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毛金藻多发生在春、秋、冬季的盐碱池塘、水库等半咸水水域。这时的水温较低,其它藻类受低温影响,繁殖缓慢,数量较少,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成为优势种,其毒素释放后往往引起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过去多危害鱼类,有关鱼类患三毛金藻中毒症的报道屡见报章,而至今未见对虾患此症的相关报道。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三毛金藻中毒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也屡有发生,其危害往往因虾农对三毛金藻的不了解或轻视而较严重。所以,在虾农中普及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指导虾农生产时接诊了此类病例,下面仅介绍其中一例重点病例的诊治过程,并就南美白对虾三毛金藻中毒症的发生、危害、诊断、防治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2.
为了建立蓝舌病(BT)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蓝舌病病毒(BTV)血清型12型VP7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BTV-2D10和BTV-4H7。IFA试验表明,2株MAb均能与BTV 24个血清型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茨城病病毒(IBAV)、中山病病毒(CV)、赤羽病病毒(AKA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轮状病毒(BRV)、牛肠道病毒(BEV)、牛呼肠孤病毒(RV)及口蹄疫病毒(FMDV)无交叉反应,表明2株MAb均为BTV群特异性抗体。采用重组表达的VP7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证明,BTV-4H7 MAb对不同血清型BT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而对AKAV、IBAV、BRV和FMDV阳性血清无阻断作用。本研究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与IDEXX公司的试剂盒检测包括65份已知背景血清和322份采自广西省的山羊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达100%和98%。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为BTV抗体的监测提供了安全、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伪狂犬病毒缺失株体外重组情况,将伪狂犬病毒5基因缺失毒株PRV-gE-/gI-/US9-/△UL49.5/TK-株与野毒株等量混合,经PK15细胞连续传代至第10代,通过分析第10代培养物中毒株类型和比例了解缺失毒株体外同源重组的情况。结果发现,除PRV野毒株和PRV-gE-/gI-/US9-/△UL49.5/TK-株外,出现了5种新的基因组合类型,分别为PRV(gI-/gE-/US9-/TK-)、PRV(gI-/gE-/US9-/gN-)、PRV(gI-/gE-/US9-)、PRV(TK-)、PRV(gN-),病毒重组百分率为72%。重组毒株中以gI/gE/US9三基因缺失型为主,占重组蚀斑数的41.7%,占挑选蚀斑数的30%,高于野毒株和5基因缺失毒株的比例(26%和2%),成为主要的优势重组毒株。从各病毒类型比例上看,缺失株同时获得所有缺失基因的几率很小,且重组后的毒株趋向于稳定的自然缺失毒株(如gE自然缺失的Bartha株)。5种新的基因组合类型的毒株以103.0TCID50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未出现伪狂犬病典型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索高氟低蛋白对牙齿发育的影响 ,阐明牙齿过度磨损的机理 ,应用扫描电镜对第一、二切齿脱钙前的矿化及脱钙后的基质结构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脱钙前对照组牙本质小管纵向排列整齐 ,走向一致 ;中毒组第一切齿牙本质小管纵向排列不齐 ,走向紊乱。脱钙后 ,对照组牙齿胶元纤维排列整齐致密 ,而中毒组胶元纤维排列较疏松 ;对照组横断面牙本质小管分布均匀 ,管径大小一致 ,管型规则 ,管壁与管间质密度一致 ;而中毒组小管口径不一 ,管型不规则。结论 :高氟低蛋白营养首先影响牙基质的发育 ,进一步影响矿化 ,从而使牙齿整体发育不良 ,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25.
大兴安岭林区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整地机械的研究利用方面,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为加快森林更新步伐,早日解决采育失调,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实现林业现代化,现仅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整地机械问题  相似文献   
26.
为鉴定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状态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本研究将H5N1亚型AIV感染组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蛋白样品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采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分析.在AIV感染72 h后,共有9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ratio>2,p<0.05),而且该蛋白在感染组均呈上调表达.将差异蛋白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并对其中7个蛋白进行鉴定,包括: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3(IFIT-3)、ATP依赖的干扰素反应蛋白1(ADIR1)、γ干扰素诱导的p47鸟苷三磷酸酶(IRG)、T细胞受体a TA27、气味受体S86、胞苷单磷酸激酶2(Cmpk2)和肌球蛋白.将前3个蛋白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所获得的结果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本研究为在蛋白质组水平进一步分析H5N1亚型AIV与宿主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旨在确定我国部分养鸡场的鸡出现甩头、精神萎靡和肿头综合征是否由禽偏肺病毒(aMPV)引起,本研究从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发病蛋鸡和肉鸡场采集鼻甲骨、气管和肺等样品,首先利用aMPV特异性的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将RT-PCR检测阳性样品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利用G/F基因序列分析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鉴定病毒的亚型,最后将分离株感染SPF鸡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的220份样品中,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份鼻甲骨样品在228 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将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5代后,细胞出现变圆、聚集和融合等aMP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表明成功分离到3株aMPV,将其分别命名为SD2001、SD2002和HLJ2101。GF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来自蛋鸡的SD2001、SD2002和来自肉鸡的HLJ2101分离株的GF基因与其他B亚型aMP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较高,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93.4%~98.6%和95.6%~100.0%,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88.7%~97.8%和97.6%~100.0%;而与A、C和D亚型的GF基因同源性较低,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27.1%~61.8%和66.8%~74.8%,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16.1%~36.7%和72.5%~86.5%,这些结果表明,SD2001、SD2002和HLJ2101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进一步利用B亚型aMPV特异性的阳性血清进行IFA检测,接种SD2001、SD2002和HLJ2101的Vero细胞均可以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信号,进一步证实3个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选择SD2001感染3周龄SPF鸡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SPF鸡感染后3~6 d出现精神萎靡、甩头和流鼻涕等症状,鼻甲骨、气管和肺也出现病理性损伤,其发病率为90%(18/20)。3株B亚型aMPV的分离不仅有助于明确我国部分养鸡场出现肿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同时也证实B亚型aMPV流行毒株对鸡有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结果为我国家禽疫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猪丹毒丝菌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猪丹毒疫苗效力检验。用SpaA蛋白(纯度90%)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SpaA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猪丹毒丝菌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确定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和批内重复性)等进行评价。建立效力检验血清学方法与免疫攻毒法的平行关系,并对两种方法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paA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0 ng/μL,阴阳性对照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75,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2 ng/μL。ELISA结果判定标准为血清样本抑制率PI≥8.0%时判定为阳性,PI<8.0%判定为阴性。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空白小鼠阴性血清及A型和B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良好,与敏感性血清样品可呈现不同梯度抑制率;重复性良好,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效力检验免疫攻毒法具备平行关系,小鼠血清效价≥1∶100时可抵抗1000 MLD强毒攻击;对用不同冻干代次菌种制备的4批猪丹毒丝菌灭活抗原和来自4家企业的7批猪丹毒灭活疫苗进行检测并...  相似文献   
29.
为建立和完善禽腺病毒(FAdV)标准毒株库,针对FAdV不同种的纤突(Fiber)和六邻体(Hexon)序列设计引物,对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保藏的FAdV 12个血清型代表毒株进行PCR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完成了对毒株的分型鉴定,再结合同种不同血清型病毒Hexon序列上酶切位点的特征,用酶切法验证了毒株不存在同种中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污染。试验结合遗传进化分析和酶切法对FAdV 12个血清型毒株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明确其遗传背景、血清型信息及纯净性,建立了系统完整的FAdV代表毒株毒种库,为FAdV鉴定及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发和评价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0.
从山东某疑似感染禽腺病毒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并分离到一株禽腺病毒,克隆纯化后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鉴定该毒株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GY株。用LMH细胞繁殖的GY株病毒滴度可以达到107.5 TCID50/0.1mL,并建立了纯净稳定的种子批。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攻毒鸡只8/10死亡,剖检均出现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出血或坏死,表明该毒株为强毒株。就攻毒途径、攻毒剂量等方面研究发现,GY株经胸部肌肉注射后发病率和发病时间相对颈部皮下注射途径更有优势,确定攻毒途径为肌肉注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5×103.0~5×106.0 TCID50)GY株病毒攻击SPF鸡的致病性,将攻毒剂量定为5×105.0 TCID50。研究表明,GY株可作为禽腺病毒4型攻毒用强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