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仝宗喜  康世良  武瑞 《中国家禽》2002,24(14):39-40
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禽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增加,治疗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次数也逐渐增多.在进行禽病临诊用药时,有必要对家禽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2.
中草药泻痢停治疗雏鸡腹泻病的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苍术、厚朴、白术、干姜、肉桂、柴胡、白芍、龙胆、黄芩、木炭等组成方剂“泻痢停”,进行实验室抑菌试验与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方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临床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达95%,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雏鸡的腹泻病。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检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血液细胞因子水平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25只雄性ICR小鼠经腹腔注射LPS(5 mg/kg BW),在不同致炎时间[LPS注射前(0 h)以及注射后3、6、12、24、48和72 h]采血制备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肠碱性磷酸酶(IAP)活性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和IL-8的水平;同时采集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样品,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各肠段病理学变化,并测量各肠段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计算VH/CD(V/C)。结果显示:血清IAP活性,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在LPS注射后6 h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的水平在LPS注射后6 h时略有升高,在注射后48 h时达高峰。与注射前(0 h)相比,LPS致炎小鼠在LPS注射后6 h肠道病理变化比较明显,小鼠肠黏膜损伤明显,上皮脱落、绒毛破裂、黏膜萎缩、水肿、且绒毛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肠黏膜在LPS注射后48 h时已开始缓慢恢复。与注射前(0 h)相比,LPS致炎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V/C均在注射后6 h时出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在注射后72 h时已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LPS(5 mg/kg BW)腹腔注射后6 h时小鼠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高峰,肠黏膜损伤明显,之后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4.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有关资料表明腐蹄病占奶牛肢蹄病的40%-60%,舍饲牛群中发病率可高达30%-40%。患腐蹄病奶牛的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9%,比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6%。发生腐蹄病不仅增加兽医治疗费用,过早淘汰牛只,缩短利用年限,而且降低产奶量以及严重影响奶牛发情,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5.
中药乳膏剂对乳房炎奶牛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h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临床病理表现为乳汁中体细胞数量增多,乳腺组织发生物理变化.乳房炎的传统治疗措施为抗菌消炎、改善环境、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常使用各种化学制剂通过乳房局部和全身给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6.
铜对奶牛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实验奶牛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铜的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所用实验动物均选自黑龙江地区某奶牛场,常规水平饲养管理,TMR全混合日粮自由采食。根据DHI数据随机选择体重、胎次(2~3次)、泌乳期(0~10d)、体况和饲养管理高度相似的泌乳奶牛50头。[结果]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IL-2的相关性为R=0.355,显著性为P=0.011。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IL-2呈显著正相关,泌乳奶牛血清中的IL-2会随着铜水平的升高而有所升高。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IL-1的相关性为R=0.215,显著性为Ρ=0.133,P>0.05。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IL-1不相关。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TNF-α的相关性为R=0.185,显著性为P=0.198,P>0.05。[结论]实验奶牛血清铜水平与TNF-α不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为在布鲁氏菌病临床检疫中选择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采集的294份牛血清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补体结合试验(CFT)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比较RBT与ELISA,SAT与CFT的符合率及Kappa值,以CFT作为判定标准,比较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RBT与ELISA、SAT与CFT检测方法的符合率高达到95%以上,且Kappa值均大于0.75。以CFT作为判定标准,RBT和ELISA的敏感性较好,但有假阳性;SAT的特异性较好,但有假阴性。综合比较认为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理想。[结论 ]临床工作中使用RBT或ELISA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初筛,用CFT进行复核确诊,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诊断,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8.
奶牛隐性酮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也称为乳牛酮血症,最早由Landel于1894年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酮尿病、母牛热、慢热、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所致一种代谢病。  相似文献   
2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病,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选取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乳房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五种致病菌,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五种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与左氟沙星均敏感,能达到极敏,其中环丙沙星抑菌效果优于其他各种抗生素;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与化脓链球菌对卡那霉素反应敏感;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结果可知,诃子、丹参、虎杖、黄芩、大青叶、麻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对抗5种病原菌的活性较强,MIC达到31g/L或63g/L;打孔法试验结果可知,诃子、丹参、黄芩、蒲公英、麻黄、金银花对各种病原菌呈高敏和中敏反应,有的甚至达到极敏。这一结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的药物筛选和科学配方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0.
探讨硒(Se)缺乏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细胞因子IL-4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抗氧化关系。选择SPF雏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富硒酵母(SEY)饮食调节控制雏鸡血液及十二指肠黏膜中Se含量。一组为Se缺乏组(SeD),饲喂饲料中Se含量0.01 mg·kg-1;另一组对照组,饲喂正常Se水平饲料(补充SEY,Se含量为0.40 mg·kg-1)。ELISA检测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GPXs(GPX1、GPX2和GPX4)及细胞因子IL-4和IL-6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第7、14 d和21 d,与对照组相比,SeD组血液及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硒含量第7、14 d和21 d均减低(P0.05或P0.01);与相应的对照组比,SeD组中GPXs(GPX1、GPX2和GPX4)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SeD组的雏鸡十二指肠粘膜细胞因子IL-4和IL-6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证明了SeD导致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因子IL-4和IL-6的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