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8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据对泾河流域“2003·08”暴雨进行的调查,在此次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梯田,其蓄水、保土效益分别是80年代以前梯田的1.63倍和1.40倍;人工林草当覆盖度大于40%时即有明显的蓄水保土效益,且效益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淤地坝的蓄水拦沙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川河流域所对应的不同降水条件、不同措施质量等级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指标,计算分析了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表明,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90年代,其拦沙效益平均较70年代提高20%以上,而80、90年代的蓄水效益分别较70年代增大1倍和3倍左右。并且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本次计算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暴雨产流产沙模型及其在黄土高原典型支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中游暴雨产流产沙机制,建立了2种水源产流模型;在将地面径流概化为宽浅式明渠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降雨、土壤含水量、地面径流的影响,建立了暴雨产沙模型. 并应用该模型模拟了黄土高原典型支流的天然水沙过程.  相似文献   
4.
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淤地坝是水土流失地区拦泥、减蚀、增产的措施,不论从单坝、小流域、支流和全流域来看,其拦泥减蚀作用都非常显著。在无定河流域每公顷坝地平均拦泥57150m^3,淤地坝的拦泥量约占水保总拦泥量的40% ̄80%。淤地坝的发展前景是建设坝系相对稳定,在暴雨频率为1.0% ̄0.5%时,坝地水深不大于0.8m;淹水时间小于7昼夜,如达到此条件,淤地坝即可长期起拦泥减蚀增产的作用。因此坝系相对稳定量沟道发展淤地坝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精准服务农民的新功能及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从社会本位的技术服务功能转向以人为本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需求开展精准服务,需要形成多网合一的优化教育资源,从而为普通农民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农民的专业化系统学习、农民精英的创造性学习服务。为此,需要以耦合原理为基础,结合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理论,根据不同类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发出针对普通农民、专业户、农民致富领袖创业的系列教育资源库,形成精准服务各类农民的有效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归纳出建立水保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揭示差异性、遵循综合性、注重准确性、立足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自然情况,建立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造林、种草的拦沙指标多小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相应措施的指标值,梯田的蓄水指标值大部分介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第二副区与第五副区之间,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的主要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7.
8.
世界银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区截至1992年底止,已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9.81万hm2,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2.3%,现状减水效益已达6.5%~17.6%,减沙效益已达9.4%~25.8%。采用水保法计算减水效益和减沙效益,得出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计划全部实施后的第一年治理栏度可达60.4%,可减少径流1.ll亿m3,累计减水效益可达21.3%~43.2%,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560万t,累计减沙效益可达30%~53%。项目经济分析期30年的减水量约25.88亿m3.减沙量大致在9亿:左右。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以及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都具有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坡面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以往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计算分析研究成果中有关坡面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水保措施数量的确定原则、具体取值与计算方法、应用范围与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评价,为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的分析,建立不同类型区、不同降水条件的坡面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