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22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反距离加权残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气候热量要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精细化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和≥10℃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高于南部"的格局。受冬季逆温的影响,在山前倾斜平原至中山带,1月平均气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高,而冬季负积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少。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49a,乌昌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平均气温、≥0℃和≥10℃活动积温以及无霜冻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增多趋势,并于1973-2004年间先后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或增多,冬季负积温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热量资源总体呈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但各地热量资源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突变后较突变前各热量要素增加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平原多于山区,城市密集区多于周边地区"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2.
利用宁安站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主要从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两方面分析了宁安市作物生长季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为宁安市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利用新疆巴楚气象站1984—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a巴楚县棉花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减少趋势;≥10℃、≥20℃积温均呈增加趋势,两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初、终霜冻日推迟,无霜期为增加趋势;5月下旬—6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即棉花现蕾期及裂铃—吐絮期两时段的平均气温是影响棉花产量高低的关键期。巴楚县热量资源整体增加趋势对棉花适期早播,争取棉花早发早熟,增加霜前花比例,夺取棉花丰产产生了较为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中的重要的积极作用,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基于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重点介绍基于PAID5.0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流程、知识规则库的建立及功能模块设计,为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25.
沈阳东陵区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趋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刁军  刘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33-4134,4179
对沈阳东陵区≥10℃初日、初霜日、作物生长季活动积温的历年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8年,沈阳东陵区作物的适宜播期可提前5~6d,收获期初霜冻日期有后延趋势,作物生长季活动积温趋势增加290℃。  相似文献   
26.
1960—2009年新民市热量资源趋势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万军  高淑新  曹东辉  刘亚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87-13288,13303
在充分掌握热量资源的情况下,应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在Excel程序支持下分析1960~2009年新民市热量资源。结果表明:1960~2009年,新民市年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9℃,气候跃变点在1988年,跃变前后气温平均升高1.2℃;冬半年是气温趋势升高的主体,相当于夏半年的1倍。气温的升高使总热量趋势增加318.0℃,1990年之后平均增加约200.0℃。热量资源在一茬有余两莅不足的状态下,可考虑利用早春和晚秋的热量资源在设施农业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27.
北京市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两大农业种植生态区的9个代表气象观测站,基于196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逐年山区和平原的≥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稳定通过0、5、10、15和20℃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季节日较差平均值和年较差、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日数和冬季负积温等热量资源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检测分析热量资源指标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1961~2008年呈上升趋势,平原上升趋势比山区明显,平原在1996年存在突变点;山区和平原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的初日突变后比突变前提前了4~10d,终日山区和平原没有突变点,但也分别推迟了0~3d和1~10d,初终日持续日数也呈增加趋势,但平原多于山区,高温区域低于低温区域;年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比山区增温速度快;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山区的夏季和秋季外,年较差和季平均气温日较差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期推迟,终霜日期提前,无霜期日数增加,山区比平原表现更为显著;平原区和山区冬季负积温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28.
利用金华北山自动气象站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的气温观测资料,对北山番茄种植的热量资源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北山冬冷夏凉,无35℃以上高温,年内≥10℃积温满足番茄生长的积温要求;北山番茄种植4月中旬起即可播种,但4月中下旬偶有冷害发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北山5-10月是番茄适宜生长时期,其中6-9月是番茄最佳生长时期;11月至次年3月是低温冷害危害时期,露天番茄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9.
宁波市农业热量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59-2008年宁波市平均气温、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宁波气候趋向变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气温升高明显;21世纪终霜日提前,初霜日推迟,无霜期呈延长趋势;90年代后期起,稳定≥10℃的活动积温也逐年增加。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产量波动。  相似文献   
30.
安徽省热量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及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安徽省热量资源进行栅格化处理,解决无测站地区的热量资源估算问题,为区域农业气候资源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安徽省1971~2000年气象站地面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支持下,采用多元回归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建立安徽省热量资源要素空间分布模型,并比较反距离权重法(IDW)、克里格和样条函数3种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结果】基于GIS平台,建立了安徽省250 m×250 m分辨率的温度和积温栅格化数字地图。对空间插值方法的交叉验证结果表明,3种空间插值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误差平方的平方根排序均为IDW<克里格法<样条函数法,IDW法效果最优。【结论】应用GIS空间内插技术,构建高分辨率的栅格化热量资源要素集,可有效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利用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