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1篇
  35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玫瑰茄花青素提取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温度、时间、液料比、乙醇浓度对玫瑰茄千花萼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花青素的较优提取范围。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子对花青素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频率分析得到花青素提取率高于0.05%的优化条件:温度为70.27~74.06℃,时间为1.57~1.76h,液料比为24.12~26.18,乙醇浓度为39.84%~44.94%。  相似文献   
252.
荔枝螨类的标本采集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荔枝螨类有2目11科23属40种,其中叶螨科的冰草叶螨、竹裂爪螨,细须螨科的刘氏短须螨,长须螨科的细毛神蕊螨为广东新记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柳大赤螨、Walzia aus-tralica Womersly为中国新记录;荔枝螨类群落的高发期基本上出现在9~11月,低发期一般出现在2~3月;益螨害螨比例最高一般出现在2~3月及7~8月,比例最低则出现在9~11月,其次为5~6月;叶螨科和植绥螨科为荔枝螨类的优势种群;荔枝螨类绝大多数科级类群为寡属及寡种的类群,具有相当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53.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依据膜上灌春小麦大田试验资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处理不同土壤水分亏缺水平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差异较大,覆膜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温度在全生育期始终较高,日最高土壤温度较露地丰水处理高9.8℃,而覆膜丰水、轻度与中度水分亏缺处理日最高土壤温度依次较露地丰水高6.4℃、4.6℃和1.7℃;受不同因素影响,三叶期和灌浆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大,日变幅分别在2.1~11.4℃和2.4~13.5℃之间;在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大致沿深度递减,0 cm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大,为34.6~40.9℃,25 cm处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小,为3.0~3.5℃,0~5 cm处除覆膜轻度和中度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调控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4.
本研究分析了龙眼干、枸杞和发芽糙米复合饮料采用酵母和醋杆菌进行连续发酵过程中其酒精度、pH、可滴 定酸、总糖、多糖、总酚和氨基酸态氮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酵母发酵期间,发酵 24 h 后复合饮料的 酒精度趋于稳定,残留的总糖为 1.40 g/L,多糖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总酚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态氮总体上呈下降 的趋势。醋酸菌发酵期间,接种醋酸菌前热杀菌处理组和未热杀菌组的复合饮料中酒精度差别不大(p>0.05),未热杀 菌处理组在发酵期间复合饮料中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多糖含量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均比热杀菌组的复合饮料中 的含量高,但热杀菌组的复合饮料中总酚含量总体大于未热杀菌组的复合饮料中的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255.
以辣木叶为研究对象,考察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脱水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 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均会引起辣木叶酚类物质、维生素 C、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 营养活性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的劣变和叶绿素的降解,并造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5-羟甲基糠醛(5-hmf)的累积。然而, 通过真空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能有效避免辣木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冷冻干燥 能较好地保持辣木叶中的维生素 C、叶绿素,真空微波干燥能较好地减少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和抗氧化 活性的损失并减少 5-hmf 的累积。对于热风干燥,热风温度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助于γ-氨基丁酸、 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的保留。综合考虑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及干燥效率,选择真空微波干燥 作为最适宜的辣木叶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256.
Nutritional diarrhea and subseque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weaned piglets are major challenges for the pig industry. Bile acids (BA) can be added to the diet as emulsifiers.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 a major primary BA,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and gut health in weaned piglets. A total of 72 healthy weaned pigle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CON) and the CDCA groups, which were feed a basal diet and the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200 mg/kg CDCA for 30 d,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DC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inal BW and average daily gain (ADG), decreased feed-to-gain (F:G) ratio and tended to reduce diarrhea incidence. In addition, CDCA increased the villus height-to-crypt depth (V:C) ratio, elevated goblet cell numbe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suggesting the enhancement of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s an emulsifier, CDCA increased jejunal lipase activity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ancreatic lipases. CDCA supplementation also altered the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including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indole 3-acetic acid, N′-formylkynurenine and theobromine that were beneficial for gut health. Moreover,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2 beneficial gut bacteria, Prevotella9 and PrevotellaceaeTCG-001, were increased, wherea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 harmful bacteria, Dorea, was decreased in the gut of weaned piglets supplemented with CDCA. Importantly, the altered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changed gut bacteria. In conclusion, CDCA improv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weaned piglets by improving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barrier function, and enhancing lipid digestion, accompanied by alterations of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and changes in relative abundance of certain gut bacteria.  相似文献   
257.
探讨高温环境对家蚕血淋巴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家蚕对高温环境胁迫的应答生理与分子适应机制的揭示提供参考。本实验以高温耐受性家蚕品种932G与敏感性品种HY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测定高温胁迫下5龄幼虫血淋巴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及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受35℃高温胁迫后,耐受性品种与敏感性品种血淋巴中SOD、CAT和GST的相对酶活力变化趋势相似,均为胁迫前期变化幅度较小,中后期显著升高,胁迫后期显著降低,整体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酶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胁迫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胁迫后期有所降低,但品种间变化幅度有差异,BmSOD与绝大多数BmGST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耐受性品种的升高幅度较大,而BmCAT则以敏感性品种的升高幅度较大。由此可见,抗氧化酶SOD、CAT和GST在蚕体血淋巴组织中的高温响应趋势较为一致,仅在品种间存在变化幅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8.
【目的】分析云野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酚类物质的含量,并探究其不同存在形式酚类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为热带亚热带植物肉桂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福林酚法及硼氢化钠—四氯对苯醌法分析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的酚类物质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体外以游离脂肪酸诱导剂(油酸钠∶棕榈酸=2∶1)诱导HepG2细胞为模型,分析不同浓度的肉桂游离酚/结合酚提取物对NAFLD细胞模型脂滴形成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体内以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NAFLD小鼠为模型,探究体外筛选的强活性酚类提取物对小鼠血脂及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肉桂多酚主要以游离酚(55.99±0.45 mg GAE/g)的形式存在,含有一定比例的结合酚(3.21±0.12 mg GAE/g),其中黄酮类物质(46.49±4.75 mg CE/g)是肉桂的主要酚类物质之一。云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可有效降低NAFLD细胞模型胞内TG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经中和高剂量的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内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分别降低17.07%和26.83%,而结合酚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内TG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游离酚提取物干预后,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降低42.21%和22.2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结果表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主要由原花青素C1、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A2、原花青素B3和原花青素B1等物质组成。【结论】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对NAFLD可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原花青素类物质可能是发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59.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EM-9在作物根际的定植规律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自然转化法对SEM-9菌株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在作物根际土壤、根表面及根系内组织的定植情况;并以土传病害土壤为试验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初步分析SEM-9菌株处理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菌株SEM-9-pGFP2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SEM-9-pGFP22重组菌株可以在根际土壤和根表面定植,但是无法在根内组织或细胞内定植。SEM-9菌液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提高了根际土壤真菌微生物的多样性。【结论】成功建立了SEM-9菌株的GFP标记方法,明确了该菌株的根际定植规律及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开发替代型微生物肥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0.
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的研究对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快速优化,本研究选取广东省罗定市作为研究区,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空间形态、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等5个层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指标体系。同时,以GIS技术作为分析工具,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进行现状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调整前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主要呈中间密四周疏、东西密南北疏的布局特征。布局优化后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增加了5.2 hm2,相较于调整前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有了大幅提高。总体而言,优化调整后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不仅确保了耕地数量,提升了耕地质量,优化了空间形态,而且改善了罗定市的生态环境,其空间规划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提升。研究表明:耕地地块布局合理性的评判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现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合理性进行永久基本农田的调入、调出,有效推进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程;而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快速优化方法,也为全国其他粮食主产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