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0篇
  283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为客观、科学地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效益,从确定梯田蓄水拦沙指标的约定和基本原则出发,结合不同类型区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第1、2副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梯田在不同降水条件下、不同质量等级的蓄水拦沙指标。结果表明:1)蓄水指标最大值出现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特别是较高质量(1、2级)梯田,在丰水年份,其蓄水效益最大,并且该类型区蓄水指标值随降水条件变化的幅度最大,丘1区的亚区2,是蓄水指标最小的地区;2)拦沙指标最大值,主要在丘1区的亚区1和丘2区,尤其是丰水年份及处于平水年的1、2级梯田,其值较其他类型区大多偏大20~70t/hm2;3)高塬沟壑区的拦沙指标值最小。  相似文献   
102.
应用三川河流域所对应的不同降水条件、不同措施质量等级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指标,计算分析了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表明,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90年代,其拦沙效益平均较70年代提高20%以上,而80、90年代的蓄水效益分别较70年代增大1倍和3倍左右。并且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本次计算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3.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黄河下游多断面、多钻孔、深层次泥沙淤积物取样级配分析,认为在1960年三门峡水库运行前,下游河道主槽淤积物中0.1 mm以上泥沙占一半。以0.1 mm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中的粗泥沙界限,0.1 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1 400 t/(km2.a)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指标,界定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为1.88万km2。该区面积仅占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的23.9%,但该区产生的全沙量、d≥0.05 mm和0.1mm的粗泥沙量分别占多沙粗沙区相应输沙量的34.5%,47.6%和68.5%,说明该区是名符其实的产粗泥沙“大户”,是当前黄河粗泥沙“源头”治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措施的配置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总结和分析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配置存在的多个问题的基础上,就科学配置植物措施,包括植物措施科学选择、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优化配置、生态安全与整地以及苗木管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与对策,为今后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措施合理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以采用“水保法”计算为主,对泾河、北洛河、渭河三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是:1970~1996年,三流域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875亿m3,年均减洪沙0.743亿t;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1.239亿m3,年均减洪沙0.943亿t;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水34.816亿m3,年均减沙1.106亿t。三流域1990~1996年年均减水38.251亿m3,年均减沙1.086亿t。在减水减沙中,水利水保措施居主导地位,降雨变化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6.
水土流失的地质背景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从地质构造来看,多为第三纪或中生代晚期形成的一些构造盆地,早期接受堆积,第四纪地壳运动上升而成为受侵蚀地区。岩性决定着地表的抗蚀性和对水分的保蓄能力,新构造运动为流水侵蚀提供了潜能,二者共同作用,构成影响水土流失的地质背景。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水土保持应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地表的抗蚀能力和对水分的保蓄能力;二是改变地表的坡度,减小水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灌溉期内土壤水盐变化规律,为改进灌区耕作期灌溉制度存在的现行问题,土壤盐碱化治理以及研究节水型灌溉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考虑土壤质地、灌溉方式、作物种植等因素进行试验点、观测点的布设,通过常规方法对水分变化、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盐分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子(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2a耕作期内时空变化监测数据分析土壤水分、盐分运动变化特点。[结果]耕作期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含水率变化频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结论]耕作期内,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情况下,过大的降雨量(灌水量)并不能得到更高的脱盐效率,甚至可能降低脱盐率,表层土壤呈现较明显的脱盐过程;地下水盐分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8.
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保护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调研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在初步查明天然林草植被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退化原因的基础上,经过探讨认为,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的保护途径主要包括:大力推行围栏封育,按照草场的载畜能力调节载畜量,增加供水量、扩大灌溉面积,适当发展人工林草,建设人工小生物圈等。  相似文献   
109.
通过6个不同坡度、土壤和植物措施配置的试验小区,探讨了暴雨和径流冲刷条件下模拟边坡的侵蚀沟发育特征和植被措施的防护边坡作用。结果表明:种植灌木的褐黄土和料浆石的黄土坡面细沟发育明显,形态变化复杂,而草地几乎郁闭的砂砾土坡面只在降雨末期产生少量细沟。植被的防护作用与土壤结构和容重有密切关系,因而亟需提出不同边坡的植物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10.
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尺度地貌单元输沙能力及水沙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裴家峁沟为原型观测流域,利用流域内相互嵌套的全坡面径流场、水文站网等观测设施,定量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和输沙能力特征。结果表明:1)坡面尺度地貌单元的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在多年平均时间尺度上均大于流域尺度地貌单元。当地貌单元空间尺度达到流域尺度时,多年平均径流深随着流域尺度增加而增加,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在次降雨条件下,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峰值可能出现在全坡面、桥沟一支沟、桥沟或裴家峁沟。2)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流输沙能力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少,相对于裴家峁沟,全坡面径流场、桥沟一支沟和桥沟的单位水流功率含沙量分别是裴家峁沟的186、77和58倍。3)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径流量与输沙模数的水沙关系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径流量与输沙模数关系随着空间尺度增加更为密切,但随着空间尺度增加,径流量和输沙模数的水沙关系曲线斜率急剧减小。研究成果可为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