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鲜切蔬菜具有方便、快捷、新鲜、营养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基于此,分析了国内外鲜切蔬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鲜切蔬菜加工工艺,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保鲜技术在提高鲜切菜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木美土里生物菌肥防控寒地苹果树重茬病的效果,连续2年(2016年和2017年)研究了不同生物菌肥用量对重茬土壤上定植龙丰/山定子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显著提高了苹果的生长量、分枝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以0.50 kg/株木美土里处理效果最好。2016年和2017年,0.50 kg/株木美土里处理的株高分别为不施用生物菌肥对照的1.52、1.53倍,茎粗分别为对照的1.27、1.35倍,茎粗增长量分别为对照的1.22、1.66倍,分枝数分别为对照的2.42、2.32倍。除2016年0.25 kg/株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因此,0.50 kg/株木美土里生物菌肥处理对寒地苹果重茬障碍的防治效果最佳,可应用于苹果树寒地重茬栽培。  相似文献   
23.
核心种质筛选是植物遗传资源研究和利用的便捷途径,利于种质资源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最优亲本组合的鉴定,以期能够产生遗传变异最大的后代群体和促进不同资源的有利基因渗透到栽培品种.该研究通过表型数据分析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有效地代表参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0对SSR标记对20份黄籽甘蓝型油菜的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2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在不同材料之间的等位基因数在4~11之间,平均位点为6.40个,多态信息量PIC值在0.81~0.92之间,通过UPGMA法,核心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17~0.61之间,说明黄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资源的挖掘和黄籽杂交育种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油菜半矮杆新品系10D130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株型改良是油菜高产、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减少收获难度。10D130是一个半矮杆新品系, 用10D130和常规优良品种中双11杂交, 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P1、F1、P2、B1、B2和F2), 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株高及其关联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10D130×中双11组合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的遗传均受到1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模型)。其中, 株高性状加性效应值为–8.58, 显性效应值为7.44, 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23.52%、0.91%和17.81%;一次有效分枝起始部位的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1, 显性效应值为3.13, 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49.95%、40.85%和61.15%;主花序长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 显性效应值为1.6, 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0.68%、47.94%和40.07%。一次有效分枝间距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1模型(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55、显性效应值为–1.66, 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74、显性效应值为–1.29, 均表现超显性遗传, 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三个分离世代群体中分别为10.99%、38.65%和44.10%。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有效分枝节间距和有效分枝数与株高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
黄黑籽甘蓝型油菜类黄酮途径基因SNP位点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类黄酮物质在植物花、叶、果实和种子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黄黑籽种皮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同源克隆方法,获得17个类黄酮基因全长ORF序列,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分别序列差异比较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黄黑籽材料中共存在41个不同拷贝成员。在核苷酸水平上,检测到BnTT3、BnTT18、BnTTG1和BnTTG2的单核苷酸位点数目介于16~52之间,且BnTTG2在3个不同的位置上还存在多个碱基的连续性缺失现象(119~121 bp,183~189 bp和325~330 bp),但在蛋白水平上仅存在2~16个氨基酸位点差异,说明BnTT3、BnTT18、BnTTG1和BnTTG2在不同甘蓝型黄黑籽材料中存在单核苷酸位点差异,而单核苷酸位点突变不一定导致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在不同黄黑籽材料中仅BnTT3和BnTT18存在一致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252和87),推测BnTT3和BnTT18可能在黄黑籽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差异形成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位点的等位特异PCR可以区分材料间透明种皮基因,为特异基因芯片的开发及阐明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性状的基因及其作用位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以‘岳华’‘富士’‘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果实打蜡方式,以不涂果蜡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实外观变化、测定果实乙烯生成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研究果蜡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打蜡技术在采后苹果贮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果实后,果实表皮更加光泽鲜亮,显著延后了果实转色期,延缓了果实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硬度的下降,降低了果实乙烯生成量和失重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采后果蜡处理改善了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7.
核心种质筛选是植物遗传资源研究和利用的便捷途径,利于种质资源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最优亲本组合的鉴定,以期能够产生遗传变异最大的后代群体和促进不同资源的有利基因渗透到栽培品种。该研究通过表型数据分析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有效地代表参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0对 SSR 标记对20份黄籽甘蓝型油菜的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2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在不同材料之间的等位基因数在4~11之间,平均位点为6?40个,多态信息量 PIC 值在0?81~0?92之间,通过 UPGMA 法,核心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17~0?61之间,说明黄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资源的挖掘和黄籽杂交育种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筛选适宜早酥梨疏花疏果的化学药剂,选取六至七年生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在不同时期Ca+NAA、Ca+SNA、Ca+Sevin、Ca+6-BA药剂处理对早酥梨果实坐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1次疏花+盛花后10d疏果时Ca150倍液+SNA 40mg·L-1表现最好,坐果率为32.04%。在初花期、盛花期2次疏花+盛花后10d疏果时喷施Ca150倍液+Sevin 2.0g·L-1药剂处理表现最好,坐果率为23.63%。  相似文献   
29.
‘龙帅’苹果是以‘寒富’为母本、‘金红’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19 g,底色淡黄,全面着红色,条红,果面较光滑。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而松脆,汁液中等,风味酸甜适度,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13.9%,可溶性糖(以葡萄糖计)12.75%,可滴定酸5.62 g·kg~(-1),维生素C 128.2 mg·kg~(-1)。适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30.
自20世纪60年代黑龙江省开始梨育种研究以来,共审定推广主栽梨品种18个,这些优良新品种在当地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审定的18个梨品种选育系谱分析发现,有16个新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其中龙香梨作为黑龙江省梨育种的重要杂交亲本材料,直接利用其血缘育成新品种8个,其次是苹果梨,利用其血缘育成品种4个。进一步根据育种系谱划分亲缘关系,发现18个梨品种中除秋香梨、晚香梨和秋黄梨外,基本可以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苹果梨类群(Ⅰ)和龙香梨类群(Ⅱ)。植物学特性分析表明,黑龙江省梨品种成熟期较早,抗寒性强,各品种间果实品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