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研究亚麻籽木脂素对初产奶牛增重及乳房外型指数的影响。【方法】初产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基础+精料(添加亚麻籽木脂素3.75 g/kg),连续饲喂95 d,分析亚麻籽木脂素对初产奶牛增重及乳房外型指数影响的情况。【结果】添加亚麻籽木脂素的试验组奶牛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组奶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奶牛后乳房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后乳房宽度对照组比较无变化,乳房深度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头长较对照组无差异,悬韧带较对照组提高了11.11%(P<0.05),乳房直径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49.25%(P<0.01),乳房宽度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麻籽木脂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初产奶牛体重增加以及奶牛乳腺外型增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33.
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盐酸洛哌丁胺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92只1日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在1-21d,44-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不添加盐酸洛哌丁胺。22-42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盐酸洛哌丁胺。结果显示:平均体重方面,在试验的42d,试验I组比对照组高6.81%,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高7.84%,差异极显著(P〈O.01),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方面,在试验各阶段及全期,试验I纽、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各个试验阶段及全期,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略低。试验结果表明,从白羽肉鸡42d生产性能指标来看,22~2829~35、36~42三个日龄阶段白羽肉鸡日粮中盐酸洛哌丁胺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mg/kg、2.3mg/kg和2.34mg/kg。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夏季牛舍中3A、5A2种新型微孔吸附剂对CH_4、NH_3、CO_2和H_2S 4种有害气体的吸附效果,将2种微孔吸附剂悬挂于风机上作为试验组,用气体检测仪检测风机口处CH_4、NH_3、CO_2和H_2S含量,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值为吸附浓度,根据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推导计算出吸附重量。当吸附剂无吸附效果后停止试验,进行下一轮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在36h的试验周期中,3A吸附剂吸附CH_46.08g,吸附NH_31.51g,吸附CO_2 57.91g,吸附H_2S 2.46g;5A吸附剂吸附CH_4 7.21g,吸附NH_3 1.51g,吸附CO_2 61.25g,吸附H_2S 2.06g。吸附剂不引起温度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吸附剂吸水性及其他性能逐渐下降;吸附质浓度增大时,吸附剂的吸附重量也相应增大;分子直径与吸附剂的通道孔径越接近,吸附剂吸附效果越明显。综合而言,3A、5A吸附剂对奶牛舍的CH_4、NH_3、CO_2和H_2S 4种气体的吸附效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35.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精氨酸,又名2-氨基-5-胍基戊酸,是哺乳动物体内一氧化氮的唯一氮供体和尿素循环的关键氨基酸之一。精氨酸是20种蛋白质氨基酸中碱性最强的氨基酸,具有亲水性侧链。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精氨酸可以调控母畜的生殖系统血流量及胎盘对营养物质的转运和代谢,进而提高繁殖性能。本文主要从精氨酸分解代谢以及饲粮中补喂精氨酸对马生殖系统血流量、血液参数和胎盘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总结,为精氨酸在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7.
38.
39.
为探究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驹日期、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生理状况一致伊犁马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脂肪组,每组7匹马,所有试验马匹均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中,精料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脂肪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和400 g脂肪(均衡乳化油粉),一个月后,脂肪增加至600 g,自由饮水,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1)较精料组,脂肪组马匹泌乳量在整个试验期有显著性提高(P < 0.05)。(2)精料组和脂肪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数、非脂固形物和尿素氮等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脂肪组马乳月桂酸、亚油酸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然而精料组十五碳酸、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一烯酸和γ-亚麻酸显著高于脂肪组(P < 0.05)。(4)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第20天饲喂后2 h和第60天饲喂后2 h脂肪组马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试验第40天,脂肪组伊犁马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在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均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5)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综上所述,补喂脂肪可提高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脂产量、乳中月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机体对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而对马乳成分、机体抗氧化能力没有影响。 [关键词] 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脂肪代谢|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0.
《饲料工业》2017,(4):44-49
试验选用分子筛XF-4作为吸附剂,对冬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进行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风机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初始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浓度与初始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吸附剂XF-4春季吸附CO_2 73.21 g、CH_4 10.06 g、NH_3 1.52 g、H_2S 2.05 g;夏季吸附CO_2 70.47 g、CH_4 9.23 g、NH_3 1.67 g、H_2S 2.13 g;秋季吸附CO_2 78.75 g、CH_4 10.97 g、NH_3 2.05 g、H_2S1.86 g;冬季吸附CO_2 85.95 g、CH_4 12.36 g、NH_3 2.87 g、H_2S 1.88 g。CO_2、CH_4和NH_3吸附重量与温度负相关性显著(P0.05),CO_2、CH_4吸附重量与湿度正相关性极显著(P0.01),NH_3吸附重量与湿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与气体初始浓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H_2S吸附重量与湿度负相关性显著(P0.05),与温度正相关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