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0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玉米育种发展动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及现代玉米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对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品种选育朝着优质、高产、抗逆、高效、早熟等方向发展。在边缘化的环境中,干旱、土壤贫瘠和病虫草害等生物与非生物逆境对生产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培育和种植耐逆性强、水肥利用效率高的品种是实现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继续提高产量的途径之一。分子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育种技术不断改造升级,给新品种选育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些内外因素的冲突对玉米生产与科技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强烈。本文简要综述世界玉米育种研究动态,并提出我们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2.
一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群体的个体样本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其中DNA的高效快速提取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以异硫氰酸胍为主要提取试剂,结合使用组织研磨器(Qiagen Tissuelyser),建立了一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新方法。利用此方法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具有使用药品少、操作步骤简单、快速、成本低、DNA质量稳定等优点,通常情况下每人每个工作日可以提取300个DNA样品。此DNA提取方法可有效地用于玉米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203.
从玉米自交系辽2345授粉后18 d的胚乳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后得到第一链cDNA,利用Opaque-2基因的特异引物克隆出该基因的全编码区,将该编码区的全序列以正确的阅读框架利用Infusion同源重组的方法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的α因子下游,并置于AOXⅠ启动子控制下,利用pPIC9表达载体上的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鉴定后的重组质粒用Bgl Ⅱ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甲醇型毕赤酵母菌株GS115中,利用MM、MD和菌落PCR的方法筛选出Mut+表型,得到的重组子以甲醇诱导表达蛋白。经SDS-PAGE结果显示,Opaque-2蛋白得到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7 KD。  相似文献   
204.
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高产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北地区近40年有代表性的25个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艺性状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增大,公顷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抗病性增强是现代玉米杂交种增产的主要演变规律。在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选育中,主攻方向是选育公顷粒数多、千粒重高、抗病性和抗倒性好、耐密性强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5.
玉米铁微营养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强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玉米子粒中铁的分析方法、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铁生物强化的传统与分子育种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HarvestPlus项目与组织作了概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6.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危害越来越重,已经成为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是MDMV-B株系,至今尚未发现MDMV-A株系。感染MDMV的症状因寄主抗病能力、生育时期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根据显症叶片数及叶绿素被破坏的程度,参考病株高度、单株产量等指标,提出了5级分级标准用以记载植株的发病级别。MDMV可以种子传毒,农田杂草为病毒的积累和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初侵染源为病害发生、流行创造了条件。MDMV是一种借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实践证明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辅助以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MDMV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主要的玉米种质资源中,只有塘四平头和获白系统抗或高抗MDMV,而具有国外或旅大红骨血缘的材料基本感MDMV。国外学者对MDMV-A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较深入,我国则需加强对MDMV-B株系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7.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8.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QTL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以黄早四(抗)×掖107(感)的F2分离群体(18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具有65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 覆盖玉米基因组1333.3 cM, 标记间平均距离20.5 cM. 通过人工接种鉴定评价184个F3家系对SC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反应.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抗病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结果共检测到3个QTLs,  相似文献   
209.
利用opaque2(o2)基因序列内的微卫星标记phi057、phi112和umc1066检测优质蛋白和普通玉米自交系CA335及黄早四,发现phi057是共显性标记,且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利用标记phi057对BC1F1回交群体[(CA335×黄早四)×CA335]的224个单株进行检测,两种基因型o2o2和o2O2的分离比为1︰1.24,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进一步将群体内  相似文献   
210.
<正>0 引言植物RNA病毒在进化中具有快速变异的能力,有利于病毒扩大寄主范围甚至进化为新病毒[1]。突变和重组是植物RNA病毒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共同进化因素,是群体基因变异的最初来源[2]。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能引发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