWG细胞系进行梯度耐受实验并检测其细胞活性和功能后发现:瓦氏雅罗鱼鳃细胞耐受时间为3 h,耐受浓度为25~50 mmol/L NaHCO3时为最佳条件;高浓度盐碱胁迫条件会导致细胞产生凋亡现象。LWG细胞可耐受25~50 mmol/L NaHCO3高浓度盐碱生境,且该生存条件对其功能及活性皆可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此推断,LWG细胞具有较强的盐碱渗透压耐受性,该细胞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对瓦氏雅罗鱼耐盐碱机制的研究深入至细胞学领域,并对其盐碱胁迫渗透压应答机制和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315.
李肖霞  齐志涛  迟爽  乔帼 《水产学报》2023,47(4):049401-049401
鳃为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是鱼类进行离子交换、酸碱调节和含氮废物排泄的重要结构基础,也是鱼类重要的外周黏膜免疫器官之一,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屏障作用。当前,硬骨鱼类鳃黏膜免疫反应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对硬骨鱼类鳃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之后综述了抗菌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Toll样受体、补体等先天性免疫相关分子以及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适应性免疫相关分子在硬骨鱼类鳃黏膜中的表达规律、分子功能,最后探讨了化学因素(重金属、杀虫剂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以及营养物质和疫苗等对硬骨鱼类鳃黏膜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鳃在鱼类黏膜免疫反应中的角色和应答机制提供指导,为硬骨鱼类病原性疾病的免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16.
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锚首虫进行鉴定分析,为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生态保护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对额尔齐斯河河鲈寄生的锚首虫进行了调查,发现河鲈鳃部有锚首虫物种寄生,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鲈锚钩吸虫。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河鲈鳃部寄生的鲈锚钩吸虫的总体、不同体长段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河鲈共感染了1种锚首虫,为鲈锚钩吸虫,总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18.56%、(2.78±3.17)只/尾和(0.52±1.7)只/尾,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12.37%和13.40%,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鳃片中的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值相差不大;鲈锚钩吸虫在所有体长组之间及左鳃Ⅳ各体长组之间的感染丰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鲈锚钩吸虫对宿主左右鳃没有选择偏好性,且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聚集分布占主要的地位,仅有左鳃Ⅰ和鳃Ⅲ、右鳃Ⅱ、L≤8 cm体长组中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317.
赵柳兰  唐小鸿  廖磊  梁吉  张冬梅  颜浩骁  熊陈  杨淞 《水产学报》2022,46(11):2158-2167
为了探究高碳水化物对大口黑鲈鳃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设计3种不同碳水化物水平的等氮等脂饲料:7%(L组),12%(M组),17%(H组)。选取初始体重为4.0±0.2g的大口黑鲈360尾,饲喂8周。通过组织切片,抗氧化和免疫酶活的测定及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H组能够导致鳃小片基部细胞增生、融合,上皮细胞脱落;H组和M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L组(P<0.05);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在H组和M组显著低于L组(P<0.05);H组和M组抗氧化酶(CAT,GPX,SOD1,SOD2,SOD3a,SOD3b) mRNA水平也要显著低于L组(P<0.05);H组和M组酸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ZM)也要显著低于L组(P<0.05);H组和M组免疫相关基因(IL-1β,IL-10,IL-15,TNF-α和TGF-1β)和抗菌肽(hepcidin-1和hepcidin-2)mRNA水平显著低于L组mRNA水平(P<0.05);H组凋亡相关的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L组和M组(P<0.05);H组的ocluding和claudin-7 mRNA水平显著低于L组和M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喂高碳水化物饲料会损伤大口黑鲈鳃组织结构,降低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18.
刘阳  温海深  黄杰斯  李吉方  张美昭  齐鑫  李昀 《水产学报》2019,43(12):2476-2484
为阐明花鲈鳃与鳔器官的发生机制,实验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接合形态学观察对出膜后1~45 d花鲈胚后发育的鳃与鳔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花鲈仔稚鱼鳃的胚后发育分为4个阶段,鳃原基出现期(0~3 d)、鳃丝分化期(4~14 d)、鳃小片分化期(15~25 d)与鳃器官完善期(26~45 d)。在水温15~18°C条件下,花鲈孵化后的第1天,鳃原基出现;孵化后的第15天,仔鱼假鳃上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25天,仔鱼各鳃弓上均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45天,稚鱼鳃结构发育完全,与成鱼相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花鲈鳔器官的发育时期分为形成、扩张、充气和退化4个阶段。花鲈初孵仔鱼未出现鳔原基,在孵化1 d后,仔鱼出现鳔原基,5 d后仔鱼鳔开始扩张,11 d后仔鱼鳔充气完成,13 d后仔鱼鳔开始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